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机遇。编辑、记者传统观念要转变,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还是要以“内容为王”。
——刘亚东
“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的确是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方面的、技术方面的,但是我想最主要的困难和挑战还是我们的观念转变。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提到这个问题,我想被淘汰的恐怕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传统媒体中思维和观念不肯转变,或者实现不了转变的传统编辑、记者。”刘亚东说,在媒体融合发展当中,科技日报社也在积极向其他兄弟媒体学习,努力地去改变自己,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状态来迎接挑战,编辑、记者也在转换新的思路。
转换形态的传统媒体终将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的内容和形式,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而与此伴生的仍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刘亚东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机遇。“从整个国家大的环境来说,应该说是努力给我们提供好的发展政策环境,我想首先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空间。”刘亚东说,具体来讲,最近两三年虽然传统媒体的发展遇到很多的困难,有一些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但都还在努力地转型。
“可以这么说,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绝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干不下去了,我们打着白旗向新型媒体靠拢投降,不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新型媒体也在转变,现在我们媒体界处在一个大改组的阶段,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全新的业态,是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刘亚东说,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向新型媒体学习,另外一方面新型媒体也在向传统媒体学习,不管是中国的新型媒体,还是国外的新型媒体,都是这么做的,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
“我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为王还是最重要的,这几年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比如强调用户体验,强调服务,我个人觉得内容还是第一位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你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但是新闻就是新闻,新闻是以内容来支撑的。”刘亚东强调,现在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新媒体,人们选择看不看这条新闻是内容决定的,而不是说为了用新的手机,或者用这个平板电脑,而是说它会在这个载体上承载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内容是根本。从这一点上来说,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信息源公正性、准确性、真实性,维护媒体的权威性。(记者 刘海龙 王晓先 摄影 周昆)
山东是率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省份之一,各家报社都做了很多探索,省内地方媒体对于媒体融合的步伐已经跨越至国内第一梯队,但同时也需要不断应对新的挑战。 ——许衍刚
当下,媒体转型和融合势在必行,抓住机遇,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发展。许衍刚表示,即便如此,很多传统媒体对做新媒体这件事情仍缺乏足够的信心。“我的看法是,地方媒体进行媒体融合应该做好,也可以做好。”他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从媒体的传播规律来说,没有一个媒体可以包打天下,全世界不可能只有一张报纸,即便是一个省也需要各种报纸。就像网络媒体不受发行限制,但实践证明,各种网络,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也都在共存,都有生存空间。因为对于受众来说,他不仅要知道远处的消息,还要知道近处的消息,这是接近性原则。不是只有全国性媒体能做网站,地方媒体也完全具备条件。第二,有些地方媒体已经开始动手,也做得不错,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从山东省来讲,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大众网、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青岛新闻网、掌控传媒等新媒体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第三,与前几年一提起新媒体,许多人都感到很神秘不同,这些年,许多媒体都探索出了一条办新媒体的路径,也积累了很多相关人才,这些都为做好地方媒体奠定了信心。
关于媒体融合,目前传统媒体要解决的难题,不是人工再去融合,而是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去开发、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融合媒体固有的技术优势。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注意做好什么事情?
