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组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任俊峰 张力伟 | 责任编辑:山峰 2015-07-21 15:36:56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流亭猪蹄、莱西木偶、高家糖球、泥塑、核雕、布老虎………7月21日,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和乡土气息的“青岛非遗大集”在城阳胡峄阳文化产业园举办,众多曾获得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让人大饱眼福。下面,小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青岛非遗大集”的举办地为城阳胡峄阳文化产业园,今天恰逢胡峄阳诞辰376周年的纪念日,当地民众举办了盛大的祈福法会,现场人流如炽,非常热闹。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中,由青岛早报和青岛新闻网联合城阳区举办的非遗大集,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谈起非遗大集的举办地流亭,首先必须要说一个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胡峄阳。胡峄阳,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殁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名良桐,字峄阳,号云屿处士,流亭人。他生在书香门第,承继家学,勤于农桑,清乾隆时期《即墨县志》描述他“生有异禀”。少年胡峄阳天资聪慧,但是极为反感压迫汉人的满清朝廷。16岁去莱州府应童子试时,他遇到朝廷监场官吏要求解衣搜身,于是留下一句“视士子如盗贼,何以为国求贤才!”,然后便拂袖而去,立誓终生不仕。 他常年置身崂山慧炬院中研究古籍,对《易经》情有独钟,于是专心濂洛理学,著有《易象授蒙》、《易经证实》等易理著作。当地流传胡峄阳精研《易经》后料事如神,常能预测洪水,为民消灾,预测多有灵验。后世为其雕凿塑像,人们前来祭拜许愿,一旦愿望成真,就将其归功于胡峄阳在天庇佑。这类故事传说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胡峄阳的神秘色彩变得浓厚起来,慢慢就成了百姓心中的仙灵,他还有胡仙人、胡神仙等称呼。

    为了传承这一文化遗产,人们还成立胡峄阳研究会、青岛峄阳柳腔剧团,把胡峄阳传说结集成书并出版,整理峄阳古曲等,这些努力让胡峄阳传说变得生动起来。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民间有句“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的顺口溜,说的是孩子“过百岁”时,长辈亲戚们给小孩送件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以讨吉利、驱邪避祸,寓意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身体强壮。即墨的周氏布老虎始于明代,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其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术被列为青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氏布老虎的传承人周宁介绍说,胶东半岛大沽河流域,是布老虎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古代的人们认为老虎喜食鬼怪,把老虎放在家中可以吓跑鬼怪。久而久之,老虎在人们的心中便形成了一种崇拜。人们相信它能辟邪、驱魔,是保平安的吉祥神兽。即墨周氏布老虎始于明代,周氏家族是即墨五大家族之一,居大沽河流域的段泊岚镇章家埠村。受当地风俗影响,周家也把老虎视为镇宅、赐福的神物。周家的媳妇、女眷都喜欢用布料缝制布老虎,代代传习,延续至今。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孩子夭折的情况比较多,人们就要用布老虎来给孩子驱魔、除病、除灾,时间长了赠送布老虎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仪式。

    制作布老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考验的是人的“综合实力”。据了解,周氏布老虎主要采用民间传统的手工方法制作,核心技艺是“缝大片”。缝制布老虎共有7片大布料,虎背两片、虎耳四片、虎肚一片,所有布片都要反缝,针脚要均匀密实。针法包括倒勾针、平针、锁边针等5种针法。缝制时,布片缝制的顺序、针线缝制的松紧、针脚的长短全靠制作人自己熟练地把握。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布老虎才会造型朴实、独具风格。

    “画布样、上颜色、画虎纹,凭的是美术功底,缝大片、镶耳朵、绣眉毛,靠的是扎实的针线活儿手艺,填里料则完全是技巧。”周宁告诉记者。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青岛有名叫付洪波的核雕技艺大师,他用橄榄核雕刻的水浒108将在全国无人能及。近日,付氏核雕被列入青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付洪波成为其第六代传承人。

    今年38岁的付洪波十几岁时便跟着外公学习起了核雕技艺。据他介绍,付氏核雕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祖胶东地区的木工砖瓦雕刻、木偶雕刻等技艺。付洪波的祖辈靠代代相传的雕刻手艺生活,第三代付文采留下了古本《虞初新志》一书,记录了他要求其子继续研习核雕的三篇文章,并代代传承了下来。付洪波传承了外公付凤凯的核雕技艺,该核雕技艺是其外公将核雕与他所传承的砖雕、葫芦雕刻以及木偶雕刻相统一的技艺。

