针对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病例数量在新加坡不断攀升这一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世卫预计寨卡病毒将继续传播,并将波及至所有发现埃及伊蚊的国家和地区。
短短一年多时间,寨卡病毒在美洲大陆蔓延,波及东南亚及非洲,其地域扩散速度令各方始料不及。科学界对寨卡病毒尚存显著认知鸿沟,又无任何有效疫苗,控蚊与自我防护仍是对抗寨卡的有力武器。
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都是蚊子闯的祸”,恐怕不足以表达疫情传播的复杂。
寨卡疫情去年在美洲暴发以来,已有6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蚊媒传播寨卡病毒,美国、法国、德国、新西兰等11个国家今年均发现了寨卡病毒人际传播的证据。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寨卡病毒疫情报告指出,今年4月至6月,寨卡病毒扩散速度有所缓解,而随着北半球入夏,蚊媒活动增多,7、8月病毒地域扩散有所加剧。
8月末,英属维京群岛和新加坡成为寨卡病毒最新波及的地区和国家。尤其是新加坡,在1周多时间里,本地传播病例数量从0例激升至275例。
令人警惕的是,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均报告了蚊媒造成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的证据。
本月初,世卫组织就寨卡病毒召开第四次紧急委员会,指出受地域扩散、科学界对寨卡病毒尚存显著认知鸿沟等因素影响,寨卡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的神经系统病变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伴随越来越多国家“中招”,病毒实现本地传播,寨卡病毒正迅速从“突发事件”转变为“常规事件”。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对新华社记者说:“世卫组织预计寨卡病毒将继续传播,并将波及至所有发现埃及伊蚊的国家和地区。”
科学界仍存认知鸿沟
1947年,科学家首次在乌干达丛林中的恒河猴身上发现寨卡病毒。近70年过去了,尽管非洲和亚洲曾多次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科学界对寨卡病毒风险和传播方式的了解依然严重不足。
去年以来,寨卡疫情在巴西升级后,科学界首先试图确定寨卡病毒与小头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世卫组织的最新表述为: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是造成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小头症)的原因之一,寨卡病毒感染也是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项因素。
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部门负责人彼得·萨拉马补充说:“与科学界合作,我们了解到寨卡引发的后果不局限于新生儿小头症,其引发的并发症包括从视力、听觉并发症到癫痫,我们称之为寨卡先天综合征。”
基因测序显示,寨卡病毒存在亚洲型和非洲型两种毒株。亚洲型毒株于2007年最早在太平洋岛国被发现,在巴西等地引发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正是这种毒株。不过,几内亚比绍7月暴发的寨卡疫情由非洲型毒株引发,是否引发小头症风险尚不得而知。
寨卡病毒性传播的风险有多大?除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外,其它蚊子种类是否传播病毒?世卫组织也希望各方从多角度加强研究,了解寨卡病毒不同毒株的情况、病毒在人体留存的时间和部位、感染风险、传播方式、病毒可能引发的疾病和预防方法等问题,并评估有效的控蚊工具及其可行性。
控蚊与自我防护是关键
考虑到埃及伊蚊会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亚热和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演变为下一个登革热或黄热病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证明,寨卡病毒的传播也正遵循这一路径。2015年4月末巴西确诊首例寨卡病例以来,这种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的病毒已蔓延至美洲大陆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今,不但蚊媒传播疾病重灾区的东南亚地区未能幸免,疫情也已波及至非洲的佛得角和几内亚比绍。
专家指出,考虑到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暴发疫情,且80%的寨卡病毒感染者无显著症状,不可能通过入境筛查或入境监测发现所有输入性病例,疫情防控中通过发现输入性病例从而阻止本地传播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加强本地控蚊力度,采取有效防蚊措施预防本地传播才是关键。
亚沙雷维奇表示,寨卡病毒与登革热病毒的一项区别在于,寨卡病毒可通过性行为实现人际传播,民众必须知晓这点,通过使用安全套或禁欲保护自己。由于寨卡病毒影响发育中的胚胎,因此孕妇是面对寨卡病毒最为脆弱的人群,知晓风险、使用驱蚊药剂与安全性行为对于她们十分重要。
亚沙雷维奇称,对于那些具备寨卡病毒潜在传播可能性的国家,必须时刻警惕监控病例,继续控蚊,向民众普及寨卡知识,确保医疗卫生系统能够提供预防、管理病毒感染的服务。
新华社记者 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