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12时,黄渤海将迎来“开海令”,届时青岛近海各个渔港将千船竞发,近到胶州湾,朝连岛,远到中韩海上边界、舟山渔场,都将活跃着青岛的捕捞船和收购船。近日,本报记者将走进沙子口渔船、南姜渔港、金口渔港、营口渔港和积米崖渔港等五个沿海渔港,探访每个渔港出海船只的准备和捕捞情况,提前为你打探第一时间将有哪些海鲜上岸,让我们享受海鲜盛宴。
开海在即,休养生息了三个月的大海也将重新敞开怀抱。收网三个月的渔民们也都跃跃欲试,开始了出海前的准备。昨日,记者来到沙子口渔港码头探访,60余条大马力铁皮船整装待发,检修、加油、准备物资,开海前的准备紧锣密鼓。
现场 一大早上船忙准备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沙子口渔港码头看到,作为岛城几大著名渔港之一,沙子口码头停靠了200多艘渔船,其中60余艘为大马力铁皮渔船,其余为小渔船。站在远处放眼望去,灰蓝色的铁皮渔船整整齐齐在岸边排开,海面空旷寂静。走近岸边,叮当的敲打声、人语声开始入耳,眼前一派繁忙的场面。
“老马,把那捆尼龙绳子扔过来! ”船长老于光着膀子,朝正在整理鱼袋的一名船工喊道。拿到尼龙绳子后,他用剪刀把它截成适当长短,绕着鱼袋子的一周,结结实实地绑在了铁架子上,扯了又扯,确定绑得牢固。当天早上6时许,老于就上了船,跟船上另外4个船工忙活到10时许。 “把船两边的鱼袋子绑好,再把一边的氧气管子装好,今天的任务就差不多了。 ”老于告诉记者,绑在两侧的鱼袋子上方都通着氧气管,用来存放活的梭子蟹和蛎虾,而大多数鱼捕捞上岸后都会存放在加了冰块的船舱内。
准备 船体大修花了两万
忙活了一上午,船四周的氧气管道已基本安装好。到了上午11时,天气越来越热,旁边一艘渔船的船员招呼老于等人上船喝茶聊天,交流开海前的准备工作。“今年船大修,花了将近两万块钱。”老于起了话头。“那你这船是大修,我们花了差不多一万块钱。”另一条船上的船工老王接话说,修船的工作早就在船坞完成,打锈、补缝隙、加固,道道工序都不能少。除了在船坞的修整,船长、大副都会把自己负责的部位检视一遍,确保开船时万无一失。
趁着大家喝茶的间隙,老王踩着渔网摞起来的袋子修整甲板上方的强光灯,“晚上就靠着这几盏灯啊,检查过坏了,得赶紧换下来。 "老王一边说,一边用螺丝刀起灯上的螺丝,一不小心手没接住,固定灯用的铁片掉在了地上,发出"咣当"一声声响。 "你就不能小心点么,这么大年纪毛手毛脚。 "正在喝茶的船工操着一口河北话戏谑道,惹得众人哈哈大笑。老于告诉记者,这些大马力渔船出海一般都配备七八个船上人员,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有青岛城阳当地的,也有来自河北、江苏的船工,开海在即,这群常年漂在海上,与大海打交道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开启新的旅程。
算账 一个月油钱六万块
沙子口渔港码头的这60余条船都是“鲁崂渔运”字打头。 “我们都是收鱼船,到了收鱼海域,只管收鱼,我们不自己打鱼。 ”老于告诉记者,随着人工费用等的上涨,出海的利润风险也越来越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条450马力的铁皮船加满油需要10吨柴油,按照目前每吨6000元左右的成本计算,光油钱就要6万元,大概够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船上一名普通船工的月薪在五六千元左右,部分人员月薪过万。
除了物资方面的准备,收鱼船多数配备精良,驾驶舱里有避碰仪、雷达、罗盘,还有两台对讲机,以及GPS和北斗导航系统。为了保证跟海上作业船的及时沟通,船员们一般轮班倒,每隔两小时倒一次班。他们的睡眠时间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一旦忙起来,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 “我们去远海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老于告诉记者,青岛的主航道上每天都有大量货轮进出,这些货轮的吨位一般都是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速度往往在10节以上,如果有渔船不小心驶入这些商船航道,紧急制停都来不及,很可能船毁人亡。
●
预测
刚开海主要收蟹虾
9月1日一声令下,一切准备就绪的船员们将驾船一路行驶20个小时左右到达收鱼点。“要走100海里左右才能到吧,近的在115海区、124海区,再远的还要往南走。 ”老于告诉记者,收购船都是跟着作业船走,远到东海南海海域。每次出海往返时间在五六天左右,多的时候长达十一二天,“这就要看收成怎么样了,因为油钱是固定的,收不够鱼就要在海上靠着,不能空船跑啊。”老于告诉记者,通常都要收到万斤以上的海鲜才考虑回岸卸货。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往年的收鱼情况来看,9月份开海后渔船收蟹虾较多,另外,黄花、牙鲆、鼓眼等占了多数。“九月一开海估计没什么东西,虾蟹比较多,所以我们到时候还要看看情况。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