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个“郝建秀小组”,这个一代代传承者纺织人梦想的小组现在已经有了第九任组长姜玲。从1990年中专毕业就穿梭在纺织机前,到目前已在纺织事业工作了24载,坚持20多年的“三班倒生活”,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做好各项工作准备,每个班坚持与姐妹们一起穿梭在纺机前走35公里路,一年下来就是一万两千多公里。明天,姜玲将作为代表出席青岛市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行业困难时她“接棒”
姜玲到青岛纺联集团六棉有限公司的细纱车间工作时,青岛的纺织行业还处于鼎盛时期。工厂通过技术大比武选拔,要挑选20位优秀女工到“郝建秀小组”工作。干活认真仔细、手脚利落的姜玲被选上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全国纺织行业开始不景气时,许多纺织工人离开了纺织厂,而姜玲和她的姐妹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2007年10月,在青岛纺织调整重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的关键时期,姜玲从上任组长盛桂兰手中接过了组长的接力棒,成为“郝建秀小组”的第九任当家人。担任小组长以来,姜玲坚持了20多年的“三班倒生活”。为了避免人员流失影响生产和质量稳定,姜玲忙碌之余还要做工友的贴心人,千方百计为工友排忧解难,保证工友在一种舒心的环境中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每年检出3万个大疵点
为推动小组由“拼搏型”向“智力型”转变,姜玲组织成立了由保全技术人员、小组保养员和落纱工“三位一体”的操作技术攻关小组。小组先后实现十几项技术革新和五项QC攻关成果。“试纺新品种找郝建秀小组”在车间已成了一种惯例。在氨纶包芯纱的试纺中,她们在郝建秀工作法“四看”的基础上,又总结出“上下两看”的方法,使氨纶包芯纱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30%。
为解决自动落纱机回丝多的问题,她创建了新的“落纱关车法”,可使每台车每月增加产量105公斤。根据不同纱疵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新的方法,就是“上下车挡分段看”,根据粗纱的平整起凸程度,分析纱层里面是否有纱疵。另外,她所带领的班组每年平均抓大疵点3万多个。
引导姐妹们不断“充电”
纺织班组是一个整体,姜玲带领姐妹们开始了“班前班后业余练、重点辅导个别练、新老工人结对练、落纱空隙交叉练”的“四练兵”活动,她积极为姐妹们的业余文化学习创造条件,先后有8人取得了纺织专业中专文凭。常年的技术练兵和专业知识的不断“充电”,不仅提升了小组姐妹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也使姐妹们的操作技术始终保持优一级率100%的水平。(记者 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