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 ”这句顺口溜在老青岛人心中勾勒出上个世纪中末期中山路的时尚剪影。记者从昨日举办的市南区首届老字号企业文化巡展获悉,正在酝酿的中山路“元气恢复”方案,将以唤醒歇业老字号,对金字招牌升级改造的方式,在老街上重塑老字号聚集区。记者 马晓婷
引关注
老字号文化巡展引来老青岛
在市南区首届老字号企业文化巡展的第一站心海广场,不少附近市民都赶来回味老青岛。展览墙上,春和楼、天真摄影、万香斋、海滨食品、盛锡福、亨得利等12家老字号用图片形式让市民重温了老青岛品牌的历史渊源。 “这些老字号很多都是在中山路上,当年选择老字号就是看中他们的品质和品牌,信得过。 ”73岁的胡先生一边观看展览一边用相机拍照。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专门带老伴来看展览的,看到这些品牌还回忆起年轻时的生活。 “现在对老字号的传承与保护,很大一部分就是将老字号宣传出去,很多老字号是年轻人所不熟悉的,展览将轮番走进各大商场,活动持续一个月,就是希望能唤起年轻人对老字号的关注。 ”市南区商务局招商投资促进科科长焦誉仪说。
新举措
三大方案让老字号再聚首
“下一步市南区商务局将在加大打造区内老字号品牌集聚区,培训区内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同时,让更多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落户市南区。 ”焦誉仪介绍道。随后,记者从中山路欧陆风情区改造指挥部了解到,指挥部将出台三大举措,在中山路北段重新打造老字号聚集区。
举措一是启动对现有老字号的升级改造。例如,位于中山路北段的海滨小金,出自于青岛本土老字号品牌海滨食品。为了突出老字号特色,此次改造中,殿堂正中新添了一块老字号历史介绍牌匾和“至诚恒久辏集南北货、仁德本源善结四方宾”楹联以及整体仿古镂空花格,色调等设计风格均体现出老店的历史文化元素。
举措二是邀请老字号回迁。万香斋始建于清朝末年,1956年,万香斋在中山路设专卖店,曾位于中山路164号,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万香斋中山路店消失。 “我们非常愿意重回中山路,当年我们在中山路的门店每天都供不应求。如果有机会,我们将在中山路重新建立前店后厂式的店铺。老字号聚集到一起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万香斋副总经理王志波告诉记者。举措三是唤醒部分已经歇业和仅有牌匾的老字号,如谦祥益、长春堂。
曾辉煌
老字号引领一代消费潮流
在展览现场,春和楼现场制作的香酥鸡引来不少市民凑热闹。今年57岁的孙学舵师傅在春和楼已经34年了,在春和楼主做香酥鸡和面食。 “我在劈柴院干了两年才去的春和楼,当时能在春和楼工作是非常自豪的,过年回家都有人愿意捎着你,不用自己掏路费。有名的春和楼蒸饺,当时限量每天只卖 15000个。”孙学舵告诉记者。如今,孙学舵所在的档口在高峰期一天还能卖出700多屉蒸饺。孙学舵感慨说,改制时春和楼曾遭遇困境,但自己从未想过离开,对他而言,春和楼不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营生,更是一种难舍的情怀。
文史学家鲁海也对青岛的老字号怀念不已。“我结婚时,在中山路的万宝银楼给我太太买了条项链。那时中山路上的福禄寿电影院,都是直接从好莱坞进大片,《魂断蓝桥》、《乱世佳人》我在上世纪40年代就看过了。当时的祥记行书店,很快就能买到《TIME》等美国杂志,实在是让人难忘。 ”鲁海说,在当时的青岛,流行不讲名牌讲名店,能到中山路买件商品都是非常骄傲的。
待追忆
中山路曾是岛城第一商圈
“目前总部注册在市南区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0家,在市南区经营的老字号企业近20家,在青岛各区市居于首位。 ”焦誉仪说。而据鲁海回忆,在老字号鼎盛的上世纪30年代,在中山路上的老字号就有近60家。
“过去青岛小,就这么一个商圈,不在中山路买没地方去啊。绸布业两大家谦祥益、瑞蚨祥,著名的饭店顺兴楼,是当时名人聚会的热门场所,胡适、蔡元培都在这里请人吃饭,梁实秋还在书里写在这里吃到了一生中最好吃的水饺。新南京理发厅,女演员都在这里烫头发。正对着四方路的万国洗染店,是专门清洗毛料衣服的店铺。 ”鲁海回忆道。随着票证的使用,中山路更是成为青岛市民“定点消费”的场所,后来随着青岛城市扩张的步伐,一批新的商圈不断出现,中山路老字号的辉煌也渐渐远去。
“陆续很多老字号闭门谢客,有的只剩下招牌,比如谦祥益,也有很多老字号搬离中山路,但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在中山路待不下去了。万宝银楼搬到了威海路的台东商圈,青岛饭店也搬到了香港中路商圈,聚福楼搬到了台东三路,但这些老字号也很难再继续之前的辉煌。 ”鲁海告诉记者。
谋出路
老商圈掀起“复古风”
在鲁海看来,老字号的没落除了城市扩展,商圈增多分流顾客外,最重要的就是老字号的经营方式。 “瑞蚨祥门口过去都专门站着人,一看到顾客进来,通过衣着对顾客的消费能力做一个判断,推荐不同价格的商品,定位是非常精准的。如果你买了布,立刻就会给你介绍裁缝。 ”鲁海回忆道。
为了挖掘自身的历史,春和楼和馅饼粥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春和楼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曾特意找文史界人士帮忙,四处搜罗与春和楼有关的历史文物,将寻找的成果出版了几本书,供感兴趣的人详细了解春和楼的历史以及与其有关的文化名人。馅饼和粥重出江湖之后,菜品和面食上仍传承老字号的菜单。他们同春和楼整体一样,在装修风格上重点突出老字号的文化特点。在江宁会馆,这种复古的转变让人印象深刻。在劈柴院古色古香的环境当中,食客置身于青岛的里院建筑,一边品尝传统的鲁菜,一边欣赏舞台上的戏剧表扬。
新闻延伸
中山路最老的老字号
春和楼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到现在已有122年的历史了,是一座与青岛建置同龄也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鲁菜馆。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餐馆,春和楼接待过的名人政要和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1925年,梁启超来青岛看望康有为,二人在春和楼谈古论今,共叙友情,期间一道名为 “五柳斑加吉”的特色菜更是赢得了二人的高度赞誉。1957年,毛主席的恩师徐特立来青,春和楼招牌菜香酥鸡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菜品上,春和楼不断推陈出新。金牌香酥鸡、油爆活海螺、葱烧海参等百年名菜无不是中华一绝。取自青岛十大风景的 “青岛十大风景菜”,更让当年访青的美国莱昂斯上将赞不绝口。
中山路最早的照相馆
天真摄影由郭锦鹏于1921年在中山路成立,初名天真日夜美术照相馆,后经过公私合营,改为国有照相馆。 1957年,毛主席第一次来青岛就是在“天真”拍下了永恒的纪念。那时候,拍摄全家福、集体照最赚钱,天真专门开辟大型影棚,最多可拍50人。他们的美术师花样不断,能设计出多套布景,任君选择;他们的工艺师水平高超,着色技术几近真彩。韩复榘曾在天真照过标准照,很满意,见人就送。演艺界名角程砚秋等人也都在天真拍过剧照,挂在剧场显眼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