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生源危机”倒逼高考改革
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应试型的评价体系亟待变脸
2014年高考前夕,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一系列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实现了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但直到2020年前后,我国18岁适龄人口总体趋势下降明显。在“生源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面前,改革已成为我国高校化“危”为“机”的必然选择。 全民择校: 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
《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列举的一组数据形成鲜明的“剪刀差”: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随后两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但近年下降幅度趋稳,今年开始反弹。伴随着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录取规模继续增长,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创新高达76%。
“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正面临喜忧参半的尴尬局面。”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曾经“一席难求”的大学不断降低门槛,但仍难逃适龄人口下降带来的“生源危机”。
根据报告,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第8年下降,去年二三本招生计划均未完成;河南连续5年生源规模下降,高招计划已连续2年未完成;由于采取较为宽松的外来人口落户政策,广东高考规模连续14年基本保持增长,但仍多年未实现招生计划……从各地公布的数据看,“生源危机已蔓延至全国”。
“‘生源危机’将给高校带来生存挑战。”陈志文说,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上大学变得容易了,学生与家长有了更多选择,也给高校带来直接的压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跟踪调查,近年来985高校悄然调减招生计划,以确保生源质量;地处偏远地区的211高校以及一些农林院校无人问津,不得不再三征集志愿。
高等教育已从“卖方市场”完全转入“买方市场”。报告预测:“上大学更容易”的现实将会加剧“全民择校”的心理,使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转型发展: “应用技术型”势在必行
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 《201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有67所院校、307种本科招生专业。其中,62所院校开设有英语专业,紧居其后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分别有57、53、51、49、49所本科院校开设。
从《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引述的湖北省高校专业设置现状不难看出,饱受诟病的高校“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缺乏特色与定位是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普遍问题。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刘继安通过对中国大学财政结构的研究指出,中国多数地方省属院校收入的三成至四成来自学费,生源依赖性很强。没有特色和品牌,恐怕难以为继!
针对这一问题,报告也阐释了关于“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国家战略部署。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报告进一步从毕业生就业的角度佐证了这一国家战略的正确,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增本科,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
陈志文说,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仅是增强高校内生力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成才观念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并稳定今后一段时期的高等教育生源。 阴盛阳衰: “应试型”评价将变脸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背景下,高校却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相反情况。
《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女大学生人数首次超过男生;2012年,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共有2391万余人,其中女生人数超男生64.78万人。
“女大学生特别是‘女状元’增多的现象背后,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反映出当前考试招生的问题。”陈志文说,当前应试型的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细心认真不出错,这些往往更适合女性应试者。
针对此现象,报告专章论述了高考评价体系和招录模式的改革,这无疑也是高考改革最核心也最敏感的环节。
今年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明确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将于年内出台,包括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截至目前,根据教育部的最新表态,改革方案仍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完善中。但报告根据各地的改革动态作出一些梳理和预判。如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统一注册入学。
不能再出口入口一边儿宽
4日发布的 《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学龄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整体下降的国情与高招录取率持续攀升形成反差,中国大学要收紧“出口”、提升质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站稳脚跟。
经历30多年的恢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世纪之交高校扩招以来,曾被比拟为“万人挤独木桥”的高考逐渐从“严进”变为“宽进”,2013年76%的全国高考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设置体系、动态的质量监测机制和必要的选拔淘汰机制,“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挂科的大学不完整”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写照。“混文凭”、学历“搀水”、高分低能等现象日益增多,也使高校信誉严重受损,高等教育质量饱受诟病。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伴随着适龄人口波谷所带来的“生源短缺”,家长和考生的“择校”优势日趋明显,“考取了不报到”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部分高校正在连年遭遇难以完成招生计划、学费收入难以维持运转的“生存危机”。再不把学校的质量声誉提升上去,这些高校恐怕都难以为继!这绝非危言耸听。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学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大学把质量当作生命线,较高比例的淘汰率不仅是对学生个人的警醒和鞭策,也是学校在激烈竞争中对自身品牌的维护与保障。
对于中国高校而言,在继续贡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必须加紧应对“生源危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考核和淘汰制度,让合格的、市场认可的毕业生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