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海诺测控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便携式船舶液位测控仪已经正式投入市场,第二代固定式液位测控仪也即将从研发阶段转入生产阶段,预计今年10月份上市。这是我市又一项专精特新的宝贵成果,目前已申请了四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空白。
传统测量方法落后
“传统的量油方式是用卷尺,通过量油口放到油舱底下测油深,之后再计算出油的体积重量等。用这种方法测量一次需要两个小时,而且燃油会附着在卷尺被带到甲板上,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青岛海诺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师军告诉记者,传统测量方式不够准确,测量人员可以任意读取测量数据,导致船舶在卖污油水和加油过程中的非常规油耗频频发生。
张师军表示,船舶的油耗惊人,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75%,比如一条大的好望角型散货船每天油耗约为65~70吨,一条10000标箱集装箱船每天油耗近180吨,而非正常油耗约占整体油耗的5%。根据国家海事局和国际海事组织的有关规定,船舶必须每天对燃油进行一次测量,记载在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上,以此作为法律依据。传统测量方法不仅给船员带来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既不环保也不安全。
适时监控货船油量
“我们研发的第一代设备是专门针对船上的燃油、液体货物和压载水进行测量及控制的一种仪器,是世界最先进的液态物质测量设备。”张师军说,“船舶液位测控仪将激光打到油面上,通过软件计算出相关数据,然后测量出油的空档高度、体积和重量。每次测量时间为2~3分钟,并且测量的数据不可修改、删除,这既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也避免了传统测量的随意性。另外,这种测量仪器可以为船东避免非常规油耗,让船东更加清楚船上燃油的所有相关信息,并可作为日后纠纷的相关证据。”
在第一代便携式液位测控仪之后,张师军又研发出了第二代固定式液位测控仪。只需按一下电脑的回车键,油舱货油的所有数据便会一览无余。张师军告诉记者:“第二代测控仪可以实时测量船上油舱货油数量,并且测量时间仅需2~5秒钟,测量的数据也更加准确,可以连续自动测量船上货油数量,同时实现岸船联动,数据共享,公司可实时监控船上货油数量,防止货油的非常规耗损。”
据张师军介绍,第二代测控仪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从设备终端直接读取相关数据,为船东提供法律保障,在装油、航行、加油的整个过程都有数据可查,且数据不可修改,可以成为交货的证据。此外,第二代测控仪操作简单,“将它固定在每一个油舱,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油的总量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无瑕疵的运输过程。”
争取成为司法证据
张师军的愿望是争取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航海纠纷的司法证据。要达到什么条件才有资格成为司法证据?“首先,要通过船级社和质监局计量站的认证;其次,成为司法证据需要有一个过程,用的人多了,就会像集装箱冻柜温度记录盘那样逐渐成为航海司法界的司法证据。”曾经做过船员、检验师、司法评估和海事律师的张师军介绍说,以前集装箱船上的冻柜,到港以后经常出现货物腐烂、变质,但通常很难分清是谁的责任,最后结果就是一堆烂尾的官司。后来有人发明了温度记录盘,从冻柜上船开始,温度记录盘就开始工作,如果一直恒温,到港以后发现变质的话,一种可能是船东提供的温度数据不准,另外一种就是交货之前就是腐烂的,这就大大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张师军表示:“今后争取将第二代液位测控仪成为司法证据。预计今年6月份能拿到中国船级社的认证,有了认证资格后,接下来就将与中远集团、中海集运等大企业进行合作。”
将同步推广至全球
目前海诺测控有限公司已经与和易海运、银泉海运等企业开展合作。“因为我们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开始会跟民营企业联系比较多。”张师军告诉记者,“第一代测控仪目前已经推广到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江苏、宁波、福州、厦门、深圳、广州等地,第二代测控仪则根据船上油舱的数量决定传感器的数量,投产后将推广到新加坡、希腊和挪威等国际市场。”
据张师军介绍,他正在开发第三代液位测控仪及其他船上产品,并将规模化推广第一代和第二代液位测控仪,继续走专精特新的道路。他的目标是将自主研发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进一步扩大青企的影响力。(记者 李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