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青岛浙江路26号的小洋楼时看到,这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小楼四周搭满了脚手架和防护网,几名工人正忙着拆除木窗。这栋始建于1901年的老楼原名为安娜公寓,建设者德国人罗伯特·卡普勒是青岛第一代机械化生产的建筑砖瓦商。经过110年的风吹雨淋,这座巴洛克式风格的老楼已与当年建成时的样子大不一样,而本次修缮的目的就是让这座比天主教堂和迎宾馆还老的老楼恢复百年前的模样。
历史 青岛首富买下当私宅
据了解,安娜公寓建成于1901年,建设者是罗伯特·卡普勒和他的儿子汉斯·卡普勒。这对德国父子商人来到青岛后,成为了青岛第一代机械化生产的建筑砖瓦商,经营的卡普勒砖瓦厂就建在大鲍岛和大港之间的大窑沟海滩上。而这段历史依旧可以在安娜公寓内得到印证,记者注意到,在老楼负一层室内的地面上,以颜色各异的小瓷砖镶嵌出了“1899—1901”的字样。之所以将别墅命名为安娜公寓,是当时漂泊在青岛殖民地的卡普勒为表达对在德国的女儿安娜的爱意而特别命名。
由于老建筑年岁久远,许多市民已难以了解这段历史。可查的资料显示,1918年,一位名叫刘子山的商人,从一位闵姓人士手里买下了这栋别墅。老青岛市民对“刘子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刘子山是旧时青岛“四大家族”之首,被称为“青岛首富”。解放后,这栋建筑并没有闲置,成为商人以及平民杂居的处所。最多的时候,这栋别墅住过17户人。上世纪90年代,在经过一次改造后,这栋别墅归属于我市的一家房产公司,但在最近的一笔交易中,这栋德式别墅又被一位青岛的买家以数千万元的价格买下。
修缮 拆除围墙恢复旧模样
据了解,安娜公寓为市历史优秀建筑,具有历史时期典型特征与意义,其结构、外部装饰与内部空间都保存完好,设计采用修缮与保养的方式,进行特殊保护,以修旧如旧的形式结合新时代的商业特色对整个建筑及院落进行恢复改造,拟恢复建筑南侧入口(原主入口),东北角出入口(原辅入口),更换符合当时历史时期颜色与形式的瓦片,并对其屋顶进行保护性防水,保证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持整洁美观与原有欧式建筑风貌,并合理使用,以地面铺装、增加水系景观、开放院落的形式对院落进行整体商业改造。提升商业价值、打造新的浙江路旅游休闲区。
据了解,与迎宾馆一样,安娜公寓是我市少有的几座巴洛克式风格建筑之一。但历任新主人入住后,房屋内部结构都会做或大或小的改造,许多地方已不是刚刚建造时的样子了。一位长期租住在此的居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年轻人看到房屋东墙上有一个外国人头部雕塑,几个人看不顺眼就要把这个雕塑砸掉,但用榔头砸了半天也没砸掉,而这种“怪脸雕塑”是巴洛克式风格建筑的特色之一。除了独特的外形和内部设置外,老楼南立面以大理石方柱支撑挑台,环以瓶式围栏,十分钟情于巴洛克主题的表达。老楼维修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还将拆除现有的所有围墙,在现有小院里做一些旱喷泉类的景观,成为方便游人休憩的公共休闲场所。
征集 希望市民提供维修史料
今年9月,市中山路改造指挥部一直对安娜公寓进行复原改造向市民征集史料,包括关于这栋老楼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市民如对浙江路26号(安娜公寓)复原改造的意见建议可发至 -网站,也可书面送至青岛大沽路18号(山东外贸大厦十八楼)。但时至今日,除了有少数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居民讲过一些居住时的情况外,指挥部并未征集到对修缮有价值的资料,因此,他们非常欢迎市民继续提供有关这栋老楼的宝贵史料。
“这栋老楼虽说是历史优秀建筑,但并未被列入文物之列,很难找到这栋楼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仅有的几张照片还都是黑白的,很难看出当时的样子。”市中山路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为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目前维修工人只好把老楼最近刷过的外墙涂料揭开一部分,弄清以前墙体的材料,目前看墙体可能是德式建筑常见的“清水墙”。(记者 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