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则与房地产有关的新闻引发了普遍关注。一是自7月1日起,未来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以房养老”商业保险正式开闸;第二则新闻是酝酿了7个月之久的京“普惠”版共有产权房模式落地,这一模式也称之为“百姓与政府共同买房”。
之前,青岛新闻网已经就“以房养老”话题做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政策并没有获得太高的支持率。究其原因,与制度设计不完善,市场风险过大以及与社会传统文化相悖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政策未来还将面对的一个困惑是,中国的房产产权只有70年,到期后怎么办?假如产权到期老人没有故去,保险公司是否会继续履行合同?或者碰上拆迁,保险公司和老人以及老人子女之间的经济纠纷如何来处理,到目前还没有明确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可以借鉴的经济模型。所以一些保险公司对此也都很慎重,在房产的估值上一般都会大大低于目前市场价,以此来规避风险,而这恰恰又是很多老人放弃选择以房养老的主要原因。
但是尽管存在很多暂时无法克服的弊端,以房养老还是在全国四个重点城市开始推行试点,无疑试点的结果将具有极高的借鉴性,有关部门也想在实践中发现并改进一些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行以房养老政策的主体单位是中国保监会,而并非住建部,这就意味着“以房养老”目前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这样的政策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丰富了目前的养老模式,也给了公众更多的选择余地。无论成效如何,这都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而“共有产权”这一名词,在中国还比较陌生。也许很多人会说,这难道不是变种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吗?其实,这种模式和经济房有一定的区别,在申购经济适用房时,公众购买的是部分产权,满五年即可自动获得完全产权,而共有产权房可以长期保持其保障房属性,购房者和政府提前约定好产权比例,即使住满5年后上市转让,购房者也要优先转让给共有产权人,也就是地方政府,由政府按市价购买产权获得完整产权。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利用经适房大幅套利的可能性,也可以减少政府监管经适房付出的巨大管理成本。
当然,该政策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相关的配套制度也需要完善,这些都是通过试点需要去完成的工作。有人提出,共有产权住房必须建立起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从申请、分配、售后监管和退出等各个环节,设立防火墙。而怎样确定政府与个人的产权份额,如何约定上市交易的分配份额,也是探索的难点与重点。
房子在中国是大事,甚至是很多老百姓心目中的头等大事,任何一项与房产有关的改革,或者是新政的推出,都会引发老百姓的强烈关注。而在谨慎、小心的社会氛围下,任何新政从出台到被百姓接受,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共有产权住房推出,你愿意与政府一起购买吗?”,在青岛新闻网今天做的网络调查中,选择“不愿意”的比例居然高达73.8%,而网民最为担忧的恰恰是“个人要购买剩余产权或者出售个人产权能否保证利益不受侵害?”
显然,完善保障房工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操作过程实现透明化,避免人为因素的渗透,消除百姓心中的疑虑,将是头等大事。
作者:何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