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双11将至卖家拼了 雇职业刷客疯狂刷销量(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4-11-04 06:28:07 字号:A- A+

双11将至卖家拼了 雇职业刷客疯狂刷销量

  早报讯 “双11”将至,电脑前的买家们摩拳擦掌准备血拼一番。而为了占据一个好的销售位置,卖家们也是挖空心思,只是有些方式让买家感到很受伤,费尽心思抢到的“1元商品”,付款之后货没收到反而接到退款通知,卖家的销量刷上去了,买家却实实在在地被涮了一把。更有卖家甚至不惜花钱雇佣 “刷客”来制造虚假销量和信誉值。对此专家提醒:眼见的不一定都为真,“双11”购物狂欢节买家还需擦亮眼睛。

  [反映]

  1元商品苦等不来

  近日经常上网购物的市民陈女士连续收到多位网络卖家发来的促销信息,在这些促销信息中有的力度之大让人前所未见。为冲销量,某品牌新款手机现1元秒杀,某名牌服装秋冬季新款低至一折,被这些信息吸引的陈女士参与了多个一元、一折的秒杀活动。按照以往的抢购经验,陈女士表示秒杀活动大多是靠运气,很可能还没来得及点击,特价商品便被人抢走了,可今年竟然抢购到了一部“1元手机”,这让她感到非常兴奋,高高兴兴地付完钱后静等收货,可近一个星期过去了,说好的手机却迟迟没有到货,有些心急的陈女士联络商家,结果却接到商家的退款通知。

  “事后我才知道很多人都抢到了这些1元商品,可他们就是不发货,这不是坑人吗?”陈女士抱怨说自己被卖家欺骗成了免费刷单员。陈女士表示在网站她看到因为众多消费者的热情抢购,商家销量扶摇直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在网站占据了很好的销售位置。气愤的陈女士向网站客服人员进行了投诉,昨天下午陈女士发现那家网店已经从原有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调查]

  职业刷客组团出动

  据业内人士反映,现在许多新店花钱雇佣职业刷客来给网店刷信誉和销量,这些人为制造的虚假信誉值和销量,让一些网店在很短时间里便爬到了很好的销售位置。在一些论坛和公共QQ群上,搜索“刷信誉”“刷销量”等关键词,很快便能找到许多的网店刷客,只是在添加和沟通时这些刷客都显得非常谨慎,一些刷客公共QQ群还需要通过群主审核才能添加。“最近查得紧,就怕有‘小二’(购物网站检察人员)混进来,让他们知道你刷信誉可能连店都给你封了。”一位“刷客群”群主在审核记者时说。在通过审核进入QQ群后,记者发现群里非常热闹,各种代刷、求刷信息层出不穷。在群里记者以卖家身份发布一条求刷信息,一位刷客看到后立刻跟进,在听完记者的讲述后刷客表示,如果是新店最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一颗钻之前每天只要刷5至10单就好,之后就可以成倍数地刷。如何收费?刷客表示,代刷服务都是明码标价,卖家需垫付部分款项,之后每刷成一单付5元即可,如果刷得多,刷客建议按月交租,以会员价算,每月500元。

  当记者提出安全方面的考虑时,刷客们表示大可放心,“我们不是一两个人在刷,而是一个刷客团队,交易时也会做到和真实交易过程完全一致,加上又是循序渐进地刷,还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刷客向记者保证。

  [说法]

  网商刷信誉涉嫌违法

  淘宝网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打击刷信誉以及其它制造虚假销售信息,一直是他们工作的重点,消费者如果发现卖家有类似行为可以拨打投诉电话,一经查实情节严重者将给予商家货物撤柜、店铺封店的处罚。

  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文涛律师表示,刷信誉和刷销量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属于不正当竞争,涉嫌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如因为卖家散布的虚假信息受损,可向网站及工商部门反映,追究店家的责任。

  针对节日里纷繁复杂的促销信息和其中存在的种种陷阱,工商部门提醒,不要相信夸大不实的促销宣传;消费前要看清活动细则,避免掉进消费陷阱;同时,购物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并索取相关的发票或购物凭证。(记者 王晓先)

  填“双11”问卷 上千元被偷

  “11月2号晚上,在家闲着没事随便浏览网页,看到QQ群里好友发消息,让帮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人还可以参加抽奖。”市民张先生昨告诉记者,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多涉及到收入水平、购物消费等方面的选择题。他感觉跟朋友关系挺好,就帮着填写了一份,按照预留的电子邮箱把问卷发了出去。没过多长时间,他的QQ便频繁下线,还显示多次异地登录。

  “过了没多长时间,跟QQ号关联的理财账户内的1000多块钱也被转走了。”张先生介绍说,就在他纳闷的时候,朋友在群里发消息提醒称自己的QQ号被盗,让大家不要相信发出的信息。张先生赶紧用杀毒软件查杀了病毒,发现确实有木马病毒暗藏在下载的Wrod文件内。

  对此,网络安全专家陈先生表示,“双11”临近,不少木马病毒借问卷调查等方式,借用Word文档的外壳传播,而实际上它是一个EXE程序。“Word文档只要被打开,木马病毒就会被自动激活,然后盗取用户的账户、账户密码,从而盗取账户内的钱款等。”陈先生提醒用户,不要被网上的能够获取抽奖机会的调查迷惑,以免上当受骗。(记者 王世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龙喵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