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论证驾考改革,自学驾考将有望在这一轮论证中成真。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驾考绝大部分还必须经过驾校培训,“一刀切”式的培训模式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员们颇有微词,对于那些“上手快”的学员来说,套路式培训显失公平,培训学习成了画蛇添足。一旦自学驾考变成了现实,将从很大程度上节约社会资源和成本。
“必须进驾校”依据不明确
昨天,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向人民日报记者表示,将在全面深入推进车检改革的同时,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公安部正在组织调研论证,争取尽快形成改革具体措施。据了解,人们期盼已久的驾照自学自考,或许在此轮改革中有所突破。
记者看到,该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了社交网站,网友们纷纷表示对该措施满怀期许,希望能早点实现。记者了解到,虽然通过驾校培训才有资格参加驾考是国内的一个通例,但其依据却不明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均未提及这一硬性要求。只有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能找到这一硬性要求的身影,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该条规定中的“教练车”、“教练员”间接地指明驾驶技能培训必须通过驾校。
“考培合一”被指浪费和不公
山东省公安厅车辆管理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省公民若想考取驾驶证,一般是先到驾校进行培训再报考,这种驾驶证捆绑驾校的模式被称为“考培合一”。
对于这种“一刀切”式的考培模式,不少市民则不以为然。 “对于那些上手快的人来说,的确有失公平。”我市一家驾校的教练孙先生说,在他所培训的学员中,对于驾驶技能的掌握,可谓两极分化,有些学员学得非常快,一两天就能完成科目二或科目三的训练并掌握驾驶技能,但根据交通部门的规定,这些学员还要硬着头皮“磨洋工”,直至达到规定的上车练习的学时才有资格到车管所报名参加考试。从这个角度来讲,“考培合一”有失公平。
记者就此采访了5名已经拥有驾驶资格的司机,对于“考培合一”,他们认为是资源的浪费。
“要是不经过驾校培训,而是自学,我可能会抽出一两天来专门练习,一整天都泡在车上,肯定比现在的驾校培训更有效率。 ”市民乔先生说,他通过自己的学车经历发现,在驾校训练场地待上一天,真正上车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但自己还必须熬下去。记者了解到,驾校培训一般都是一车4至6人,有时还会更多,学员轮流上车培训,学员和教练车的关系属于“僧多肉少”,致使学员的大量宝贵时间被浪费。
此外,被采访市民还普遍反映,“考培合一”让上手快的学员凑学时,白白浪费汽油,也浪费了很大的社会资源。
电子信息化让驾考“零作弊”
记者了解到,我市的车管所只负责驾考的受理工作,驾考培训市场则由交通运管部门负责,依据省公安厅和交通部门的规定,车管所受理驾考,前提是当事人能够出具培训证明,证明上还必须达到了规定的学时,否则不予受理。“我们严格按照公安部和省级部门的规定来执行驾考规定,如果公安部放开了自学驾考,那么我们会立刻根据省级部门的要求来执行。”市车管所考试科的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我市车管所的驾考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整个驾考过程全都实现了电子监考,让考试作弊的几率变成了零。此外,今年10月份,我市科目二考场统一到惜福镇,全市驾考统一了场地和车辆及标准,标准严格统一,更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