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红会百年印记 1914年诞生于日德炮火中

来源:青岛日报 2014-05-09 06:41:42

    青岛红会成长历程

    1923年1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胶澳商埠警察厅厅长程立发布训令称:“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会长张清江将来青岛组织分会,暂借西大森洪兴公司楼房为驻地,待有久居之地择吉开办。并饬令警员予以保护。”

    1923年,莱阳籍人士左雨农担任青岛分会会长,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日本大地震中受灾的日本灾民和旅日华侨集资救灾。

    1927年,山东旱灾、蝗灾并发,灾区遍及56个县,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灾民208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2以上。“天灾人祸,无岁无之,救恤不遑……是以饿毙者等等。”再加上张宗昌督鲁期间苛捐杂税众多,军阀混战伤及无辜,山东百姓生活无以为继。

    1928年10月,万国缔盟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成立,选举李涵青为会长,张玉田为副会长,程伯良为理事长,于敬丞为议长,假南村路17号为会址。青岛红十字会的宗旨为“博爱、恤兵、救灾、赈饥”,根据《青岛红十字会征求会员启事》规定:当时要成为名誉会员要捐赠大洋1000元,正会员要求捐赠25元以上,百元以内。而青岛分会成立后,募集善款,接收总会捐款,为难民赶制棉衣,分发药品,施粥救济,掩埋尸体,做了很多慈善救济工作。

    1929年,青岛红十字会设立防疫处,为夏令盛暑散施各种药品。翌年,还为陕甘豫晋冀察绥灾民募集善款;黄河决口以及菏泽大堤决口,青岛红十字会为被淹灾民募集善款,由理事长程伯良购买锅饼,前往灾区赈济灾民。

    1931年6月30日,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颁发布告,在广州路34号创设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医院,并于7月1日开张,聘请富有经验的专职医师坐诊,病人进行治疗的药费等予以免费。

    1932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给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发函,邀请他出任名誉会长。11月1日,沈鸿烈回复同意担任名誉会长。之后,邀请市长担任名誉会长成为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的惯例。

    1933年,青岛红十字会赴诸城救护枪伤患者132人,染病患者672人,种痘345人,掩埋98人,合计1247人。青岛红十字会对外地灾情的救护,得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当地民众的好评和赞扬。1933年,青岛红十字会办理掖县、莱阳赈务,为贫民发面粉,捐赠棉衣。1933年位于台西三路43号的红十字会台西医院门诊免费接诊942人,东镇办事处接诊615人,沧口办事处接诊398人。

    1935年1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召开改选会议,推举当时的青岛首富、商会会长宋雨亭担任会长,张玉田、姚仲拔任副会长,于维廷任理事长,程伯良任副理事长。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后,因为中国红十字会是经过国际承认的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的工作依然没有停止。1939年12月,青岛红十字会为衣不蔽体的极贫住户定制棉衣2000套,并分发给他们。但是在日伪政府的残酷统治下,青岛红十字会的工作难以为继,不得不迁往胶县。

    1945年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青岛分会的工作也相继恢复。1946年,青岛士绅向社会局提交重新筹建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的申请。同年4月,青岛分会重新组建。青岛市长李先良任名誉会长,宋雨亭任会长,姜黎川、赵世英任副会长,程伯良任干事。会址设于观海一路33号。

    1946年5月16日下午1时20分,台东八路20号大陆市场内发生重大火灾,烧毁房屋589间,333户人家受灾,致使1300余人无家可归。据记载,起火原因是大陆市场内住户吸烟,将带火的火柴杆抛于在屋中的煤油桶处引起大火。由于市场内住房多为蓆棚板房,火势迅速蔓延,酿成重大火灾。灾后,青岛红十字会即发赈济款123万余元(国币)。

    1947年,青岛红十字会在冬季施粥3个月,每人每日定量半斤小米,可领热粥两碗,每天的领粥者为2000人。1948年寒冬之际,为流落青岛的各地难民发放白布、面粉和赈济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红十字会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过去以恤兵、救灾、救护和服务社会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和平时期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卫生就和团体,主要是协助各级政府,面向人民大众,宣传并推广疾病预防和救护工作,青岛红十字会从此走向辉煌发展的新阶段。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