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到家,用自己家的电脑登录学校网站,就可以轻松在班级群里找到自己的“专属”分层作业,完成后系统自动批改反馈;遇到不会的题目,分享到在线交流区,各种“学霸”高手会帮着解答……这听上去有些科幻的一幕,现在已经是青岛众多学生每天经历的真实生活。互联网信息化让学生的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伊琳娜·博科娃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举办不是一个偶然,青岛真实课堂上的信息化早已经实现了可触可联可享的 “互联网+”时代。
建成三级教育城域网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投入10余亿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自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投入1.04亿元,区市配套资金7637万元,新建、升级736所农村中小学校园网;2014年起,安排市级专项资金对15个经济欠发达镇31所学校进行支持,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优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青岛已全面建成涵盖市、区(市)、校三级的青岛教育城域网;全市1089所中小学全部实现光纤接入城域网,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中小学全面建设完成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00%中小学教室配备了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
2014年市本级教育专项资金投入1060万元,区市配套资金3.6亿元,全面启动数字智慧校园建设,完成294所学校数字智慧校园建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24%。计划到2016年,全市85%中小学建成数字智慧校园。 2014年,开发建设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通过空间应用、网络教研、网络集备等推动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平台从2014年9月正式开通,首批2万用户试点使用,2015年计划为50万学生、5万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青岛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平台由青岛晚报掌控传媒进行技术开发及内容托管,自2014年5月上线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年获得青岛政务微信排行榜总榜第一名。
课堂上实现智慧互联
妙趣横生的翻转课堂、未来感十足的电子书包……青岛“三个课堂”的建设,开展了未来教室专递课堂建设,实现了智慧互联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已建成135对“专递课堂结对学校”,采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还探索翻转课堂和电子书包应用,成立了“翻转课堂联盟校”18所,青岛二中、开发区实验初中、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市开发区珠江路小学4所学校加入了全国C20慕课联盟。
信息化教学的移动性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微视频、电子书包等设备,让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学习触手可及,青岛二中和俄罗斯彼尔姆市第二学校是“孔子课堂”合作学校,利用未来教室,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为孔子课堂学生进行书法教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大数据让孩子更好学
借助信息技术的共享性,青岛学校还在网上开辟了 “资源平台”“教案共享”“在线讨论”等栏目,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大数据也让每一名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魅力。以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为例,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涵盖了400多种数字期刊阅览室、各学科数字教材、网上图书馆、网上读报、数字题库等,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备课中心、授课中心、云教室等,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传送到各种终端,师生都可以随时使用。利用专门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把作业批改环节接管了过来,学生网上作答提交后,由测评系统批改反馈,即时跟踪、诊断、获取和保存学生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和问题,形成每个学生的“病历本”,开出“药到病除”的补偿矫正练习题。网上阅卷系统则自动生成面向年级、班级、个人的成绩统计及详尽的答题分析,分析报告为教学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记者 王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