许衍刚强调,第一不能对已经取得的一点成绩评价过高;第二不能盲目烧钱。与过去办报不同,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组织报道,版面如何划分,都有成熟模式,可以复制。但地方媒体搞新媒体,这种模式还没有成熟的,可以复制的,需要各家都去根据自身情况认真研究。“当然,要有信心而且要开始去做,做不成功不要紧,前面的不成功可以为以后积累经验,只有做起来,你才能逼着员工、业务骨干去研究,就像以前我们没有手机,但现在有了,就要去研究它的功能。”许衍刚也表示,去做并非盲目烧钱,不能开始就铺大摊子。“现在烧钱容易赚钱难,我们要看明白形势,研究清楚方向,对新媒体有所了解才能放手一搏。”
要想在媒体融合中有所作为,就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这首先就需要传统媒体的领导意识有所转变。
许衍刚直言,以前传统媒体的领导可以只关注内容建设,现在内容对发展新媒体无疑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不能只考虑组织稿件,还要考虑传播渠道和新媒体技术问题。如果茫然无知,如何去转型呢?许衍刚认为,“什么事情都要先干起来,搞新媒体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可以利用现在已经成熟的技术。就像是手机客户端,不可能各家办的都让全国人民去看,只要靠内容、服务形成一定的客户面,形成一部分粉丝量,就有了生存的价值。”
此外,许衍刚也表示,人才建设对媒体融合也十分重要。传统媒体一方面要继续找一些好的写手提供好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对技术建设高度重视,对新媒体运营人才的建设高度重视,同时对现有采编人才队伍要加强培训和提高,使每一位记者都能成为多面手,然后,才能运营好“中央厨房”。(记者 刘兰星 摄影 汤臻)
传统报业仅靠转型和坚守已经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在融合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新兴媒体阵地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在新的舆论格局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主流媒体。
——张光旭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首先要推进舆论场之变。”张光旭说,面对舆论格局深刻变化,既要坚守主阵地,又要努力占领新阵地,打通传统纸媒和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全面提高舆论引导力。要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学习、研究、适应、融入互联网,大力实施全媒体战略,千方百计集聚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生产要素,努力为媒体融合发展创造扎实基础和良好条件。这种融合是一种用当今的信息材料、历史的知识资源、深邃的思想观点聚合而成,再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形式,在互联网上积聚人气,满足读者求知欲,从而实现优质传播效果的媒体变革。
要继续发挥传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报刊内容质量,促使媒体进一步彰显特色,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大力发展分众媒体,转变单纯依靠扩大普通受众数量的发行模式,立足特定群体需求、特定目标受众,拓展报业发展的蓝海,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实现媒体融合发展,还要求生产方式之变。”张光旭介绍,当前,一些报社已经形成了以传统纸媒为主体,多种媒体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全媒体产业集群,但是就总体情况来看,报社的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尚无成熟的赢利模式,主要只是考虑在网友和手机用户中占领舆论阵地,扩大媒体影响力。因此,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传统媒体,特别需要开放、连接、共赢的思维。
“突破媒体融合的瓶颈,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创新报业的发展,要将互联网基因移植到报业资讯的生产和传播中。”张光旭说,我们要重视和利用新技术,全面提升新闻信息的采集能力、加工编辑能力、解读分析能力和多元传播能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出满足移动终端用户信息获取和社会交往需求的内容,在品质上追求权威,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简约,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
