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记忆中的民俗(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4-30 06:01:54 字号:TT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 记忆中的民俗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 记忆中的民俗

    新闻核心

    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在慢慢流失,老一辈的回忆也越来越淡然。坐落在即墨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让市民又重新找回了许多过去的回忆。60多项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还有12名非遗传承人被请进园区,让更多的“乡愁”留了下来。昨天,来自青岛市区的上百名小朋友来到非遗园的体验区内,用老榼子制作面食、手工做风筝、看3D柳腔演唱,这些老辈传下来的非遗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慢慢在新一代的记忆里烙下印象。青岛非遗园区负责人卜晓宇说,这种新老文化的交流,就是非遗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

    探访

    12项非遗技艺现场做

    大欧鸟笼、葛村榼子、田横砚台……走进位于即墨鹤山路与烟青一级路交会处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区,除了60多个国家、省、市级非遗展区外,还有12个非遗技艺现场制作体验区。像这些很少见到的非遗文化独门技艺,在这里将重新唤醒许多回忆。

    昨天上午,来自市北区一家幼儿园的150多名小朋友,来到这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亲子活动。这里的一切民俗文化,不仅让许多家长找到了儿时的回忆,更让小朋友感受到了老一辈的影子。

    “这里真的太好了,这就是中国的民俗。”在青岛智慧熊幼儿园担任7年外教的Zacky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说,他来自美国,刚进入非遗园区,就对这里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第一次接触这样深奥的中国文化,Zacky在每一个展区内,都要拍照留影,他说要将中国的民俗文化带回国分享给朋友。

    青岛非遗博览园负责人卜晓宇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他们不仅对众多非遗文化项目进行陈列,而且还把即墨当地12名非遗传承人请进了园区,让这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在这里展现老祖宗传下来的民俗技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动”起来,更加生动地为现在人展现古老的民俗文化。比如,今年以来,青岛各地上万名小学生涌进来,通过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制作,让这些民俗在新一代的印象中有了影子记忆,这就是一种传承。现在,大欧鸟笼、葛村榼子、即墨发制品、田横砚等10多项即墨传统技艺制作项目,都在非遗园中集中亮相。

    亮点

    3D投影让柳腔“动起来”

    站在非遗园里,就能听到一阵阵具有即墨地方传统特色的柳腔戏曲传来。作为国家非遗的即墨柳腔,已经在当地传承了数百年,如今进入非遗园后,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示传承着民俗文化。

    青岛非遗博览园负责人卜晓宇说,柳腔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即墨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柳腔剧团”,从此,柳腔艺术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了传承柳腔文化,在非遗园区内的传统戏剧展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全息投影剧场,用来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即墨柳腔。和真人一样效果的三维立体空中幻象,突然出现在眼前。幻象从即墨柳腔的几代传承人,到著名演员的表演、经典唱腔的演绎,应有尽有,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展现最古老的艺术,真有几分魔幻的味道。

    记忆

    儿时回忆又找回来了

    “小时候的五福巷里,有许多回忆,现在都进入了非遗园。在这里可以想起过去的许多故事。”家住即墨古城区的市民江文波介绍说,他今年已经68岁了,在古城区住了这么多年,一直想着清代建筑风格的五福巷,这里有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滚铁环、打陀螺的记忆,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旧时的回忆也在慢慢流走淡忘。为了让更多的居民留住乡愁,非遗园专门将即墨古城区的许多老式建筑“搬”进了园内。

    人物

    老手艺传承人有了归属感

    在一个老柳木墩边上,摆放着十几把各式各样的刀具,葛村榼子的传承人王丕文,每天都在非遗园的工作室内认真雕刻着,每一刀都显得那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而原先,王丕文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向更多的人展示老祖留下的技艺。如今,这个愿望终于成真,也让他铁了心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在非遗博览园内,专门为王丕文安排了一间50多平米的工作室,提起自己的老手艺,王丕文说,这是老辈传了几代的柳树墩工作台、几十副葛村榼子制作特有的雕刻刀具等,也都是几代人用过的,曾经雕刻过无数件艺术品。

    王丕文说,他十几岁时,就开始学习雕刻“榼子”,如今34年过去了。他的技艺已经成为当地无人能比的绝活,一块普普通通的果木,经过描描扣扣,很快成为刻有双鱼、寿桃、元宝、莲蓬等象征吉祥图案的民俗工艺品。而对于葛村榼子,对即墨甚至整个青岛地区的市民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榼子的造型质朴,花样繁多,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装饰艺术性,为了让“榼子”这种民间工艺品保持住传统的特点,王丕文和村里的雕刻师傅们拒绝使用可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电钻等工具,仍然沿用着祖辈留下的技艺。

    “现在有条件了,可以多收几个徒弟,将老手艺传承下去了。”王丕文说,搬到了民俗文化产业园,他对未来手艺的发展也有了更多想法。葛村榼子是传了几百年的木制生活用具,2012年3月被公布为第三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保存原始民俗性,当地一直没有进行工厂化生产,都是采用手工制作。进入非遗园后,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向外展示的机会就多了,目前就有几个年轻人来找到王丕文,要拜师学习榼子的雕刻技艺。而王丕文也想尽快教徒弟,把榼子的工艺传承下去。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