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魔术协会成立9年 表演一场20分钟赚500元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王婷 2015-01-10 14:23:06 字号:A- A+

    变变

    人站在地上,凭空飞了起来;眼前的埃菲尔铁塔,眨眼功夫竟然消失了;前一秒人在墙这边,下一秒通过“穿墙术”到了另一侧……魔术,每每让人称奇,即使我们知道那是虚假的魔幻效果,但也总忍不住为它拍手称绝。2009年“魔手”刘谦登上春晚,更是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魔术热潮。其实早在此之前,岛城的大街小巷也活跃着不少魔术师,他们有的师从祖辈,有的上网自学成才。根据青岛市魔术协会统计,如今岛城的魔术师共有100多人,其中“最老”的魔术师已有40年“魔龄”。

    见面

    百元钞票眨眼间变银行卡

    昨天,记者来到了魔术协会的办公室。一进屋,整个房间与普通居民住宅并无两样,可一个房间里用布遮盖的道具又让屋子蒙上些许神秘的色彩。不一会儿,魔术师赵惠琴和李先华进来了。他们坐在记者面前,记者怀着好奇上下打量着他们的外套、袖子以及裤兜,总觉得会找到属于魔术师的异样感。也许是看出了记者的好奇,李先华站起来说,“先给你露两手。 ”果然,李先华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圆环和金链子,“先从简单的开始,这叫‘喜结良缘’”。只见他将圆环放在左手拇指与食指之间,右手拿着链子从中穿过,原本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东西眨眼间套在了一起。正当记者还在研究是怎么变的时候,李先华从兜里拿出一张100元的钞票。 “身上带的现金不能太多,有时要存到银行卡里。 ”说完,钞票一翻转,变成了一张银行卡。

    一旁的赵惠琴也坐不住了,随意扯下了脖子上戴的丝巾,“来,你检查一下,丝巾是不是正常。 ”记者反复确认后将丝巾交给赵惠琴,她将丝巾平铺在手掌心,用手一抓,丝巾里冒出绸缎,再一抓,玩具也变了出来。见记者有些意犹未尽,赵惠琴让记者抽出了一张普通的抽纸,两人一起将纸巾撕成条,之后将纸条攥在手里。 “你把它撕碎了,但可以再扯出来。 ”说着,赵惠琴站在记者面前,开始从手掌心处往外扯,纸条越扯越长,可记者却怎么扯也扯不出来。 “这是怎么办到的? ”“呵呵,保密。 ”

    魔界

    百名青岛市民会玩“变变变”

    “保密! ”这也是魔术师在表演完毕后,常用来回答好奇者的话。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轻易戳穿魔术,这既是“行规”,也是让自己保住饭碗的保护措施。坐在一旁的青岛市魔术协会主席张维福看完表演后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最简单的魔术,“如果有道具,你能想到的各种魔术,包括刘谦之前变的,他们都能变。甚至大卫·科波菲尔将埃菲尔铁塔变没的魔术,他们也能变。 ”张维福说,这不是吹嘘,而是来自魔术师们不间断的练习。 “青岛市魔术协会在2006年成立,目前在协会注册登记的魔术师约有80多人,加上尚未登记的,估计全市的魔术师约有100人。 ”张维福介绍,在100多名魔术师中,专职从事魔术的为30多人,其余大多都是业余爱好者。

    变化

    过去拜师学现在跟电脑学

    “别看魔术协会成立的时间短,但青岛的魔术历史可以追到解放以前。 ”张维福说,“那时魔术都十分简单,道具也有限,魔术师们都以帮师傅拎道具、打杂为由,当学徒在旁学习,这也使得魔术能一代一代传承。”张维福说,现在这种传承的模式依然存在,但在全市已经不到10人了。