“媒体融合不仅意味着媒体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意味着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张光旭认为,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整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24小时全媒体立体传播、全媒体矩阵经营、全媒体系统管理。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既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平台拓展、内容创新,也需要对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一要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和调度的多媒体采编中心,实现各媒体层面新闻信息的共享互通;调整经营管理流程,探索大客户服务中心等多媒体立体营销模式,增强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二要根据融合发展的需要,对各媒体单位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创新设置,鼓励各媒体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全媒体考核和扁平化、项目制等新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的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激励机制。突出抓好党报和新闻门户网站建设,推动各报刊网协调发展。四要按照市场需求,加大传统媒体资源的整合,对一些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媒体进行重组,减少同质化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壮大传统媒体的综合实力。(记者 赵玉勋 摄影 周昆)
在新的媒体格局下,“内容为王”正在被重新审视。
——汪令来
汪令来介绍,面对融合课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已经有所突破。在新的媒体格局下,“内容为王”正在被重新审视,对传统纸媒而言,其内容的内涵,已在悄然变化。这包括:内容生产的效率更高;表现形式更灵活,从文字到图片到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传播方式更多样,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户外电子屏等等。正是基于这些思考,羊晚集团开始了以“一平台、三中心”建设为抓手的内容再造工程。
一体化全媒体采编大平台是羊晚集团推动媒体融合转型的基础性设施。该平台建设是以导向把关为核心,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多元内容生产的融合,达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从而从技术及体制、机制上,保障纸媒和数字化媒体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新闻。
采编大平台的建设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机构的重新设置。早在去年7月,羊晚集团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破除原有采编分离、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原有政文、经济、广州和区域等采访部门,统一改编为编辑部,放在新设立的编辑中心,由编辑中心执行主任与各编辑部门主任协助值班总编,在大编辑平台上全面实施“以编导采”,总编辑和值班总编把关。
其次,强化了采编大平台中新媒体板块的一体化运作,将原有分散在集团各业务板块的新媒体部、金羊网、信息技术部和数字媒体公司整合成一个板块,从而为新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再次,整合设立了评论深度部,把原创深度内容作为保持报纸品质的重中之重。
这种机构改革,从机制上保障了大编辑平台可以统一指挥各个部门的采编活动,从而使采编流程更加顺畅。
如果说,全媒体采编大平台是羊晚推动媒体融合的主要抓手,那么,全媒体指挥中心就是采编大平台的中枢和大脑。集团所有的全媒体新闻、信息、数据,都汇集到这里,通过这里发出的指令,来进行编辑、加工和处理。
作为采编大平台的重要配套设施,除全媒体指挥中心以外,新闻可视化编辑中心建设也于今年上半年同时启动。可视化中心主要是羊晚集团为适应当前读者、用户对新闻资讯需求,而特别设立的。已可提供的内容产品包括:各类新闻解读式图表、3D制图、新闻热点地图等等。这些产品为活跃和美化版面,提升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平台产品的可读性、有趣性和对用户的吸引力,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它的建成,标志着羊晚的内容制作从单一的文字、图片,向包括文图音视频等全介质内容生产的真正跨越,从而可以在硬件上满足多元载体、多屏阅读和多方互动的需求。(记者 赵黎 摄影 周昆)
媒体本身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是刚性需求,这一点不会发生变化,但传统媒体首先要有自己的独立平台,跟今日头条这些新兴媒体的关系要变成渠道关系。 ——樊功臣
搜狐作为国内互联网门户的领航者,从最初的PC端新闻资讯供应商,到现在的新闻APP巨头,一直对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传统媒体的新闻格式和报道流程是比较缓慢和僵硬的,这一点要适当移动化一些,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在樊功臣看来,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广告定价权已经受到了冲击。“原来一个报纸,可能只有50万发行量,却可以带来10个亿的收入,因为报纸广告是有品牌背书的。”他举例说,以报纸上刊登一则宝马广告为例,用户潜意识里会觉得,这份报纸认为宝马是值得推荐的优秀品牌,这就是报纸给刊登广告的产品做的背书,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溢价。
