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入选中欧低碳生态合作试点城市 生态建设15项指标国内领先
我市日前通过住建部与欧盟的考察评审,成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城市”,全国共有8个城市入选。未来4年,中欧双方将在高新区开展清洁能源利用、水资源与水系统领域的专项合作,运用欧盟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为我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积累经验。
规划 高新区试点智慧城项目
据了解,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城市主要围绕城市紧凑发展规划、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水资源与水系统、垃圾处理处置、绿色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9大领域开展试点。
据悉,我市将以高新区方兴金茂智慧城项目为试点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绿色标准修订、住建部验收考察、现场答辩等环节。该项目位于高新区东部,湿地生态公园北侧,东临墨水河、西接祥茂河,总投资约50亿美元,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该项目拟结合国际领先的同类产业园区开发经验,发挥软件产业集聚能力,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集高端软件产业、创意设计、服务外包、商业服务、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软件产业园以及世界一流水准和重要影响的软件产业发展示范区。预计项目建成后,三年内园区软件产业收入可达150亿元,项目整体预计可实现税收42亿元。
亮点 实现近海湿地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将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结合青岛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智慧城的建设围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等四个方面进行编制。指标体系共包含指标41项,其中资源类23项,环境类12项,经济类3项,社会类3项。其中,共有15项指标领先或不低于国内现有水平及同类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现青岛高新区的生态战略先进性地位。
项目将以污水源热泵供暖制冷项目为建设重点,以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风电利用为补充,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成中国北方寒冷地区污水源热泵供暖制冷示范基地及“零能耗”湿地公园教育示范基地。到2030年,实现区域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例大于10%的目标。
其中,“零能耗”湿地公园教育示范工程将在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湿地公园河岸安装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组,满足园区所有电力需求;在湿地公园停车场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公园内所有交通工具均采用电动车辆,所有公园道路安装风光互补路灯。在管理服务区屋顶安装空气源热泵辅助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服务区全部热水需求;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提供服务区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需求;在服务区建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满足服务区低压三级用电负荷系统的用能需求。此外,还将充分利用公园内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原材料来源于公园内的木材废料以及地沟油。
综合利用非传统水源,该项目还将营建湿地生态示范公园。项目依托天然湿地,引入英国伊甸园项目,旨在盐碱地改造,实现近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湿地公园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恢复重建区、综合利用区、湿地展示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湿地植被种植展示区、游览活动区、湿地植物保育区九大核心功能区。结合重要水系和生态廊道,形成“绿肺”,发挥平衡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及提供游憩休闲场所功能。
新闻内存 中欧低碳生态城市
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是我国与欧盟开展的“中欧低碳、城镇化和环境可持续项目”的组成部分。2013年11月21日,合作项目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目标是通过中欧在可持续城镇化相关政策、技术的研究、示范与经验共享,提高中国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能力。项目主要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技术集成研究并进行试点示范,组织面向中国市长、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低碳生态城市相关考察和培训,支持中欧城市间交流等活动。
欧方为每个项目提供不超过1000万欧元的援助。项目于2014年6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期4年。项目在中国选取两个综合试点示范城市和8个专项试点示范城市,通过对各试点示范城市的低碳生态规划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引入欧洲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试点示范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记者 刘兰星)
原标题:三年内高新区崛起一座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