    “制作核雕选材是关键,落地声音清脆、木质坚硬、成色好的制作起来就精致。”付洪波说。每个果核都有自己的大小和纹路,有些纹路适合做花的图案,有些则适合做人物,总之要根据果核的特点来构思。只有“成竹在胸”才能雕刻出好的作品。核雕制作时主要运用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锉刀等工具,通过剜、刻、拨、挑、刮、钻、削等10多种技法雕刻。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高家糖球”制作技艺近日被列入青岛市第四批非遗名录。“高家糖球”传承人高士湘介绍说,说起“高家糖球”不得不提高士湘的父亲高炳南。“父亲13岁从济南到了青岛,打拼了几十年,才在广饶路上安家落户,养育了我们五兄妹。”高士湘说,他的母亲没有正式工作,一家人全靠高炳南养活,日子非常拮据。到了冬天,高炳南就做点糖球,扛着插有糖球的“把子”走街串巷。高士湘说,他有时会跟着父亲上街卖糖球,上清路礼拜集、云南路老天桥他都去过,有时也会去海云庵逛逛。时间久了,高炳南糖球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就在广饶路租了个摊位,冬天卖糖球,夏天卖水果。

    “做糖球看起来很简单,可外人一般看不出其中的门道。”高士湘说。芝麻、水和白砂糖按照一定比例兑好放入大铁锅,用燃气灶加热熬制。糖球的制作把握火候最为重要,尤其是熬糖这一步,用勺子舀起糖浆倾倒,糖浆似断非断,泛着金黄色就算是熬好了。如果糖浆熬轻了,做出来的糖球会粘牙;如果糖浆熬过了,做出来的糖球就会有苦味。

    经过多年发展,“高家糖球”已经有“高家芝麻糖球”、“去核糖球”、“去核夹馅糖球”等传统糖球品种,以及“雪里红”、“翡翠糖球”、“什锦糖球”等20多种工艺糖球。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在青岛只要一提猪蹄,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蹦出“流亭猪蹄”四个大字。那鲜亮的色泽、清爽的味道、软糯的口感,让它赢得了“天下第一蹄”的美誉,而诸多流亭猪蹄中,又以周氏流亭猪蹄为首,不仅因为它“年龄”最大,还因为它的名望最高。其经过150多年的发展、革新,延续至今。有食客在博客中以“猪蹄开锅天下流口水,周公吐哺九州赴城阳”来形容周氏流亭猪蹄。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被列为青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氏流亭猪蹄第四代传承人周钦公说,民国七年(1918年)版的《周氏族谱》中记载,流亭猪蹄创始及成名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周氏第十六世周方绪先生,用猪头、猪蹄、内脏等烹煮酱炸,酱制出的肉食品色香味俱佳,一时间供不应求。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逐步形成了小而全的猪蹄及肉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店面也正式定名为“復盛饭庄”,以酒馆作坊的形式经营。民国初期逊清的宫廷大员避居青岛,对岛城名吃、特别是流亭猪蹄就很喜爱。在民国24年(1935年)时,主政青岛的沈鸿烈市长批准重修流亭古观音寺,约同史景洲、杜月笙等朝野大员和乡贤士绅一百多人为修庙发起人聚集于此,流亭群英荟萃,流亭猪蹄也成了他们钟爱的美味,周氏流亭猪蹄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响。

    周氏流亭猪蹄能够规模化生产,其中的老手艺一点也没有丢,每个合格的猪蹄制作出来,都要经过20多道工序“历练”。猪蹄的制作选料特别关键,必须是从10个月以上的健康猪身上割下来的猪蹄才行,猪蹄的整体大小还要匀称,有大有小蒸煮的过程中就不好把握火候。选好的猪蹄要先经过焯加工,也就是将猪蹄放到划定温度的热水中蒸煮一定的时间,以去除表面杂质,清理掉内部的血水。猪蹄修整的环节要特别仔细,需要先用火烘烤猪皮表面使猪皮紧绷,以便工人用刀子清理掉沟凹处仍存留毫毛和零碎的赘肉。清理干净的猪蹄还要放在常温水中浸泡,去味并去掉残留的血水。

    猪蹄制作过程中蒸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煮的火候大了,猪蹄上的肉就会因太烂而没有嚼劲,如果煮的火候轻了,猪蹄就会比较油腻,入味也不够深。

