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独家:邓小平在青岛的日子 3位亲历者眼中的伟人

来源:青岛日报/青报网 作者:刘成龙 | 责任编辑:中石 2014-08-21 06:10:49 --字号:TT

邓小平在青岛:每天到二浴畅游千米

邓小平与保卫人员合影留念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刘成龙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1979年7月26日至31日,邓小平来青岛视察。其间,他参加了在青岛召开的省市委书记会议,作了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参加了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发表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文稿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检阅海军飞行部队,并视察了崂山,对青岛旅游工作和缺水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青岛城市发展给予了战略远见和历史智慧。

    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当年曾经参与接待的3位工作人员,请他们回忆邓小平在青岛的日子。

    刘从真,青岛市机关事务局原副局长

    刘从真不常看电视连续剧,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开播后,她每天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这个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创作的电视连续剧。

    “邓副主席1979年来青岛,我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刘从真清晰地记得,在青岛的那段日子,邓小平几乎每个午后都会到第二海水浴场畅游千米。

    “通过游泳,邓副主席发现了八大关一带的用水问题和青岛市的缺水问题,为青岛解决缺水问题提出了思路。”刘从真告诉记者,夏季是八大关一带用水最紧张的时候,有时甚至都供不上水。

    “这里大多是上个世纪30年代建的别墅,管道细、水流慢,加上管道失修、生锈或堵塞等问题,水流很不畅通。”刘从真说,有一次,邓小平游泳回来后冲澡,结果水流突然间断掉了。

    “后来,我们又让消防队每天来送两次水。”刘从真回忆说,但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邓小平当时已经75岁,冲澡需要用温水,但消防队送来的水通过楼顶的小水塔下放,水温很难控制。

    “青岛市连水都没有,搞开放旅游是不行的,没法接待外宾,要赶快解决水的问题”、“ 一定要让老百姓有水吃”……邓小平得知青岛全市人民节约用水,经常要定量配给后说的这些话,刘从真至今记忆犹新。“邓副主席从水的问题,看到了当时青岛市开放、建设以及发展的局限。”刘从真说。

    对于发展崂山旅游,邓副主席在考察崂山时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刘从真告诉记者,当时,崂山刚刚对游客开放,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通往崂山的路也是蜿蜒崎岖,非常危险。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这里的景色很美,就是路孬。如果这里的路没修好,谁还敢来这里?不适合搞旅游,更不能接待外宾。”

    “观看古树‘汉柏’后,邓副主席拍了拍树干告诉大家,崂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但目前旅游显然不够条件,尤其是连道路还没修好。要想富,先修路。”刘从真说。

邓小平在青岛:每天到二浴畅游千米

邓小平与摄影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孟庆林,原青岛展览办公室摄影记者

    提及35年前为邓小平来青考察拍摄的过程,如今已79岁的孟庆林用“历历在目”来形容。

    “我曾给很多来青岛的领导人拍照,邓副主席给我的印象最深。”孟庆林说,他为邓小平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1979年7月28日,八大关小礼堂门前,“那天上午召开省市委书记会议,邓副主席穿着白色短袖衬衫,深灰色长裤,让人感觉朴实、从容、亲切。”

    “那时候新闻照片大多数用黑白片,只有我照了30多张彩色片。”采访中,孟庆林小心翼翼地从相册中拿出一部分彩色正片,对着窗外看里面的影像。他告诉记者,邓小平在青期间,他总共拍摄了近150张照片,而这卷反转彩色正片是他做解放军画报社特约摄影记者的奖励,平时没舍得用,这次刚好派上用场。

    “几十年过去了,但这些彩色正片我一直当作最珍贵的历史资料精心保存,时常翻出来看看。”孟庆林说,虽然为邓小平拍摄的很多照片都得了奖,但他在第二海水浴场拍摄时仍有些遗憾,“那次我到浴场跟随拍摄,特别想用特写镜头来拍邓副主席游泳,可惜那时我还没有望远镜头,船又不能靠得太近,所以失去了机会。”

    “邓副主席虽然看起来表情严肃,但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孟庆林说,每当工作人员提出和他合影留念,他总是会笑眯眯地答应,从不拒绝。

    “我跟他的合影是邓副主席提出来的。”孟庆林说,有一次,邓小平游完泳回到住处,服务员刘爱敏提出跟他合影,邓小平愉快地答应了,他则立刻拿起手中的相机为他们拍照。

    拍完之后,邓小平对孟庆林说,“你为我们照相辛苦了,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照啊?”

    “邓副主席的这句话让我受宠若惊,我赶紧把相机交给刘爱敏,让她帮我们照。”孟庆林说,“幸好,我的相机里还剩下两张胶片。”

    隋锡玲,八大关宾馆原服务员

    “小鬼,过来一块玩玩牌。”

    “我不会。”

    “我知道你不会,不会可以学吧,我教你,我们是四缺一,没你不行啊。”

    ……

    在青考察时,邓小平下榻山海关路9号,由21岁的服务员隋锡玲负责他的饮食起居。这段对话便是出自他们两人。

    “邓副主席非常喜欢打桥牌,几乎每晚散步回来都要打一会儿,有时还打打麻将。”隋锡玲回忆说,而且,到青岛不久后,邓小平就曾问她“市里有没有人会打桥牌”,当得到“这种牌是很少有人打,青岛人都打自己的牌,叫作够级”的回答时,他遗憾地摇了摇头。

    “虽然我不懂桥牌,但‘四缺一’的时候我也要上场现学现卖。”隋锡玲说,除了邓小平,1979年来青的还有他的夫人卓琳,女儿邓林、邓楠,以及女婿、孙子、外甥女,她的桥牌技术便是邓小平和他的家人亲手教的。

    “邓副主席非常平易近人,像凡人般平凡。”在隋锡玲的记忆里,简朴最能概括邓小平的生活。她告诉记者,26日晚到达住处后,她发现邓小平带来的行李格外特别——很旧的被褥,有的地方还打着补丁。“虽然我们已经给他铺上了新被褥,但他还是执意换上自己的。”隋锡玲说。

    “事实上,邓副主席的拖鞋更加古朴,那是用草编的。”隋锡玲说,“这种拖鞋我只在电视上见过。”

    “在记忆中,邓副主席从不把自己看作是特别的人,也不搞特殊,不愿意在住处或游泳时戒严。”隋锡玲说,在生活上,邓小平同样没有特殊的要求,只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每天早晨6点起床后,就要泡一大杯龙井茶,这杯茶他会从早喝到晚。”隋锡玲说,邓副主席告诉她,这是他在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当然,那个年代不一定有茶喝,但是一大杯水是要的。”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