“现在报纸的新闻出现在微信、微博上,用户并不知道这个文章来自哪份报纸,广告投放在微信微博上,报纸的广告收益变得非常非常小。”从利润的分成上来看,报纸从“吃肉”到了“喝汤”,原来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到报纸来投放,现在转而投向微信、搜狐、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上,报纸拿到的是非常小的分成。在他看来,报纸品牌溢价的消失,随之带来就是收入的减少,没有收入也就没有更强的造血能力。
樊功臣介绍,要改变报纸的这一劣势,最重要是要改变寄生关系。“现在报纸感觉寄生到了微信、微博、搜狐里面,而报纸应该做自己独立的媒体平台,把这些新媒体变成你的发行渠道。”只有改变了现在广泛存在的寄生关系,被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夺走的广告商,才会重新回来与报纸合作。“这样才能继续回到原来有高额、高溢价广告收入的时代。”
报纸转型新媒体的优势,一是原有的品牌认知度,二是既有的用户群。他觉得,媒体本身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用户对优质内容始终存在刚性需求。媒体只有拥有自己的独立平台,把与既有新媒体的关系由寄生关系变成渠道关系,才是转型的关键所在。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移动客户端成为各个媒体争夺的高低,而同样是新闻APP,不同的产品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质。采访中,樊功臣以搜狐、网易、今日头条3家手机APP为例,分析了彼此迥异的推送模式。“今日头条进入页面后,每个人看到的新闻不一样,这叫做推荐流;网易进来之后都是一样的,叫做编辑流;搜狐新闻采用两种做法——编辑流和推荐流,进来的时候是编辑流,更新的时候就开始个性化差异了。”
他解释,这样一来用户既可以通过编辑推荐的新闻,得知当天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获得自己关注领域的专业资讯。除了新闻转自传统媒体,保证了权威性外,在生活、科技、汽车等板块,则由经过严格资质审核的专业个人和专业商家来发布,由自媒体提供海量个性化信息,从而生产足够全面、丰富、专业、权威、准确的资讯。(记者 汤臻 摄影 王晓雨)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如果一个人就能干所有的事,这个资源是最大化的。 ——林水圳
2014年11月,厦门日报社融媒体中控平台启用。这是个中央厨房式的“超级编辑部”,是融合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的 “编辑墙”,具备跨媒体统一指挥调度功能,支持多种终端发布信息。昨日,厦门日报社副总编辑林水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平台实现了信息源融合,指挥系统融合,发布终端融合,实现了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厦门日报融媒体发展,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林水圳认为,厦门日报社现在不仅仅有几张报纸,还有APP、微信、微博、户外大屏、网站等,这些新媒体矩阵与报纸一起,当读者用户的信息管家,不仅有权威新闻,还有贴心的实用服务。
“我们从形态上也是做新媒体运作,但是因为我们搭建中央厨房式的运作形态,等于说我们在媒体融合这一块可能率先于其他的媒体,走在比较前的位置,当然也有很多媒体在这样做。”他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摸索出一些赚钱的门道,除了我们内容生产一定要定制式的生产之外,还要摸准受众用户的脉搏来为他们定制商业用品。我们的新媒体给用户的内容产品就是他所需要的。”
谈到新媒体产品,林水圳认为,以后所有的定制产品,都是一个融合的产品,它不纯粹是在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或者多媒体的产品,混搭混合的产品就是市场所需求的。谈到新媒体产品,林水圳举例说,“比如我们做了一个两岸频道,它既有来自于官方的支持,又有来自于民间的订阅,有一些产品就会希望搭建这个平台进行运作,进行营销,这样就形成一种互动的效益。”既有官方的需求又有民间市场的需求,用户就达到最大化。用户看了这个形态的新闻之后,满足了他所有信息的、资源的、新闻的需求。
厦门日报社融媒体中控平台是个中央厨房式的“超级编辑部”,但它仅仅是一个物理的架构,一个形态,真正的机制在于人员有没有融合、制度有没有融合。林水圳强调,厦门日报社现在的制度是,所有的记者采访完的稿子第一时间给新媒体,整个发稿的程序都叫滚动式。“比如说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全部已经在播报了,接着可能是网站,然后是专题,最后才是纸媒。当然不单单是这个制度,薪酬制度、稿酬制度全部要跟上,所以我们在建平台的时候制度全部是同步起来的。”
关于未来五年的发展,林水圳说,“用户永远需要的是内容产品,你只有用心做好你的内容产品,以后形态的变化你跟着它变化就可以了。”关于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问题,林水圳认为:“这种流动给媒体带来另外一种生机。比如一个单位只有5个岗位,那每个人都要做到老,新的人有机会吗?流动才能带来生机。”在人才培养方面,林水圳透露,“我们整个系统每年都招超过50名以上的新人。面对媒体形态不断变化的时候,新的人员来了,他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念和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其次是学习能力,“打个比方,大一学的知识可能到大三就过时了,如果你毕业之后再不学习,你还是要过时。”
