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恶意刷单?到底咋界定
青岛一号专车司机郭先生对记者说,也有乘客认为手中这么多优惠券不用就浪费了,当里程满15元以后,他们就订单,然后再发一单,司机又接到了,就接着为乘客服务。
郭先生说,很多乘客在同一段行程中多次发单,每单金额不超过优惠券上限,这样就可以不掏腰包到达目的地,而手机客户端的操作模式也为这种方法提供了便利,保证乘客可以连续坐同一辆车。
青岛一号专车司机李先生对记者说,平台可能也不合理,因为经济型车可以选车,乘客可以挑车、挑司机,不一定那个乘客挑着你,所以说他们刷单他们完全不认可。
而一号专车方面则坚持认为,通过大数据认定的刷单行为,可信度很高。
青岛市一号专车负责人秦先生称:“不是你平时十単二十单,甚至是五六十单来判定的,是通过一个长期的表现来判定,误判的几率很小。”
双方在是否存在刷单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几位专车司机情绪激动,在一号专车门口打出了横幅,并且向一号专车提出了赔偿的要求。
就在司机们提出要求后,他们发现,自己的专车司机账户,又出现了变化。“您的账号已退出登录,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客服,刚才驾管记下我们的账号了,到后台操作,让我们登录不上了。”
司机郭先生对记者说:他们现在能随时控制司机的账号,控制他们所有的程序,包括是不是刷单,就是他们一句话的事。矛盾还没解决,难道司机就被取消了服务系统?双方在刷单的认定上存在不小的争议,在记者的要求下,青岛一号专车的负责人同意调取郭先生的订单数据,看看他在接单的过程中到底存不存在恶意刷单的行为。
负责人秦先生告诉记者,已经落实就是刷单,他媳妇连续打了他56次车,亲属打车是严禁的。记者看到,在一号公司提供的订单数据中,显示的乘客端手机号,与郭先生登记资料一栏中妻子的电话,是同一个号码。
面对这样的结果,郭先生却突然改了口,称不知道不允许亲属打车的规定。
在有订单奖励和优惠券的情况下,司机制造虚假账单,套取平台的奖励,这些行为的确对专车公司造成损失,但是司机和专车公司之间的约定又显得很模糊,营运车辆驾驶员对自己的权益都没有十足的保障,对乘坐专车的乘客来说,这里面是不是还可能有其他的隐患?
调查:如何成为一名专车司机
前面说到郭先生被“一号专车”认定为恶意刷单,并被扣罚款。从去年夏天开始,“滴滴专车”“一号专车”大量出现,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专车可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怎样成为一名专车司机,现在的专车司机都是哪来的呢,一起来看。
从去年夏天开始,“专车”被大量推广。“轻松3小时日赚千元” “轻松成为万元月薪族”,这样的广告吸引不少人加入了专车司机的行列。
专车张司机对记者说:“我做销售,时间比较自由,有时候下午就出来跑一跑,挣点外快。”
张师傅告诉我们,除了像他这样兼职开专车的,有些人甚至辞了之前的工作,专职做起了专车司机。
专车司机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给公司开车。干了几次专车之后,从去年年底他就辞职,专职做起了专车司机。
记者发现,像宋先生这样辞掉工作,专职做专车司机的不在少数。那么,要成为一名专车司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一号专车在青岛办公地点。
“裸车9万以上,3年以上驾龄,熟悉当地的路。”一号专车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下载客户端,填写自己的信息,通过审核,就可以成为一名专车司机。
通过审核之后,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利用软件抢单接单,开始工作。而接单获得的收入则会通过平台,按月结算给司机。
加入门槛低 专车到底靠不靠谱?
“轻松成为万元月薪族”,这样的广告令人看着心动。通过审核、再加上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开专车挣钱了。不过有一点让记者产生了疑惑,只是这么简单的程序,也不需要签订合同,这样简单的门槛背后会不会存在什么隐患呢?
对此,一号专车的工作人员表示,成为专车司机只需要和他们签订协议。而对于在载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司机并不用担心。
一号专车的经理对记者说:“万一拉客的时候和乘客出什么问题怎么办?你和乘客纠纷是你们俩的事,但是乘客在车上遇到了安全事故,乘客上车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份保险生效,不管赔多少,公司都会赔。”他表示,乘客上车时,系统会自动为乘客投保意外险。那么,在乘客看来,专车的安全程度是否值得信任呢?
“觉得不是很安全吧,尤其晚上不太敢用。”青岛市民称,“出租车毕竟是正规的,有出租车公司,都能查到的。”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永远不允许私家车运营”,而在实际中,很多私家车通过挂靠租车公司的方式,进行营运。
“他们入行门槛太低,什么样的人都有。”出租车司机称,“他们就是黑车,什么都不用,自己的车挂靠就行了。”
一号专车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如果您想营运,去做舒适型以上的订单,需要挂靠租赁公司,因为各方面我们要走税。”
记者从专车公司了解到,私家车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接到打车订单。而且这种方式比挂靠更加便捷。
“快车是公益性的,我们没有任何收益,乘客花10块,您收10块,同时我们还给奖励。”工作人员称,“也得培训,半小时吧,一般也就学学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因为您还涉及不到营运。”该工作人员提到这种方式是近期刚上线的“一号快车”,乘客发布打车信息,司机接单,到达目的地后乘客用手机支付。
这种新出现的“拼车模式”是否合法呢?我们咨询了相关的律师。杨律师认为,根据目前的法律情况来看,这种拼车并不违法,但也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明确其合法性。
“打车软件”“专车”引起的讨论热潮还没褪去,“拼车”又来了。真是有点感叹,这个世界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打车软件、专车等等确实在一定成都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不得不说,其中还是存在了不少灰色地带,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