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浩钻研技术,一项研究成果节省投资几百万元。
青岛新闻网5月1日讯 五一节前期,记者采访了岛城80后的“桥隧精英”的王希浩。王希浩是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现担任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
2008年王希浩参加工作伊始,就放弃留在公司总部工作的机会,主动请缨去海底隧道施工一线。隧道工作环境具有施工噪音大、空气污浊等不利条件,尤其是海底隧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突出的特点,随时可能出现塌方、落石、涌水等突发事故,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施工的高风险性没有动摇他坚守一线的信念,每天24小时吃住在一线,战斗在一线。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但他几乎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将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
隧道通车后,他又勇挑重担积极投身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开发建设,负责蓝色硅谷五条市政道路的设计和施工管理,画图纸、查安全、管质量、排进度,每天用自己的脚步量测着市政道路的延伸,也延伸着每一个蓝谷人心中的梦想。
“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年轻人王希浩充分发挥基础好、专业知识扎实的优势,积极投身于施工技术攻关。在胶州湾隧道建设期间参与了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大伙一起成功解决了海底隧道大断面等技术难题。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王希浩不畏困难,毅然挑起了围岩变更的重担,运用自己的所学和前期的跟踪积累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钻研技术,对围岩变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判断,从而指导了施工,确保了安全。仅围岩变更一项就节省投资几百万元。
青岛蓝色硅谷创业路等五条道路市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期紧、任务重,五条道路施工范围经地勘发现存在大范围的软土层,软土地基处理成为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核心,他积极参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攻关,在充分研究、分析对比水泥搅拌桩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时间工期的基础上,在蓝色硅谷区域首次成功引入和实施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技术,成功解决了软土地基这个“拦路虎”,顺利实现了工程施工的节点工期目标,为蓝色硅谷市政道路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参与攻关的《复杂地质条件下海底隧道建设安全控制创新体系》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奖一项;《胶州湾隧道弃渣循环利用及高效添加剂研究应用》获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市环保局颁发的“节能减排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集体奖一项;《胶州湾隧道风塔设置风能轴流风机》、《胶州湾隧道风塔设置风能轴流风机》获“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奖”集体奖二项;参建的胶州湾隧道正在申报国家工程界最高荣誉“詹天佑奖”。
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领导的表扬,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并记三等功”、“青岛市模范团员”、“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王希浩认为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努力进取的工作作风,并继续奋斗在施工一线的工作岗位上,为青岛的市政建设做出着自己的贡献。(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