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杜宇)针对我国地下管线现状不明、“家底”不清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监总局和能源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2015年年底前完成普查并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这是记者14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的。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此次普查范围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不包括油气管线)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
普查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普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其中,基础信息普查要求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权属单位、建设时间等相关信息;事故隐患排查要求全面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
五部门将于2015年7月底前对各地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涉及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30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
明确实行属地负责制 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 要保证普查不走过场用好普查数据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生命线”,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如今,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人们不禁要问,如何保证普查不“走过场”、涉及的多个职能部门是否能够“齐步走”,如何保证用好普查数据,不让它们“沉睡”在表格中?
包括20余种管线牵涉30多个部门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涉及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30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
如何保证在普查过程中不同职能和权属部门能够“齐步走”?从此次普查要求来看,首先,将普查工作的任务、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全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开展。
其次,从普查内容上看,覆盖面广,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
另外,从普查推进时间表来看,要求也是统一的。五部门将于2015年7月底前对各地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2016年3月前,各地要将所辖范围内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
系统数据要及时更新共建共享
汇总数据、摸清城市地下管线“家底”,并不意味着普查画上休止符,更重要的是用活这些数据。
如何保证此次普查后的数据不“沉睡”呢?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普查后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整合各行业和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数据,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并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融合。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静霞表示:“开展普查和建立完善信息系统有利于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材料不全、不准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系统数据要注重及时更新。系统数据要实现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贺明表示:“今后,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管理必须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
普查明确实行属地负责制
据记者采访了解,在此次全国层面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启动以前,一些城市也曾开展过普查。但是,地下管线到底是什么情况?刘贺明说:“目前看,可以说没有哪个城市能完全说清楚。”
如何保证此次普查不“走过场”,实实在在摸清城市地下管线“家底”呢?明确责任是最好的“药方”。据刘贺明介绍,这次普查。即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指导、督查、协调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制定相关规范,组织好普查成果验收和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