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新青年】青岛聋哑学霸 水饺店打工赚学费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孙志文 于泓 | 责任编辑:郑言 2015-07-08 06:14:12

往期回顾:

【新青年】胖姐的喜剧之路 我的偶像是王宝强

【新青年】怡萱和她的Mr张 老城里的男耕女织

【新青年】销售员的另一面 王腾和他的泰拳梦

【新青年】二中音乐才女 手握7份顶尖录取书

【新青年】80后模型达人 大金和他的RC漂移团

【新青年】90后宠物入殓师 送它们最后一程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宋华英是青岛聋校的高三毕业生,也是校舞蹈团的团长。一岁时的一场用药事故,她成了家里唯一不会说话的人。

    在5月份的聋人高考中,宋华英以440分的成绩被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录取,这也是青岛聋人考生里的最好成绩之一。为了筹学费,宋华英利用暑假在一家水饺店擀饺子皮,每天要工作十小时左右。第一天上班,几百个皮擀下来,胳膊已经完全不听使唤了。

    放暑假之前,宋华英来到青岛聋校,领取毕业证书。她还特意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教室,最后一次在这里训练。如果不是高考成绩突出,可能不会有人关注这个来自农村的聋哑姑娘。

    宋华英的家在潍坊昌乐镇下面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她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也是家里唯一会手语的人。在五5月份的聋人高考中,她被四4所学校同时录取,天津理工是最好的,但也是学校最贵的,光学费一年就要一万三,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个决定好难。

    宋华英用纸笔说,她其实也很纠结,不想再给家里添麻烦了。宋华英是个挺要强的姑娘,教过她的老师都这么说。在高考前,为了能通过艺术考试,她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要画5张画,练舞蹈也是,常常一个动作要反复的练习,直到自己满意。

    因为从小住校,宋华英和父母交流的很少,宋妈妈不会手语,字也不大认识。每次回家,宋华英都要火车、汽车的折腾很久,村里不通班车,宋妈妈总会骑着摩托车去镇上接她,家里平时不大吃肉,但闺女回家那天是个例外。爸妈最后还是让华英选择了她喜欢的那所大学,虽然学费会更贵,但当父母的并不看重这些。

    这可以说是宋华英第一次为学费发愁,之前在聋校读书,什么都是免费的。在学校毕业季的招聘会上,宋华英和自己的发小高娜一起找了一份暑期工的兼职,在黄岛,一个月2500,包吃住。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觉得,能为家里分担总是好的。

    宋华英在黄岛打工已经快一个月了,她的同事隋大姐说,这孩子干活认真,也很聪明,第一天来的时候一点不会包饺子,但一教就会,特机灵。宋华英用纸笔说:“第一天上班之后真没想到会那么累,胳膊都抬不起来,但是慢慢就适应了。”尽管工资还没发,但宋华英已经计划好了。她要给爸爸买双皮鞋、给妈妈买面膜、再给弟弟买一块电子表,这些礼物的预算是400块。

    因为采访过程无法用语言交流,所有的对话都写在纸上,当问到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时,宋华英在纸上写下这一句话:“爸妈,您们不要太辛苦了,这样我会心疼,也不要太累了,让我帮您们分担!”(青岛新闻网记者 于泓 孙志文)

上周,宋华英向店长请了半天假回学校去拿档案。在教室里,她和同学聊起了各自考取的院校,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

 路过曾经的舞蹈室,宋华英最后一次为那些小花小草浇水。

 在工作的间隙,宋华英也会跟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玩手机来消磨时间。

    宋华英和高娜是同学,俩人也是发小,同是聋哑人的她们总是形影不离。午饭时间到了,宋华英和高娜会一起排队打饭,就像在学校一样。

九点上班,直到下午两点,宋华英才吃上午饭。

午饭结束后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宋华英和高娜结伴回宿舍。两个人想抓紧时间完成她们合作的剪纸作品。

宋华英和高娜都喜欢剪纸,平时工作之余,两个人便合作制作剪纸作品。

暑假开始后,两人想合作剪一幅“八骏全图”。图为宋华英和高娜在绘制剪纸的底样。

三室一厅的房间里,挤了二十二个人,回到宿舍,宋华英顺便整理起了晾晒的衣服。

由于两姐妹有听力障碍,青岛新闻网记者采访时需要将问题写在本子上,再由她们一一答复。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