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孩子无奈与父母分离,被爷爷奶奶带回老家抚养,虽然父母割舍不下却不得不痛下决心,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有时不得不做一些必要的抉择,哪怕仅仅是暂时的。昨日,1岁4个月的辰辰坐上去泰安的火车,在父母渐远的身影中成了一名 “寄养儿童”,虽然多了许多亲友疼爱,但却离开了父母怀抱。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压力增大,“寄养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群体,但心理专家提醒:最好的早教是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会在寄养儿童身上出现。
送儿回老家心中不舍
前天上午,在火车站候车室,市民李女士时而追在乱跑的儿子身后,时而抱着儿子玩游戏……半个小时后的列车,将把刘女士的公公、婆婆送回泰安老家,1岁4个月大的儿子辰辰也将被两位老人带回老家抚养,虽然难以割舍,但刘女士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
“儿子那么小就要离开,心里特别舍不得,可现实中有挺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得不让儿子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刘女士抱着辰辰,眼里噙着泪水,哪怕是几天的分离她都心如刀绞一般,何况这次儿子要离开青岛至少一个月。火车启动前5分钟,刘女士隔着玻璃和儿子挥手,小宝贝透过玻璃看见妈妈,高兴地哈哈笑,努力从爷爷怀里爬起来找妈妈,站在小桌子上“啪啪”地拍窗户。可随着火车启动,辰辰趴在车窗上的身影渐渐远去,站台上只剩下刘女士夫妻两人的身影和止不住的泪水。
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
在一家广告传媒公司上班的小贾,一年前也成为一名妈妈,休完产假后的半年多里,她在单位和家庭之间来回跑,本打算给孩子喂母乳到一岁半,可过度劳累和喂奶不及时,只能提前给女儿断奶。可工作实在太忙,小贾几乎顾不上看孩子,“反正我也顾不上孩子,老人在青岛住着也不习惯,还不如让他们回潍坊老家。”小贾对记者说,她的收入很难请得起月嫂、保姆,而且交给外人带孩子也不放心,她纠结了一个多月才决心让公公婆婆照顾孩子。
好在潍坊距离青岛很近,只要周末不加班,她就和丈夫一起去潍坊陪女儿,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青岛,“这样来回折腾有点辛苦,但女儿在潍坊比在青岛好,至少有更多人陪她玩,生活上不用担心。”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青岛的白领阶层外来人口很多,大学毕业后很多人留青打拼,可在工作、住房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下,催生了一批“老候鸟”和“小候鸟”。有的老人从老家来青岛帮忙带孩子,有的则干脆将孩子送回老家。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回老家抚养的“寄养儿童”,青岛已经越来越多,除了年轻父母不堪重负外,老人在青岛不习惯也是原因之一。
经济压力愁坏年轻父母
对很多外地来青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房子是最大压力,一旦有了孩子,夫妻都要上班的情况下,孩子只能让双方父母帮忙照顾。“我婆婆在青岛住了一年多了,从我怀孕的时候就照顾我,期间我妈妈来了两三个月,但她一直适应不了。”送走辰辰后,刘女士蹲在月台上又哭了一会儿,情绪才稳定下来,她说婆婆对她特别照顾,本来她腿脚就不好,每天还要在8层高的楼上爬上爬下,买菜、带孩子晒太阳,洗衣服、做饭也很少让刘女士插手。但刘女士也不轻松,除了白天上班外,她晚上回家还要带孩子,给孩子喂饭、洗澡,尤其当儿子学会走路后,调皮起来很难管教。
“我家住在6楼,但有两层网点,所以上下楼不轻松,尤其是婆婆关节炎挺重。”刘女士说,除了上下楼和家务的辛苦,小区里能说上话的人也不多,而且公公一直自己在老家工作,虽然不忙,但他的身体不好,也需要人照顾,泰安和青岛相比之下,她的婆婆选择了青岛,但却一直很想带着孙子回泰安老家。
经济压力一直让刘女士和陈先生夫妻两人发愁,除了每月3100元的房贷,家庭花销每月也有3000多元,其中包括日常饮食、水电费、奶粉、尿不湿、玩具、衣服、汽车加油和保养等支出,如果孩子生病,花费会更高,可夫妻两人每个月的收入勉强才5000元。
【链接】
分开与重逢都需要过渡
“最好的早教,是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成长,尽管有很多现实问题难解决,孩子不得不离开父母,但时间一定不要太长。”海慈医疗集团专家提醒说,一两个月的分离看上去不长,但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
如果实在不行,最好有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给孩子,如妈妈买的洋娃娃、爸爸买的玩具等,他虽然看不到父母,但至少还有一样东西让他知道父母、感知父母,这样会缓解他的分离焦虑,减轻日后的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而父母和孩子重逢,也不能太生硬,最好完成一个过渡,比如不要让孩子一下子不见爷爷奶奶了,而是有一个过渡期,让孩子重新适应你。另外,在爷爷奶奶家时,有空要经常去看他,并且告诉他,爸爸妈妈是很想他的,只是没有办法才暂时分离。
【专家说法】
孩子3岁前应和妈妈在一起
刘女士和小贾虽然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将孩子送回老家,心里除了不舍之外,还有愧疚。记者昨日采访了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兰,她表示,如果妈妈不带孩子,妈妈本身会有内疚感,这种内疚会作用到亲子关系中,比如孩子回来后过度宠爱,这样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姜桂兰认为,孩子3岁前应该跟妈妈在一起,因为3岁前,孩子建立的是一种意念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3岁前,孩子跟大人是一对一的关系;3岁后,就是多元关系,是一对多,父亲的角色会更重要些,他会意识到跟父亲、其他人的关系。孩子1岁前,在他的意念中,跟妈妈是一体的,不分你我。孩子放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养,日后尽管他跟父母在一起,大了后会有些问题,特别是青春期,孩子对妈妈会有愤怒感,并且容易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