    周钦公说,经过多年研究,他还研制出了用来去除油脂的陈年老汤料包。现在周氏流亭猪蹄除了传统的酱香味,还研制出了多种衍生产品。“根据现在年轻人的口味,研制出了麻辣猪蹄、五香猪蹄,还做出了酱香猪尾、猪耳朵等产品。”周钦公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则将猪蹄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创新,制作规模也从原来的小作坊发展成规模化生产。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色泽金黄、形如饼干、为从入口、先闻其香、片薄如纸、不嚼自化-即墨麻片,舌尖上的甜酥脆。相传,有位贤惠的新媳妇在家烙饼时,无意间将芝麻撒在面饼上使得烙出的饼香甜可口,她将剩下的面擀上芝麻反复试验,终于烘烤出了可口的点心,也就是现在的麻片。麻片色泽金黄,形如饼干,未从入口,先闻其香,片薄如纸,不嚼自化,颇受市民青睐。近日,即墨麻花被列入青岛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麻片的制作费时费力,其中的擀饼环节必须要通过人工完成,这就使得每天的产量不是很多,三个人一天最多也就能做30斤。这些麻片主要是供给旅游人群。很多外地游客来参观,都会带上几包,它也算是青岛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即墨麻片除了口感好,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喜爱,已销往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地,在胶东半岛有不小的名头。”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青岛也有泥塑高手,他从小捏泥哨,捏蜡台狮子,后来捏泥人,技艺也样样不赖。这个人姓荆,名叫荆宝海,自称与莫言同是胶东人。他所传承的平度泥塑项目最近刚被批准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保护项目。

    荆宝海说。荆家祖辈都是泥塑艺人,爷爷擅长捏泥狮子,一种狮形底座、头顶可插蜡烛的泥塑。每到春节前,爷爷带着捏好的狮子蜡台摆上集市去卖。那时乡村还兴烧香点蜡拜神仙,村民们为给家里添置些新花样儿纷纷来买,因此周边乡村居民都知道,丘西村有个捏泥狮子的荆家。小时候的荆宝海手就很巧,爷爷手把手教他,他很快就掌握了捏泥塑的要诀。荆宝海现在做的泥塑大多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为题材。眯眼咧嘴笑的老农民、穿着肥硕棉袄的孩童,还有嬉笑怒骂的农妇等等,这些泥人表情夸张,手法精到,泥人衣服上的褶痕,下巴上的胡渣都细致可见。有了这些泥人,荆宝海的手艺终于从养家糊口这一层面上了一个台阶,向艺术方向发展。周围人渐渐知道,当年那个捏蜡台的现在改捏泥人了。平度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上门来看究竟,发现荆宝海的手艺果然高明。就这样,他在文化圈也小有了名气,文化馆还为其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告诉记者,因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还打算出一个表现抗战主题的泥塑系列。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莱西木偶戏是一种汉族传统戏剧。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属考古发掘的一项重大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及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该木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是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个头最大的木制偶实物,被称为中国木偶之最。经考证,莱西是木偶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莱西木偶以杖头木偶为主,俗称“撮头戏”,木偶造型多数沿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戏剧脸谱,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木偶面部眼、耳、鼻、口可动,表演讲究举功、捻功和步功。操纵讲究稳、准、正、平,并借鉴戏剧人物的步伐、跳跃、翻身、转身等表演程式。其他木偶的表现形式则根据木偶形象的本身特点,增加了更多夸张表现手法。近年来已经演变成门类众多的各种形象,如卡通形象、动漫形象等,表现形式不仅局限于人物,更多的融入了动物、变形人物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木偶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小编带您逛非遗大集 核雕泥塑叹为观止

    产自即墨的黄酒品类——即墨老酒,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颗明珠。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典型的地方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红色,酒香浓郁,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绝。

    即墨老酒属于黄酒,是中国古典名酒之一,是黄酒中的珍品,其酿造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记载是始酿于北宋时期。其风味别致,营养丰富,酒色红褐,盈盅不溢,晶莹纯正,醇厚爽口,有舒筋活血、补气养神之功效,深得古今名人赞许。清代道光年间即畅销全国各地。即墨老酒产于山东即墨县,古称“醪酒”。据《即墨县志》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前722年,即墨地区(包括崂山)已是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黍米高产(俗称大黄米),米粒大,光圆,是酿造黄酒的上乘原料。当时,黄酒称“醪酒”,作为一种祭祀品和助兴饮料,酿造极为盛行。在长期的实践中,“醪酒”风味之雅,营养之高,引起人们的关注。即墨老酒属黄酒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闻:战国时,齐国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当地土民就是以黄酒犒劳将士,鼓舞其杀敌取胜的斗志。即墨黄酒中尤以“老干榨”为最佳。其质纯正,便于贮存,且愈久愈良,系胶东地区诸黄酒之冠。后据即墨“老干榨”历史久远、久存尤佳的特点,为便于同其他地区黄酒的区别,遂改称“即墨老酒”。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