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渐成“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
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8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 缔结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城市
早报讯 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至此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
在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第六项“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青岛作为重要的海陆双向“桥头堡”被提了出来: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思路 >>>
重点推进80多个国际投资项目 “东临日韩,面向亚太,航线密度江北第一,港口腹地贯通沿黄九省一市,拥有直达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的过境运输线路,设有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位处海、陆双向辐射的重要枢纽节点,青岛正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早在今年年初,青岛市商务局就公布了2015年商务工作基本思路。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青岛市加快“走出去”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重点推进8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包括20个境外资源能源开发项目,20个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同时,探讨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及开罗、柬埔寨西哈努克、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波兰华沙5个城市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城市关系。
而作为国家实施的重点战略规划,“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2015年青岛市“走出去”的重点。2015年,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北方重要门户城市的目标,布局推进一批投资贸易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海尔俄罗斯家电、海信埃及家电等30个产业转移项目,约旦油页岩矿、蒙古铅锌矿等20个境外资源能源开发项目,南车四方、中石油七建等优势企业在轨道交通、电力能源、路桥建设等领域实施20个国际承包工程项目、10个国际服务贸易合作项目。另外,还将推动鲁海丰、巨容远洋、瑞昌棉业等企业建立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推动青岛港参与沿线国家港口运营。
说法 >>>
有利我市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记者从青岛市商务局获悉,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韩日德法等国家经贸往来密切,贸易合作基础明显。2014年,青岛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413亿美元,占全市的69%;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占全市的52%和51%。韩国、日本、阿曼、泰国、马来西亚分别为我市第一、五、六、八、九大进口国,日本、韩国、德国、印度、荷兰分别为我市第二、三、四、八、十大出口国。我市与沿线国家贸易互补特点明显,我市主要进口原油及成品油、电器电子、天然橡胶、纺织品、合成橡胶、矿砂等原料及半成品,主要出口机械设备、电器电子、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设备及消费品,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市主要的投资贸易伙伴,贸易投资基础较好,我市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将有利于推动我市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巩固日韩等传统市场,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有利于推动我市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我市‘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市外商投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市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推动承包工程企业参与沿线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扩大我市轨道机车、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成套机电设备出口。
进展 >>>
统筹全市力量出台发展规划
我市商务部门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计划中有什么考虑?青岛市商务局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处长王景全表示,将考虑围绕加快构建对外开放“一体两翼”新格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强化提升“走出去”引领作用,以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纽带,以跨境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为支撑,以双向投资贸易项目建设为带动,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开发为载体,深化提升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贸易合作,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新领域,创新经贸合作新方式,丰富经贸合作新成果。
记者采访获悉,青岛负责“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牵头部门是市发改委,目前市发改委表示正在统筹全市力量,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记者 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