关于媒体融合,林水圳认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因为我们每建立一个媒体、建立一支队伍是很大的资源浪费,如果一个人就能干所有的事,这个资源是最大化的。”(记者 刘兰星 摄影 赵健鹏)
办新媒体是另一种形式的 “办报”,不能脱离开传统媒体的底线。 ——朱艳萍
“网络不受空间限制,但内容是否接地气,才是读者是否认可的根本!”南昌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朱艳萍认为,不同年代的从业者,虽然风格有差异,但整体从业素质依然要以传统媒体为蓝本,在 “标题党”横行的当下,新媒体务必要用内容和公信力赢得读者。在转载或剽窃盛行的微信公众号传播中,朱艳萍依然坚信“原创”的力量,即便是转发,也要有内容验证和重新编辑过程。
朱艳萍认为,南昌日报社、南昌晚报、南昌新闻网之间的传媒融合,胜在“打通”这两个字。在信息传递、稿件探讨和传播过程中,三个平台的记者编辑能够无缝对接,记者第一时间为网站供稿,也计算进自己的绩效考核中。而南昌新闻网的另一大优势,是与南昌电视台的无缝对接,“电视台的视频信息,都能在第一时间放到网站上传播,读者如果错过了某个新闻节目,可以上网来观看。”朱艳萍表示,这种形式从根本上来说,是实现了资源的跨系统整合,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通过南昌新闻网这一出口,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关注。从另一方面来说,从南昌日报、南昌晚报等发来的稿子,都有明确的出处,在提高从业人员收入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媒体的影响力。
作为拥有多年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朱艳萍,她认为自己的理念还是传统媒体为主,但也接受了新媒体的发展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从业者,差别太大了。纸媒记者编辑更加规范严谨,受到过更多办报理念的影响,但新媒体则更加灵活,不受版面、标题和文章字数的限制,尤其在起标题方面,只要不曲解内容,往往会‘语不惊人死不休’。”朱艳萍表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差别”,而不应该认为是“差距”,其实办新媒体是另一种形式的“办报”,政治素养、文字水平,以及发现新闻的角度、深度和广度,都不能脱离开传统媒体的底线。新媒体的灵活绝不是“放任”,要为事件本身和读者负责到底。(记者 陈珂)
传媒融合转型,新媒体并非唯一出路,资源整合、发挥专长、寻找新的增长点是融合转型前所必须思考的。 ——孙梓豪
作为一个老媒体人,正和岛总裁助理孙梓豪经历了媒体业极盛和极衰的巨大变化,身边各种各样的媒体和媒体人都在尝试转型,有成功有失败,总的来说都在摸索。新媒体是媒体转型的唯一出路吗?他认为并非如此,不论是媒体还是从业人员,都是内容的生产者、思想的生产者,在各个领域中,这类人员都十分紧俏。
孙梓豪认为,从大趋势看,互联网正在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一些行业如服务业,互联网已经颠覆掉原有的组织形态,社会整体形态也在逐步从计划思维、整体思维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向着不易被控制的概率社会过度,我们越来越没有办法准确预判趋势并做好有效组织,往往准备得很充分,结果却发现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媒体融合与转型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从思维方式上看,意识形态的转型比融合的简单合作更重要。互联网的“连接”与“融合”带给我们更多的也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个体作为单一主体提供价值向着个体成为更多群体价值组成部分,不论是媒体从业者,还是用户,越来越具备协作精神。
传媒融合,必然会带来媒体人的转型。从利弊分析上看,媒体人拥有宏观的视野、各行业或跨行业趋势的判断与分析能力、信息采集与逻辑分析能力、丰富的行业或社会人际资源。与此同时媒体人普遍缺乏系统的商业化思维和企业管理经验,且自身造血能力过于单一。传统媒体人原来特别骄傲的地方,就是我们是一个内容的生产者、思想的生产者,但互联网时代开启后,突然发现信息大爆炸,信息成了垃圾。但从根本来说,当今的媒体形势下,有价值的信息依然稀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创造力,依然不容小觑。
孙梓豪表示,他眼中的自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力度较弱的情况下,还只是传统媒体的升级版,这种转型只是隔靴搔痒,依然停留在做内容、卖广告的层次,大部分所谓的新媒体或自媒体依然没有新的赢利点。(记者 陈珂)
新媒体客户端应该更加接地气,这样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马全应
媒体融合在于适应传媒发展的新形势。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的探索,烟台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全应认为,传统媒体要有勇气有魄力争当先行者,以“互联网+”的媒体融合新方向,构架媒体融合生态圈,实时打通客户端与传统纸媒、网站、微博、微信之间的联系,进行多介质融合。
在烟台,大小新闻客户端已掀起一股移动互联旋风。谈到在媒体融合工作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马全应表示,积极适应“互联网+传媒”等传媒发展新形势,今年5月15日,经过精心筹备,大小新闻手机客户端上线试运行。6月18日,大小新闻加盟中国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上线大小新闻视频网站(烟台网络电视);同时与暴风影音合作,进行360度视频创作输出。加上大小新闻微信公众号、大小新闻微博,大小新闻品牌矩阵由此形成。
