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农委印发了《青岛市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在规划期内,将根据青岛农产品生产发展需要,建成3个中心市场,示范建设50个农产品田头市场。
建成3个农产品中心市场
我市目前有产地批发市场55家。按市场形态划分,综合性市场21家,专业性市场34家;按其经营品种划分,蔬菜类33家,果品类10家,粮油类2家,畜禽类4家,其他农产品类6家。
综合分析青岛市农产品生产发展现状与趋势、农产品流通量与流向,规划期内,将建设3个农产品中心市场,分别是青岛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和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扶持改造(改扩建)13个专业特色市场,新建的专业特色市场包括:平度何家店花生批发市场、胶州胶东于家村大椒贸易加工市场、即墨移风农产品交易市场、黄岛区东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专业特色市场包括马连庄果蔬批发市场、胶州丁家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等。
建50个农产品田头市场
示范建设50个农产品田头市场,田头批发市场建设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主体进行建设,重点支持商品化处理设施、预冷保鲜设施、交易场地与厅棚、称量设施建设、配置农残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等,田头市场按照农产品品类进行类型划分,分为综合类、蔬菜类、瓜果类、茶叶、花生等类型。田头市场建在镇(街道)或村庄,所在地应是“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产地,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商品量。“田头市场”就是把市场设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的田头、园头,为农户提供一个便捷的交易“绿色通道”,让农户不出田头就可以卖出自己的农产品,从而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解决农户买卖难的问题。农产品田头市场运行正常后,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吃上便宜的新鲜菜。
按“四区”进行总体布局
根据青岛市产业区域布局特点,对青岛市农产品产地市场进行区域总体布局,市场布局总体上按“四区”分布,分别为北部果蔬基地生产区、西部农产品区域品牌带动区、环胶州湾农产品出口与城市服务区和西南部特色农产品生产集聚区。通过控制市场总量,优化既有市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科学合理的农产品产地市场布局。
每年培训农户5000人次
根据建设规划,为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进入市场、参与市场谈判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规范经纪人和经销商交易行为,培育大批发商和大代理商,优化市场经营主体结构,我市加强农户、经纪人、经销商和市场经营人员的培育,每年培训农户(包括农民合作社、农场主和种养大户)5000人次,经纪人和购销商1000人次,产地市场经营人才100人次,提高市场主体经营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类农产品产销走势分析预测,农产品营销促销基本知识与技能,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操守等。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产地市场开展经销商和经纪人评比活动,对于年交易量、交易金额位居前列的经销商和经纪人给予奖励,适当减免部分交易费用等。由产地市场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市场经营管理人员采取业务培训、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
创建农产品和市场品牌
为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产地市场核心竞争力,培育优秀、诚实守信经销商,将开展市场经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品牌创建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拥有名优特产品的地方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品牌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在市场设立“三品一标”产品销售专区和绿色通道,组织知名品牌专场推介会,在知名产品商标注册、设计和推广等环节提供服务以及技术和资金支持。
引导批发市场开展绿色市场认证,支持市场完善设施,拓展功能,创新服务,在市场建设、经营品种、营销手段、服务方式等方面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吸引品牌产品入场交易,管理和保护好品牌产品,创建知名市场品牌。
我市目前有产地批发市场55家
■蔬菜类 33家■果品类 10家■粮油类 2家■畜禽类 4家■其他农产品类 6家
新规划
1、建设3个农产品中心市场
青岛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2、扶持改造(改扩建)13个专业特色市场3、建50个农产品田头市场
新闻名词
田头市场
田头市场是农民家门口的市场,它一边连着成千上万的农户,一边连着经销商。它设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的田头、园头,是农户出卖农产品的“绿色通道”。田头市场辐射带动市场所在村镇的农产品流通,是典型的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是农民在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前,开展预冷、分级、包装、烘干等商品化处理和贮藏等活动的场所,是实现产销对接的基础平台,其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泛、功能经济适用、经营主体多元、专业与季节性较强”。(记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