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谢小真 张力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5-07-07 06:26:48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青岛新闻网独家】

    这是一个男刺青师和女皮匠的故事。除了爱情,他们共有的财富是梦想——让每个刺青和每件皮具变成一个故事,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名合格的匠人。

    想要找到142号刺青馆并非易事。走进中山路91号低矮的门头房,穿过宽约一米阴暗的走廊,尽头处左拐,它位于一家青年旅馆的负一层。

    30岁的川子是这家刺青馆的老板,四川人,骨子里透着随性洒脱的北方气质。川子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但他却把自己形容为“活在体制外的人”。30岁之前,川子没有人生规划,也没有做过一份长久的工作,支过教,当过白领,做过咖啡师、调酒师,也在火车站扛过大包。

    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存路费,完成愿望清单上的全部旅行。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一直游走在不同城市的川子发现,当下社会,想要任性地生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一年前,曾经处于对未来与情感迷茫期的川子不再孤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同样着迷于旅行的花花。

    24岁的花花是个典型的青岛小曼。普通话和“青普”可以随意切换,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美貌。花花曾经走过半个中国,在云南上大学时,拜一名大理皮具手艺人为师,原本计划毕业后开一家手工作坊。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花花说,川子“浪”的气质让她着迷。在相识的第43天、第6次见面时,川子带花花回了四川见家长,川子的父亲对这个性格直率的北方姑娘十分喜爱。

    川子说:“三十而立,我的而立之年没有房、没有车,但我找到了梦想与现实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让川子在花花的家乡放下行囊,暂时停住脚步,二人共同经营起一家名叫142号的刺青馆。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142号刺青馆,名字来自电影《荒野生存》里“142路神奇巴士”。工作时,川子伏案画纹身图案,花花与他背对背,在面对着墙的工作台上制皮具。他累了,抱起吉他,弹上几首;她累了,窝在沙发上,听他弹琴。

    川子说,在中国,刺青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刑法的“黥刑”,是犯罪的标志。战争时期,前线不乏纹身士兵,他们忍受皮肉之苦,表达赤城之心。刺青也成为辨认他们遗体的重要标记。然而,纹身代表不良人群的刻板印象仍然根植在社会主流价值观里。对于这一点,川子认为,与其说是一种观点,倒更像是一种偏见。

    “当你皮肤松了,头发白了,刺青作为你骄傲的一部分,跟着你曾经年轻的故事一起变老。它是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你独一无二的青春。”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刺青馆今年5月开业,一直不乏80后、90后年轻顾客的青睐。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川子手下的刺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每一针用心完成,因此所有作品罕有瑕疵、无一失败。久而久之,小店积累了人气,结实了朋友,也让小两口得到满意的收入。

    花花说,如果有一天,我需要牺牲我的手艺维持我们的生活,我会为了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我相信,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对于未来,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川子和花花并不担心。

    川子说,刺青馆是我的店,不是牢笼。总有一天,我和花花会去很多地方,碰见很多有意思的人,把他们的故事变成一张张精美的纹身图案,最后变成一本册子叫《皮肤日记》。

    川子和花花共同的心愿,希望很久以后,当别人谈起他们时会说:“他们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做好了他们最喜欢的事。”(青岛新闻网记者 谢小真 张力伟)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画面上都是花花制皮具时用的工具,这几天,她正在为川子做一条纯手工的牛皮腰带。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采访花花的时候,川子抱起吉他,轻声吟唱。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花花左臂上有一只颜色热烈奔放的热气球,是川子的得意之作。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花花说,我会一直梦到它,那只带我飞往卡帕多奇亚的热气球。

【图片故事】男刺青师和女皮匠 做匠心手艺人

花花是川子的学徒,在师傅的花臂上纹上一只鸟的图案。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