    赵惠琴便是当今的“传承一代”,今年60岁的她从事魔术表演已经近40年了,她的“魔龄”在全市魔术师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最早接触魔术是在1976年,当时看了一场魔术表演,觉得特别稀罕、好玩,就凭着爱好拜师学魔术。 ”那时的学徒之路可不好走,赵惠琴一边给师傅打杂,一边在旁边跟着学,学成之后就开始慢慢表演。 “有人说魔术最重要的是道具,其实不然,还要讲究手法和舞台表演,三者缺一不可。 ”让赵惠琴自己没想到的是,这一演就是近40年,她也渐渐从舞台上的魔术师变成了魔术比赛的评委。在这近40年间,她也感受到魔术本身也在变着“魔术”。 “以前跟着师傅学,学到的技巧、道具、手法等都比较单一,而且学习的时间很长。但现在网络日益发达,加上西方一些‘高大上’的魔术的传入,使得人们接触到的新鲜玩意儿越来越多,既可以从网上学习,也可以自己研究道具。 ”

    道具

    刘谦春晚道具叫价3700元

    2009年的春晚,刘谦将董卿的戒指变到了鸡蛋里,这一幕不仅让观众大呼意外,更是扯动了全国魔术界的神经,使得魔术突然间从不温不火一下在大江南北 “闹腾”了起来。这一扯也火了青岛的魔术市场,魔术店、魔术教学、魔术道具……只要和魔术沾边的东西,开一个火一个。李先华就是在这波商机中“插一腿”的人,他说自己之前对魔术不太了解,但见刘谦火了,魔术火了,就想开店挣钱。

    李先华经营的是魔术道具店,有独立的店铺。他从义乌进了上百个魔术道具销售。每天店里的电话响个不停,其中既有咨询买魔术道具的,也有打电话想让李先华解密刘谦魔术的。 “那个时候,道具销售市场比较好,比如成本10元的道具,叫价100元都有人买。甚至还有外国人高价买走了刘谦在春晚表演使用的普通皮筋。 ”李先华说,“最近一次刘谦在春晚上表演的手穿过桌子的魔术,表演完毕后那套道具就有人在网上叫卖了,即使过了两三个月,价格依然保持在3700元左右。 ”李先华经营的道具的种类达到了上万个。既有能攥在手里的“人民币”,也有能表演“大变活人”的大玩意。每天和道具接触,李先华也渐渐沉迷其中,只要进新道具,他就要自己先试玩一下。如今,他也变成了一名专职魔术师,活跃在各个表演场合。

    表演

    一场20分钟魔术赚500元

    现在专场魔术表演越来越少,魔术更多地成了婚礼、年会、商家促销等场合的配角。张维福介绍,魔术表演的类型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定。 “比如在比较喜庆的场合,可以变鸽子、变喜糖、火把变玫瑰花等,还有魔术师利用现场的素材给观众表演近景魔术。另外也有的商家有特殊需求,比如配合新品上市,用魔术变台冰箱、洗衣机之类的。 ”据了解,一般小型的魔术表演,大概20分钟左右能完成,这样的一场魔术表演,魔术师能赚500元左右。看似收入不低,但现在搞年会的少了,魔术师能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魔术师为了生计,拓展表演渠道,甚至到饭店客人桌边表演收小费。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魔术师转行了。 ”

    转型

    到外国教学在青岛办比赛

    为了让魔术继续火下去,魔术师们也在努力寻求“转型”。张维福说,现在有的青岛魔术师通过比赛到国外发展。 “一名资深魔术师正在美国,他同另外的魔术师一起合作,要在美国开办魔术培训班,教青少年变魔术,他们使用的道具也都将从青岛直接寄过去。 ”张维福介绍,在异国教授的魔术,将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特色,通过一些传统魔术,如“变脸”等,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魔术。“除了‘走出去’,今年青岛的魔术界也将有新动作。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第四届中国青岛魔术大奖赛。 ”张维福说,前三届比赛除了吸引全国各地的魔术师外,还有国外选手前来参赛。 “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邀请更多的‘魔界高手’来比拼。 ”(记者 王婷 实习生 刘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