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医联体方便百姓 三甲医院定支援区域(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4-12-19 12:45:42 字号:A- A+

山东青岛'医联体'方便百姓 三甲医院定支援区域

    “在家门口,就可以找三甲医院的专家看病,很方便。”昨天上午,在城阳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患者张铭(化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今年11月开始,山东青岛市立医院与城阳区人民医院共同打造青岛规模最大的紧密型 “医联体”,市立医院的30多名专家每天到城阳人民医院上班,为当地患者问诊。青岛市明年将全力打造医联体,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其中,三甲医院定下支援区域,在医联体内建立检查检验绿色通道。

    早晨坐班车去城阳上班

    葛云洁是市立医院呼吸科的副主任医师,昨天她与其他同事没有去市立医院上班,而是一大早坐上班车赶赴城阳区人民医院,开启了她的“双城”生活。“这种工作状态已经持续一个半月了,我每周要在城阳区人民医院上班4天。”坐上班车后,葛云洁告诉记者,工作地点虽然离家很远,但是与城阳患者的距离拉近了,感觉每天的工作很充实。1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于市立医院的专家们来说很宝贵,他们有的在聊病例,有的则看书,有的则利用这段时间补补觉。

    7点40分左右,班车顺利抵达城阳区人民医院,来自市立医院呼吸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等多科室专家迅速走上工作岗位,为患者看病。躺在呼吸科病床上的张铭(化名)有些紧张,因为他已经担心一整夜了,他因咳嗽厉害,痰中带血住进了医院。“原本,我们想到市区找大专家看看,得知市立医院呼吸科专家在这里坐诊,我们就来了。”张铭的爱人说。葛云洁查看了张铭的片子,仔细询问病情后,决定为他实施气管插管,进一步确诊病情。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呼吸科的病人来说,是个很好的治疗手段。”葛云洁说,目前医院已经为病人实施支气管镜检查三四十例,对于肺炎、肺部有阴影的患者来说,可以尽早确诊治疗。张铭被推进支气管镜检查室后,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葛云洁用娴熟的操作,成功抓取了一块病灶实施病理分析,对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城阳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一旁认真学习。

    专家带来先进理念

    葛云洁虽然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呼吸科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和科室的医护人员很熟悉,每天早晨,他们都拿出一定的时间交流业务。昨天,轮到呼吸科医生王少青讲解“万古霉素”的功效。

    在葛云洁的指导下,科室的十几名大夫围坐在一起,认真讨论该药物的使用情况。“葛主任的很多理念很先进,我们向她学习了很多知识。”王少青告诉记者,尤其在与病人沟通方面,葛云洁特别注重方法,想病人所想,得到患者的认可。“我们现在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提高业务技能。”葛云洁说。

    积极适应工作转变

    市立医院表示,选派的专家都是业务骨干,每一名专家都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家庭事务,但是在“医联体”建设任务面前,所有派驻专家都暂时舍弃了家庭。重症医学科胡丹主任面临家庭变故,仍然第一时间赶到进驻科室同新同事交待工作;妇科张萍主任在听到母亲患病的消息后,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做完手术下班后才连夜赶火车回老家探视;消化科解祥军主任一早身体不适,虽已安排替班医生,但待身体稍有好转后仍打车到医院坚持工作……

    重症医学科唐永平护士长已经在城阳区人民医院ICU工作了一段时间,每天都以最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我利用一天的时间对这儿的护理工作进行了细致地了解,并通过每天的查房了解科室护理工作的薄弱点。”唐永平结合相关指南和规范以及自己多年的经验,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两名护士长沟通交流,共同制订了培训计划。

    派驻专家积极适应工作转变,尽快熟悉工作流程,组织参加科室交班查房、专家门诊,危急重症、疑难病例讨论,将手术指导示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作为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加速融入科室工作,同时也将市立医院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灌输到日常工作中。

    把方便送到家门口

    “医联体建设将成今年医改重点工作之一。”市卫生计生委相关人士介绍,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级甲等医院。

    以市北区医联体为例,该医联体成立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的专家就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齐鲁医院派出多位高年资的专家到市北区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人、定时、定专业出门诊,同时建立了涵盖15个专业、20人组成的咨询专家团队,随时接受社区临床问题咨询。齐鲁医院还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开办学术会议、免费短期专业进修等形式,为社区医疗工作者提升专业技能;同时通过专家下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或联合义诊等形式服务居民。

    双向转诊开辟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与各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但长期以来,转上去容易,却不见转下来。经过努力,医联体的成立终于打破障碍,实现了双向转诊。

    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提倡基层首诊,如果病人的病情在基层解决了,就完成了治疗的过程。如果解决不了的话,需要转到三级医院看病,这个病可能是比较复杂的,需要住院、需要手术。手术之后,大医院帮助患者制订治疗方案,这时就进入康复期或者是恢复期,根据病情需要由三级医院转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就是‘双向转诊’。在同一个联合体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根据它们的功能定位有不同的职能。”现在居民看病七八成都首选社区,因为他们相信,有急病大病,社区门诊一个电话就能把他们转进三甲大医院。而大病急病稳定之后,他们也乐意转到社区继续调理,因为这样报销额度更高。实施医联体来,延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诊量已由原来的100多人猛增到300多人。

    三甲医院定支援区域

    根据最新的《青岛市加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全市依据区域分别组建城区、郊区两类医联体,依据管理模式探索建设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种形式医联体。其中,在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城区医联体;在县郊(城阳区、黄岛区和四市),以区市人民医院(或驻区市大型公立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镇、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县、镇、村三级一体化的郊区医联体。

    原则上城区医联体由驻区三级综合(中医)医院按照医院驻地行政区划和就近辐射的原则牵头组建,即青大附院面向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面向市南区、李沧区,市立医院面向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市中心医院面向市北区、李沧区,市海慈医疗集团面向市北区、李沧区,齐鲁医院面向市北区、崂山区,市第八人民医院面向李沧区、崂山区,分别作为龙头医院,联合区域内二级、一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逐步建成全覆盖、片区化医疗服务格局。

    市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结合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探索与各区市组建医联体,鼓励中医医院、专科医院跨区域纵向合作,引导综合医院按照规划实施。即,青大附院面向莱西市、黄岛区,市市立医院面向即墨市、城阳区,市中心医院面向平度市、红岛经济区,市海慈医疗集团面向胶州市,作为郊区医联体龙头医院的三级联动医院强化建设与管理。

    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实行医联体后将给患者带来哪些便利呢?记者了解到,对于需要转诊的病人,实行转出医疗机构负责制,由转出机构负责预约联系转诊事宜,建立体系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使转诊病人优先获得转入机构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原则上,转诊病人需经过会诊流程,符合转诊临床标准或指征方可进入双向转诊流程,同时,要以远程医学会诊为手段,将医联体内多家、多级医院建成一个 “医疗诊断网络”,使得病人在医联体内任何1家医疗机构均能够得到上级医院的专家诊断或诊疗建议。

    按照医联体内部的功能定位,三级医院作为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中心,以提供住院服务、急诊服务和转会诊服务为主,二级医院主要负责辖区内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为主要职责。在此基础上,龙头医院应在医联体内部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 “上下一体化、大小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化医疗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工作流程,再造就诊流程,执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医院与基层、治疗与康复、门诊与住院、慢病与急症”分类管理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王磊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上上签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