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 《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并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业内人士分析称,取消存贷比利好中小银行,对大银行影响或有限,同时将可释放万亿级信贷资金,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将受惠。
20年“紧箍咒”解除
何为存贷比?岛城银行人士表示,存贷比一直是商业银行用来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之一。根据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央行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也就是说,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贷出去75元。因此,银行在存贷比接近75%的时候,一般都会收紧贷款并增加存款来控制存贷比。
记者了解到,最早在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股份制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试点时提出存贷比指标,其原意是为抑制信贷盲目扩张和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水平。1995年,该指标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四大指标之一写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此后,存贷比不得超过75%便被作为监管指标,由银监会负责执行,一直至今。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此表示:“近年来,在存款增速持续放缓、存款在银行负债中的占比下降、银行负债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存贷比监管的适用性在下降,我们一直呼吁并建议取消75%的法律规定。因此,此举可谓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取消存贷比75%的法律规定,将明显缓解银行存款增长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信贷投放的存款约束,进而有利于促进贷款投放增加和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
利好中小银行
存贷比取消,对银行究竟会有什么影响?金融业专业人士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刘东亮表示,取消存贷比利好中小银行,对大银行影响有限,信贷规模有望得到提振。不过他指出,取消存贷比不能替代降准。
而随着取消存贷比消息出炉,银行揽存客户经理也感到如释重负。“取消存贷比绝对是个好消息,以前每逢年中、年末,我就要四处求人拉存款,未来终于不用这么头疼了。”岛城一家股份制客户经理黄女士如是说。
青岛一家股份制银行个金部负责人汪俊(化名)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比指标的副作用开始凸显,高息揽储就是其中之一。从存贷比指标的要求看,为了达到75%的“红线”,银行不得不加大吸收存款的力度,尤其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等考核时点。不仅如此,一些银行的客户经理在业绩考核压力下,往往会以高息进行揽储,存款“洗澡”、“一日游”等现象成为公开的秘密。
据记者了解,银行方面其实也盼望着取消存贷比规定。因为银行如果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收入少,银行盈利能力就比较差。举例来说,假如一家银行收到100元存款,一年至少需要支付2.25元利息,若按照原规定最多贷出75元,以贷款基准利率5.10%计算,一年可赚3.825元,这样利差收入就是1.575元;如果能贷出80元,银行一年的利差收入就有1.83元,所以银行也盼望取消存贷比。
小微企业将受益
中信建投指出,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极端情况下(按照80%存贷比测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即可能释放出6.6万亿的信贷。
“尽管今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5.67%,远低于75%,但有不少城商行以及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比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75%的这一监管水平。如今存贷比取消,将直接给他们信贷投放释放出更多空间。鉴于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这将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研究员钟华受访时说。
岛城一家国有银行个贷部负责人李总表示,大型银行比中小银行揽储能力要强,取消存贷比限制,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个更明显的利好。“在中小银行贷款业务中,涉及小微信贷、消费信贷的比例要高于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消费贷款额度也将随着存贷比限制取消得到一定释放,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将受惠。”李总分析称。
存贷比取消后用什么来监管银行呢?李总表示,新监管规则将被引入,其中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
不少分析人士也提到,取消存贷比将有利于银行股。广发基金认为,长期来看,该政策有利于银行突破存款限制,增加批发资金来源,扩大放贷能力。在银行股低估的背景下,此新规的实施,或将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催化剂。银行业改革转型继续深化,拥抱互联网和资本市场动作不断,银行混改、混业经营、分拆经营等系列金融改革重塑银行估值体系,银行股后市或将有所表现。 (记者 锡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