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学冲进小卖部里,挤在一堆同学中间,咽着口水看小伙伴豪爽地掏钱买酸梅粉、粘牙糖,自己则攥着零花钱,盯着花花绿绿的零食柜台,查看有没有新品种,盘算能买得起哪样……在“80后”爸爸赵培儒眼中,零食绝对是童年的重头戏。 “最近我上网买了‘80后怀旧零食大礼包’。 ”赵培儒说,可拿到手之后却觉得,不是那个味了。
当年“娃娃头”是奢侈品
赵培儒在台东六路小学读书,每到放学小卖部就成了他的天堂。 “生在上世纪80年代是很幸福的,身为独生子女,不像以前那么艰苦。也不像现在的小孩,要上各种辅导班。我的童年是玩着塑料小兵人,吃着各种零食度过的。 ”赵培儒说,那时候的冰棍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绝对货真价实,5分一根。后来出了雪糕,爷爷每天下班就给他带一支回来,每天都能吃到当时还是“奢侈品”的“娃娃头”,幸福指数爆棚。
现在严控儿子吃零食
2011年,赵培儒的儿子赵宿添出生了,孩子去逛超市,赵培儒赶紧冲到购物车一侧,用身体挡住孩子看零食货架的视线。“看见零食就麻烦了,这些对孩子诱惑太大,光是看包装,孩子就想要买。”在他和妻子的控制下,儿子接触到的零食并不多,最爱吃的是巧克力、棒棒糖。“电视里的零食广告铺天盖地,特别是少儿频道,动画片之间的广告超级多,孩子看了就要买,倒不是不舍得买,确实怕添加剂太多。我们都在家里自己给他做零食,烤牛肉干、做饼干。 ”赵培儒说。(记者 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