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青岛之战炮火中青岛红会创建
青岛红十字会的诞生背景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背景十分相同,都源于战争期间,为救助难民,医治伤员而成立。其主要创办者就是德国占领胶州湾时期,曾经担任清朝驻德国公使的吕海寰,而他也是1898年5月19日在《中德胶澳租借条约》换文中代表清政府的签字者。
1912年2月,清帝溥仪下诏正式退位,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在政局动荡,北京政治形势复杂,家人安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3月14日,吕海寰携妇将雏,举家离开北京,迁至青岛。抵青后,吕海寰将府邸安置在芝罘街。
根据吕海寰的重外孙泽文所著,新华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吕海寰传》所述:“到青岛后,吕海寰继续在青岛指挥安排各地的红十字会工作,北京与青岛之间频繁地电文联络着。”
1912年9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吕海寰被选举为中国红十字会正会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对青岛觊觎已久的日本8月23日对德宣战。
日本政府采取威吓手段,强迫宣布中立的袁世凯政府划出潍河以东,海庙口、掖县、平度以西为行军区。日本陆军假道龙口登陆,从山东半岛北路进攻青岛德军。参战的日本部队以陆军神尾光臣师团为主组成。9月2日,日军派遣第一批部队2万人分乘12艘运输船在龙口登陆。10月31日拂晓,完成了进攻部署的日英联军向青岛德军发起总攻。日军炮兵队炮击青岛要塞,日本飞机在高空盘旋。经过7天连续轰炸,德国的防御工事和油库、发电厂等设施受到重创。
11月初,日军向青岛德军发起总攻。在炮火掩护下,日本攻城部队向德国各堡垒逼近,德军步兵防御线很快全线崩溃。日军乘胜追击,又相继攻陷了太平山炮台和青岛山炮台,德军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相继被突破。至11月7日,德军所有军事设施被摧毁。当时,驻扎在胶州湾的德军有4000多名,在战斗中死伤550人,而青岛的很多平民也被无辜连累,房屋被炸,身体受伤。
为救死扶伤,保障德国侨民和青岛市民人身安全,在青的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吕海寰约集青岛商绅人士组建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理事长由卫礼贤担任,发起人有:吕海寰、沈敦和、劳乃宣、吴郁生等13人,会址设在当时的礼贤书院内,并将德国同善医院和礼贤书院西偏房作为养伤疗病之地,将淑范女学堂作为妇女避难所。
卫礼贤在其所著的《中国心灵》一书中写道:“经过德国当局批准,我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红十字会机构,它的主要工作是帮助非战斗成员躲避到安全的地方。”
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在理事长之下设有医疗队,医疗队包括医生、看护、杂务、担架员共45人,同时配备救护车两辆、救护箱1个,担架两副。他们的任务是救护战争中受伤的军民,救援安置难民。中国红十字会山东分会与青岛、平度、即墨等分会一起,参加战地救护和救济灾民等工作,救济的灾民数以千计。
1914年11月战争结束后,该临时组织即行闭会,但是,它为红十字会之后在青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