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沙漠中的仙人柱、潮湿南方的榕树、热带雨林的捕蝇草……要让这么多来自各地、脾性各异的植物,汇集到青岛这一方小小的土地上,还能生长的茂盛而葳蕤,靠的都是养护人员的勤劳和专业。昨日,记者采访植物“保姆”,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救活“病重”白千层
在植物馆里,有一株长的像枯树的高大乔木,层层灰白色的树皮,难以看到生命的迹象,但在树梢却长出了不少的叶子。“这个树叫做白千层,原产澳大利亚。为了让它成活,我们十几名养护人员付出了无数的心血。“郝晓哲说,去年“白千层”刚运过来时,树上的叶片全部干掉了,郝晓哲给它做了修剪,一段时间后,移植到植物馆的“白千层”状况仍不见起色。
“我们又做了一些措施,在它周边挖出环状沟,灌上生根粉、杀菌剂,把土平好之后,每天给它浇水,再用遮阳网把它遮起来。 ”养护人员组成了“重症监护队”,每天都会过来看白千层的状况,2013年10月3日,在连续抢救了3个月后,正在外地出差的郝晓哲突然接到了其他队员的电话。 “他们在电话里喊,发芽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些“保姆”们基本是看着叶子一厘米一厘米地长出来。
给植物梳妆打扮
郝晓哲说,正式开馆之后,他们这12个植物“保姆”就上起了早班,每天5点起床赶赴植物馆,赶在8点开馆前,把所有的修剪、浇灌、移植工作做好。 “竹子每天都在生长,旧的黄的叶片也在生成,但是你看我们这些竹子上,都是翠绿的叶片。 ”指着面前的一丛竹子,郝晓哲说,那些枯败的叶片,都被植物“保姆”们一片片剪掉、扫走。
巨大的杜鹃植株上的上千朵花朵,每天都有新的绽放,旧的枯败,养护人员也要用工具细细修剪。 “不仅要剪掉枯枝败叶,还要保证整体的美观,这考察的是工作人员的技术。 ”据了解,每隔一段时间,植物们要集体喷一次药,遇到这种时候,郝晓哲他们要在闭馆后,趁着夜色加班加点工作。灌溉相当于洗脸、修剪相当于梳头、摆放就是化妆,每天郝晓哲他们这12名植物“保姆”,都要给植物们打扮一番,让它们以最美的样子迎接游客。(记者王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