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有48家博物馆省内居首 多数人财拮据(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胡明山 黄飞 杨博文 2015-06-07 07:45:15 字号:A- A+

  散落于城市角落的博物馆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标,还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坐标之一。自2010年始,岛城各区市不断诞生一批批博物馆,如今全市已有48家在省文物局正式登记,数量省内居首。走访岛城博物馆一个多月,记者发现多数博物馆处于资金和发展困境中。今年3月20日,新《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让博物馆的经营者们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为了让博物馆焕发生机,大胆创新、探索新路成为博物馆经营者们的共同选择。

  博物馆现状

  岛城博物馆数量省内居首

  根据青岛市文物局提供的数据,目前青岛市在省文物局登记备案依法成立的博物馆数量达4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6家,非国有博物馆22家,继续位居全省首位。“山东省正式登记的博物馆有270多家,其中48家在青岛,说明青岛市的博物馆事业是走在省内前列的。”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的刘立强处长说。他介绍,尤其是近两年,青岛市办馆氛围浓厚,各方面社会力量都抢着申请成立博物馆。去年一年,青岛市有11家博物馆获得省文物局的审批;今年年初,又有7家博物馆提出申请,5月中旬刚刚通过审批,这其中包括青岛崇汉轩汉画像艺术博物馆、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黄岛辛安民俗博物馆等。

  刘立强称,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契机是2010年初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同时市政府加大了对民办博物馆的扶持力度,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岛城办馆的社会力量被激活。从那时起,一家家博物馆就如雨后春笋般从青岛各区市“冒”出来。今年3月20日开始实施的新《博物馆条例》,在设立条件、提供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可以预见以后青岛市还会有更多的博物馆。

  刘处长介绍,青岛的博物馆主要以26家国有博物馆为主体,22家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虽然后者数量没有国有博物馆多,但却是以后博物馆发展重要的新生力量。“国有博物馆很难再增加了,从2010年以来,新增的博物馆都是民办或私人办的博物馆。”刘处长介绍,这些新增的博物馆主要以民办高校、民俗收藏家为主,主要领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和区域民俗文化类,这些非国有博物馆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门类空白,而且往往能体现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

  政府买服务鼓励免费开放

  “为了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它们向社会免费开放,比如每年开放不低于260天,政府可根据开放天数、参观人数和其他展览情况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刘处长介绍。

  社会办馆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往往无法鉴定手中藏品的真假,给办馆带来一定的困难。刘处长介绍,办馆者可以向市文物局提出申请,文物局则可以组织专业的鉴定人员免费给予帮助。在新条例中,有许多对非国有博物馆利好的信息,如帮助民办博物馆配置基本的安防、消防设备和博物馆参观出入安检计数系统,实现110报警等安防联网等,确保观众参观和藏品安全等。

  尽管在政策上鼓励社会办馆,但为了保证新馆的质量,社会办博物馆前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比如藏品来源要合法、真实,要有必要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等。“如果只有合格的藏品,而没有稳定的运行经费,博物馆往往开办两三年就关闭了,这样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刘处长说。

  记者调查

  国有博物馆 人财两拮据

  与大部分市民的想法不同,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市博物馆,同样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面临困难。馆长隋永琦介绍,博物馆运行经费主要来自财政,包括基本运营费和根据藏品状况提供的专项经费,比如对珍贵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专项经费。但为了让市民不出市就能参观全国各地的文物藏品,市博物馆与各省市博物馆每年都会有四五次交换展品展出活动,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隋馆长介绍,青岛市博物馆至今没能举办国际性的展览,原因主要是成本超出了市博物馆的承受能力。“去年有三个国外博物馆想和我们互换展品展出,但是预算要100万,我们承受不起就拒绝了。”隋馆长惋惜地说。

  除了资金,人才同样紧缺。“我们曾经想招一个书画修复专业的人才,但是两年也没有招到。”隋馆长说。目前全国开设书画修复专业的高校很少,而且修复工作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但是很多动手能力很强的人才很可能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笔试或者面试阶段就被刷掉了,这令他们感到可惜。

