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电子墓园记录遗体捐献者故事 市民可查看添加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2015-04-04 15:36:19 字号:A- A+

电子墓园记录遗体捐献者故事 市民可查看添加

    “我父亲是遗体捐献志愿者,我们兄弟俩现在也签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在福宁园奉献林,69岁的詹开巳和66岁的弟弟詹开瑞一同缅怀父亲时说。昨天下午,我市2015年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福宁园举行,因为实现了电子数据的全部录入,通过专门进口的电子屏,奉献林内捐献者的故事一幕幕呈现。掌上青岛和青网,进行了全程直播。

    电子墓园故事动人

    在位于福州北路的福宁园奉献林,昨天下午记者看到,不少捐献志愿者的家人赶来看望逝去的亲人,纪念墙前,堆满了鲜花。在奉献林两处绿色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叫电子墓园,只要提前录入信息,捐献者生前的图片、视频都可以在设备的屏幕上展现出来。 ”来看望已逝丈夫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看着屏幕上一张张的照片,仿佛丈夫还在我的身边。我一直为他感到骄傲,他选择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院,就像纪念碑后面的墓志铭写的一样,‘他们把自己的躯体化作了最美丽的心愿’。我也决定将来要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用做研究,算是奉献精神的一种传递吧。 ”王女士说着,眼眶已经含泪。

    暴雨天气正常使用

    据了解,奉献林内的“电子墓园”从去年开始投入使用,目前已可以完整录入遗体捐献者的信息。捐献者的家人可以将有关文字和音视频资料传到电子故事库中。输入捐献者的名字,通过设备的电子屏就可以看到逝去的捐献者生平的资料。 “电子墓园”设备造价不菲,一台约8万元,硬件软件都是从德国进口的。

    市红十字协会工作人员张少芹介绍说,目前省内只有青岛有“电子墓园”。展示文字和音视频资料,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实现,却为何要选择德国设备呢?张少芹解释说,国内的软件和设备不能配套使用,重要的是设备不能达到在日晒雨淋环境下正常工作。“电子墓园”有自己独特的防水设计,就算是暴雨天气也可以正常使用。

    百人入住电子墓园

    目前,已经有大约一百人的资料录入在电子墓园中,市红十字会计划在每年的春节、以及清明节进行两次集中的资料录入。记者轻点电子屏幕,很快可搜索到逝者的生平信息,从逝者的小时候直到去世,有关影像、文字资料和家人表达哀思的寄语都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青岛是国内开展遗体捐献工作较早的城市,截至目前,捐献志愿者数量突破了3000人,捐献遗体506人,捐献角膜197人,捐献器官34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捐献器官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从2010年试点器官捐献开始,2011年到2013年底接收了7例,而仅去年一年就有24例,今年头三个月也有了4例。”张少芹介绍:“捐献器官比捐献遗体难,有的可能因为捐献者犹豫了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器官衰竭,从而错过器官最佳使用时间。比如像眼角膜,一般在捐献者去世后五到六小时之内就要取得,而捐献的遗体主要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不作为器官移植使用。”今年,市文明办牵头确定每年4月为“捐献者缅怀月”,市财政拨专项经费扩建奉献林,让每位捐献者家庭有缅怀纪念的场所。

    ●小贴士

    市民可提供捐献者故事

    “掌上青岛”和“青网”记者对2015年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全程直播,市民可登录青网和掌上青岛或者关注掌上青岛官微了解详情。同时,市民也可以在青网上提供青岛捐献者的感人故事,本报记者将从其中选择部分事迹,送到德国专门录制。(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晓婷 曲韬)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莫非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