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200所高校遭遇零投档 民校招生难转战省外(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8-15 06:14:55 字号:TT

200所高校遭遇零投档 民校招生难转战省外

  历时一个多月的高考录取终于尘埃落定,今年的高考录取因为平行志愿的实行,必将成为我省高考录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高考录取结束了,但录取过程的政策、考生应对、高校录取情况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从今天起早报将推出系列报道“高考启示录”。

  核心提示

  刚刚结束的2013年高考录取,对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来说依然不是个令人高兴的年头。今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对这批高校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招到的学生将再次被压缩在分数段的最末端,不情愿地被民校录取的考生势必将给原本不高的报到率雪上加霜。不过,在省内连续两年招生惨淡后,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找到了短期缓解生存压力的办法,纷纷将招生主阵地从省内转向了省外,特别是东北、西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

  民办高校窘境

  专科征集志愿投档表成“秘密”

  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和家长都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成绩能否被某所高校录取,在平行志愿进档不退档的录取原则下,各批次投档表上标注的各高校投档线基本上就是录取线,因此投档表备受关注。细心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会注意到,在临近高考录取结束前,专科(高职)批征集志愿的投档表并没有对外公布,这被业内人士分析为:省招考院要给部分招生不理想的高校留一块“遮羞布”,尤其是为部分民办高校。

  业内人士认为,省招考院之所以不公布专科(高职)批征集志愿的投档表,是因为担心部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无人问津”的惨状再次公之于众。这一情况在2011年和2012年都曾出现过,在过去两年的专科批次录取中,尽管省招考院公布的征集计划有数万个,但填报志愿参与录取的考生寥寥无几,个别民办高校甚至出现连续两次投档人数不足10人的情况,2011年甚至出现了专科批次最终录取人数比专科计划数足足少了4万人。

  今年专科(高职)批征集志愿投档后,省招考院发布的简报显示,作为专科批次最后一次投档完成后,文科有170所高校未投满、理科有224所高校未投满、春季高考有69所高校未投满,这些未投满的计划需要等待调剂录取,究竟调剂志愿能否完成这些高校的招生计划,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并不乐观。

  近200所高校遭遇了零投档

  今年是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每个考生在每次填报志愿时都可以同时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都有6个专业志愿,在录取时6个院校志愿是完全平行的,这种填报志愿方式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高考生的志愿满足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招生的一志愿满足率。在本科一批投档结束后,99%的高校完成了招生计划,而在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近半高校没有吃饱,在整个17页的投档表中从12页开始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比较集中,投档表中甚至出现了大篇幅的空白,近200所高校遭遇了零投档。

  省内三所知名度较高的独立学院同样没有吃饱,其中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文科缺额156人、理科缺额177人,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文科缺额71人、理科缺额12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科缺额227人、理科缺额251人,而省内的其它独立学院、省外知名度不高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更是惨淡。

  招考专家分析,自从2011年我省将原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之后,在新的本科二批高校中公办院校有着天然的优势,往年一志愿只能选择一所院校志愿时,考生担心一志愿落空,读公办院校把握不大的考生会一志愿选择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高校,如今有6个平行志愿之后,考生的首选院校肯定是学费较低的公办院校,这对遭受生存危机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生存危机更加鲜明地显现出来。

  录取结束还要忧心报到率

  高考录取结束了,忙碌了一个多月的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但一名民办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录取结束并不是招生工作的结束,录取的学生到校报到才算是完结。

  近年来,报到率不高一直困扰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难题,特别是专科批次的考生。省招考院统计的数字显示,每年新生报到时,部分民办高校的新生人数仅有录取人数的五六成,办学口碑较好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报到率也只有七八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省招考院会在公布专科批招生计划时,考虑到将来会有部分考生即使被专科批高校录取也不会到校报到,将高校的招生计划是在原始计划基础上增加20%的比例。

  一名民办高校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前期录取情况看,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在考生的志愿表上都处于第5、6的位置,而排在第1、2位置上的学校才是他们最想去的学校,“排在第5、6位置上的学校基本上都没经过深思熟虑,而是有些随意地填上去的。”该负责人有些担忧地表示,尽管民办高校最终录取到了不少考生,但如果有部分考生并不是情愿的,将来的报到率势必会比较低,而教育部又不允许高校补录,将来出现缺额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自救措施

  部分高校出省吸引考生

  从2011年以来,部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一直备受生存危机的困扰,岛城一所民办高校在2011年在省内录取的考生总人数不足100人,而该高校投放的计划则多达2000人。

  从今年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知名度高、招生不愁的高校在省内的招生计划比较多,招生情况不是很好的高校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了省内的招生计划。以岛城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为例,2011年该校在省内投放的招生计划近2000人,而今年则不足400人;山东大王职业学院今年专科总招生计划为1400个,在省内投放的则只有585个;青岛工学院今年本科总招生计划为2600个,在省内的计划只有990个;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本科总计划为1986人,在省内则有1028人,其余全部在省外。与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投放计划时重省外轻省内不同,绝大多数公办省属高校本科计划的7成以上都投放在省内。

  “原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后,我们学校在省内遭遇了连年的一志愿未投满。”一所独立学院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同时在省外招生录取线则一年比一年高,在东北、西北等省内的录取线高出省属三本线一百多分呢,该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开始他们调整了招生计划在省内外的投放比例,省外从以往的仅占三成左右,增加到了接近一半。

  省招考院一名负责人表示,我省高校数量比较多,特别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较多,在生源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另外,部分高校的办学品质因为考生和家长 “知根知底”的关系无人报考,而在一些高校数量不多的东北、西北等经济不发达城市,这些高校就会比较有吸引力,因此出省招生也是他们寻求到的一条生存之道。而记者了解到,贴上了山东或者青岛标签的高校,更容易在东北、西北、西南等省份吸引到考生。

  观点

  不公布投档表是一种保护

  “我们的考生对高校的判断会有一种‘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效应’。”一名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这种“羊群效应”在对民办高校上表现尤为突出。该负责人表示,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特别是在填报专科批次志愿时,不会详细地了解学校,不会分析学校的硬件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他们大都是凭借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在绝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看来,没人报考的高校肯定不是好学校。”该负责人表示,如果一所学校临近录取结束时,投档表上空额依然很大,甚至是零投档,考生和家长对这所学校的评价肯定是非常低的,考生和家长也容易得出“这所学校不值得报考”的结论,这无疑会让该学校陷入恶性循环中。

  “省招考院不公布最后一次征集志愿的投档表,应该是出于对这些高校的保护。”不过该负责人表示,高考录取过程中一切信息都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对部分民办高校进行了保护,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对考生的不负责任。

  提高办学质量是惟一出路

  根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数字,我省普通本专科高校共有128所、在校生总人数为159.3万人,民办高校有37所、在校生则有28.7万人,占到高校学生总数的15%,由此可见民办高校不管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在我省高等教育中均占有不小的比重。

  作为主管部门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是在填报志愿时作出的,办学实力雄厚、就业出路好的高校自然会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办学质量差的高校被逐渐淘汰是一种正常现象。“当然不管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的倒闭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受伤的都是学生。”该负责人说,省教育厅已经多次在会议上提醒高校负责人认识到目前的形势,通过提高自身办学水平来吸引考生,这是高校发展的最终也是惟一出路。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