  民办博物馆 以馆养馆难实现

  记者采访了多家民办博物馆发现,这些博物馆大部分位于租金较为便宜的偏僻地段,展馆面积也比较有限,比如海川博物馆受房屋面积限制,藏品几乎都摞在一起;也有一些私人博物馆藏品比较单一,又缺乏资金和客流量,长时间处于闭馆状态。“我们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是负债经营,我们老两口不但搭上了半辈子的积蓄,为了还债还打算卖掉第三套房子。”崇汉轩汉画像艺术博物馆的杨馆长称,博物馆的房租、装修和人工成本都很高,单靠以馆养馆入不敷出。她说,为了节约成本,当只有零散游客来参观时,她连灯都不舍得开。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民办博物馆都无法做到以馆养馆,正常营运都要靠创办者自掏腰包,有特色的小型博物馆常常因为创办者资金难以为继,不得不停止营业。除了资金问题外,缺少专业的文物鉴定人员也是让私人博物馆创办者头疼的问题,一件文物鉴定不出真假,拿不准出处,很可能让本来根基就比较浅的非国有博物馆步履维艰。

  高校博物馆 “幽居深谷”无人知

  高校博物馆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突破校园,为社会所知,它们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青岛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即便在本校,许多师生都不熟悉,更不要说岛城市民了。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无人知,很多研究者从济南、徐州、郑州等地慕名而来,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尽管将门票调低到5块钱一人,每周10多人的参观量还是让昆虫博物馆遭遇到经营困难。黄海学院博物馆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他们非常欢迎校外市民来参观,但是常有市民打电话咨询参观需不需办理什么手续。“在他们的印象中,高校博物馆都是给学生专用的,校外人员无法来参观。”黄海学院博物馆的范国华馆长称,这种误解导致高校博物馆不接地气,知名度不高。

  企业博物馆 专业性强受众单一

  岛城还有很多博物馆是企业文化的象征,此类企业创办的博物馆涉及酒类、茶叶、烟草等诸多行业。其中青啤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每年迎来的客流量在岛城博物馆中位于前列,而专业性较强的纺织博物馆等则因受众比较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大部分企业博物馆的资金由企业提供,企业本身和这个行业的发展对其影响较大。“纺织博物馆见证了青岛纺织业兴衰的历史,但随着纺织业在人们视野中越来越边缘化,如今很难引起年轻人共鸣。”纺织博物馆王雷主任称,纺织博物馆专业性和行业性较强,从事或者研究纺织业的人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普通市民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很难被吸引。

  各类博物馆“破局”有道

  文创产品“试水”经营

  “我们市博物馆在几年前曾经做过经营方面的尝试,创办了文化传播公司,希望通过办特展吸纳资金,但因为是非盈利单位,最终没能走太远。”市博物馆隋永琦馆长说。他们之前根据镇馆之宝明万历《道藏》中的一篇《养生经》制作了线装版的书册;根据宋代钧窑鼓式洗制作了笔洗工艺品;去年结合花卉题材文物展览,制作了印有馆藏书画的亚麻抱枕,这些文创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满足了参观者的需求,也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知名度。隋馆长说,新条例的实施驱散了之前的顾虑,接下来他们打算根据参观人群、年龄段、消费能力专门制订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的文创产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纳社会资金,依托博物馆馆藏,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博物馆进一步融入社区、融入校园、融入社会。

  培养熏陶“小粉丝”

  大部分民办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博物馆的经营之道。他们尝试与旅行社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以博物馆为中心,提供餐饮等周边服务,如贝壳博物馆,经营收益一方面来自游客购买的门票,另一方面则销售与贝壳相关的饰品和工艺品。有些博物馆甚至尝试融资,开展公司化运营。崇汉轩汉画像艺术博物馆杨敏馆长说,博物馆的发展应该有长远的眼光,追求可持续发展,具体作法就是从现在开始培养“粉丝”,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求知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如今博物馆没有得到社会器重,主要还是教育不够,熏陶不够。”杨馆长说。她相信让孩子们对历史文化和博物馆产生兴趣,社会也会慢慢养成良好的求知风气,那时博物馆自然会成为社会上重要的一部分,并发展得更好。

  办成教学和交流平台

  高校博物馆破局之道在于包容性和灵活性。“我们吸引学生到博物馆里办社团,学习艺术创作,如今我们的博物馆也是学校里重要的课堂。”黄海学院博物馆的范国华说。他们博物馆专门设置了学习活动间,有专门的老师教学生绘画、篆刻,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比赛,优秀作品会被陈列在馆中供来访观众参观。

