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岛互联网工业现雏形 解读优势与挑战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任俊峰 2015-07-02 05:43:21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专访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

图说:一张图读懂《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

    “率先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这是当下青岛工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场生死之战。”日前,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项阳青接受青岛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

    6月26日,市经信委历时半年起草完成的《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方案提出立足青岛制造优势产业与品牌基础,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深度应用,实现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演进,智能装备产业跨越发展,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的目标。

    “互联网工业”到底是什么模样?青岛发展互联网工业的优势和挑战在哪里?项阳青一一做出了解答。

    谈转型要拥有互联网思维

    按照《青岛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步骤,到2020年,我市将培育5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0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青岛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率先走在前列。

    “实际上,对于互联网工业这个概念,近几年来,青岛企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但是毫无疑问,我们正面临一个略让人感到困惑的转型期,包括观念的更新、技术的颠覆、人才的引进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项阳青说。

    项阳青坦言,在全面迎接“互联网工业”之前,青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大到城市的发展环境,小到企业的技术差距,这些都需要尽快去弥补。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拥抱互联网,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做出调整,仅仅将互联网作为一个简单工具,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日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业定位该是什么呢?项阳青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加上好的产品,配以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才符合拥抱互联网的概念。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的概念容易混淆。它不仅仅是指生产线的自动化、无人工厂,不能限制在生产制造环节。而是利用互联网,把工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元素加进去,改变工业固定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流程,开放性更强。这其中的关键是数据驱动,只有把产品变成数据,才能实现在互联网及其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流动与全程协同。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的制造才是智能制造,具体操作执行的不在乎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项阳青说。

    谈优势青岛模式已现雏形

    众所周知,上一轮发生在消费领域的信息化革命,青岛并没有占得先机,那么青岛迎接互联网工业的前景如何呢?

    项阳青认为,作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实验区和中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1.2,高于全省平均20个点,在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在生产环节的应用,青岛还是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的。目前,以红领和海尔等企业为代表,互联网与制造业实现了深度融合,互联网工业的“青岛模式”已现雏形。

    “这种深度融合可以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协同化制造来描述,2015年3月,海尔全球首台用户定制空调已经在海尔郑州互联工厂下线,而红领从2003年开始以3000人的西装生产工厂为实验室,成功实现信息化改造,2014年,红领集团生产个性化定制服装14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海尔的海立方平台、红领的酷特平台,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这些企业走在了转型的前列,也带动了我市创新环境的转变。”项阳青表示。未来,像橡胶轮胎云制造服务平台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平台,以及3D打印云智造服务平台等将成为我市新型产生生态圈的代表。

    项阳青表示,发展互联网工业,首要是解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问题,这将是对传统生产制造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高品质的追求是永不止境的,谁能第一时间、以最低的成本推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就能抢得市场发展先机,而这只有通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才能实现。但在传统工业时代,受技术条件限制,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企业只能靠大规模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个性化定制的基本上属于奢侈品。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使企业以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来实现单一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他认为,互联网工业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征,即软件定义的智能工厂、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平台支撑的新型产业生态,才能将这个“可能”变为“现实”。

    谈人才不惜重金吸引高级人才

    为了尽快在新思维、新市场、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迎头赶上,提升青岛“互联网+”的发展动力,项阳青认为青岛需要从软硬件上进一步补强,特别是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步骤。

    “人才是创新的保障,青岛的企业需要尽快去解决人才的问题。我们提出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打造智能工厂甚至是无人工厂,有人简单地理解为,这就是要用机器制造完全替代人工生产,这是非常片面的。相反,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技能工人,目前我市这方面的人才缺口还非常大。”项阳青认为,发展互联网工业,人才是首要要素,青岛要在培训和薪金方面下功夫,体现对高级人才的教育和吸收能力。

    “在产业培育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为企业的生态创新提供支持。”按照《方案》的要求,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重点在抓好政策落实、加强财政支持、完善融资服务和强化人才支撑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项阳青认为,“互联网工业”真正的实施还是要靠企业先行,经过了产业沉淀的龙头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很早就会思考转型,并且付诸实践。相信青岛沉淀下来的产业基础,能够让青岛走出自己“互联网工业”的第三条路。(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新闻网推出高考报考神器 让分数更有价值

一键查询历年录取数据 一对一专家定制方案

  新闻网高考志愿平台咨询电话:0532-68873705 68873851

  活动介绍:点击查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山峰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