  范馆长说,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要依托校园文化,但不能局限于校园,应该吸引社会参与。他们的博物馆依托丰富的砚台藏品,吸引各地收藏爱好者和专家参与砚文化交流,使得博物馆凝聚了一个以砚台为中心的交流圈子。目前他们的新馆也正在建设中,建成后的新馆将背靠学院校区,面对着街道,更完善的安保设施可以让他们将更多珍品文物放入展柜,吸引市民前来参观。

  时尚聚集人气

  “博物馆也可以很时尚,时尚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的参观者。”青岛啤酒博物馆馆长董方称,这座博物馆旺盛的人气离不开蜚声中外的青岛啤酒,也离不开博物馆对自身的定位——追随时尚。他认为,热爱啤酒文化的粉丝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群体。时尚元素与厚重历史并举,不断创新,是青啤博物馆的魅力所在。

  “葡萄酒博物馆向参观者传承的是有品位的生活理念,让大家在博物馆中了解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博物馆副馆长于凯介绍,为了向社会传播葡萄酒文化,他们每年9月份前后都会举办葡萄酒自酿大赛,博物馆则提供专业的酿酒师免费传授酿酒技巧,待两个月酒酿好后,博物馆会聘请10名一级品酒师组成评委组,现场对参赛作品盲评,最终评出品质最优者,获奖作品还有机会在博物馆内特别展出。

  部门说法

  “五进”激活博物馆

  “我们会通过宣传博物馆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兴建博物馆的良好环境。”刘处长说。通过宣传,让公众形成进入博物馆学习的意识,通过参观博物馆,提高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宣传办馆政策法规可以让办馆者有法律意识,创办更多优质的博物馆,凸显教育功能和研究功能。他们将有针对性地做好“五进”工作,即博物馆展览和讲座进校园、社区、乡村、军营和企事业单位。以进学校为例,按照新条例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会与文物部门共同制定方案,利用博物馆自愿开展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创新交流提高生存能力

  此次发布的《博物馆条例》明确了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经营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同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

  刘处长介绍,博物馆投入文化创业的经营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因为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依托。青岛各家博物馆都在认真研究,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开发文化衍生产品,不仅可以宣传自身文化,还是博物馆创收的一个渠道,有利于博物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现在有一个新理念,就是‘把博物馆带回家’,说的就是鼓励博物馆自己开发工艺品。”他说。同时,他们也鼓励岛城博物馆走出去与外界交流。现在博物馆博览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他们鼓励岛城博物馆到外地交流,吸收借鉴各地博物馆的“创收”经验。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青岛市博物馆学会是致力于博物馆研究的学术单位。青岛市博物馆学会会长李国增介绍,目前学会有70多个会员,其中41个已经注册登记。他们就常常联络岛城博物馆参加对外交流活动。

  面对近些年社会上兴起的博物馆办馆热,李国增说,社会力量办馆都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馆舍场地难找,藏品不够格等,办馆后维持运营问题更严重,有些新馆刚刚挂牌不久,就陷入了经营困难的泥沼。“社会办博物馆搞起来容易,但是常年展出需要不小的经费,包括布展和藏品保养等,这对民办博物馆是个很大的负担。”李会长说。现在新《博物馆条例》对民办博物馆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政府加大资金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是克服民办博物馆生存困难的重要举措。

  结束语

  你去过博物馆吗?这个问题记者一个月来不知道问过多少人,多数人都说没去过或者只去过一两次。博物馆在他们看来就是堆放很多文物的展览馆,藏品很多但大部分看不懂,看过之后只知道这个很值钱,那个更值钱,走马观花一遍却很难想要再去。对这个结果,博物馆的经营者们只能无奈地沉默了。即便有了足够大的场地,有了足够精彩的藏品,但没有足够多和“识货”的参观者,博物馆又是办给谁看的呢?

  用了40天,走遍了岛城几十家博物馆,记者看到了博物馆经营者们的坚持与奉献,他们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掏空了腰包,卖掉了房子来维持博物馆的运作;也看到了一种创新的力量在涌动,博物馆也随之在改变。每一名博物馆的经营者都在围绕着展品,寻找着创新突围之路。在他们眼中,博物馆应该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眼”,成为一个能吸引市民走进参观,并能将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的文化宫殿。如何能让博物馆更接地气,如何能让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博物馆,让博物馆更大更有影响力,这些问题仍在考验着博物馆人们。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但起码我们已经看到了博物馆人的办馆热情和毅力,这是岛城博物馆发展的精神后盾。我们也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报道,让那些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市民尝试着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gaoxiang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