虽然有了融合的核心产品,但要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需要一个更加强大、成熟的基础内容采集中心,马全应表示,为此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组织架构上将全媒体新闻中心由原来的内容采集中心升级为“中央厨房”,以此作为媒体融合的中枢神经。其次,对生产流程上进行重塑再造,实现由读者理念向用户理念的转变。
媒体融合要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要利用好已有的优势资源。基于该理论基础,马全应表示,新媒体客户端应该更加接地气,这样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大小新闻率先推出“本地”频道,依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遍布烟台各县市区的采编力量,利用手机的定位功能,即时定位身处某一县市区的大小新闻用户,为其推送该县市区的各类信息,服务本地百姓。(记者 王晓先)
“内容为王”不仅指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还要引导读者去进行二次传播甚至百次传播。——文之强
“所谓云发行,是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在内容、渠道、平台、载体以及经营管理上的深度融合,实现传播、互动和盈利的系统工程。”广州方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文之强认为,云发行是媒体单位将自身内容或聚合的资源,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各种终端载体,并建立起同用户之间可长久、高频、互动联系的过程。他认为,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还是以新模式传递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实现内容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作为媒体融合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广州方派科技有限公司更关注依靠内容和渠道,获得最终的盈利。文之强分析认为,如今传统媒体的传媒融合尝试,重点之一是“两微一端”,但这种形式的融合也有问题,那就是盈利模式不明显,这种一个都不能少的新媒体载体拓展,很容易受制于各类APP的兴衰,纽约时报去年的年报显示这种融合并不成功。
文之强认为,媒体融合应该主动出击,不仅要占领用户的个人终端,更要将公共终端利用起来。“电脑和手机属于私密空间,但车载视频和公共场所终端,依靠新媒体技术,将传统媒体擅长的内容与策划展现出来,就能将其打造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
文之强表示,传媒融合后的新闻内容传播,不仅是从报纸、客户端到用户,还要有大量的用户之间互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价值便体现出来,“内容为王”不仅指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还要引导读者去进行二次传播甚至百次传播。
所以说,在“云发行”的理念体系中,新闻内容才是融媒体黏性的根本,互动是传播的重要手段,这样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才能将用户资源紧密“团结”在一起,最终才能实现新闻产品、广告产品、终端产品持续推广。(记者 陈珂 摄影 赵健鹏)
现在主流新技术平台已全部开通,但如何把这些平台转化成经营创收的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隋广安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隋广安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临沂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在做强传统媒体的同时,稳步发展新媒体,做到了不同形态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合作、协同发展,增强集团的新闻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发展壮大集团新媒体产业。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出台了报网融合发展文件,从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机制。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年来,共招募和培养了30多名专业人才进入新媒体工作。打造平台矩阵。成立了新媒体事业部,专门负责开拓移动终端市场。各平台根据不同用户实行差异化定位,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举办各类社会活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打破传统纸媒与网络媒体间的传播界限。在重要新闻报道活动中,协调新媒体记者与各纸媒记者联合采写,发挥微博、客户端时效性强的特点,实时发布动态新闻;发挥网站容量大的特点,开办专题整合刊发文字和图片报道;发挥论坛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倾听读者对事件的反馈。另外,利用全媒体平台,积极探索有效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方式,开设了“记者连线”、“与网友面对面”等栏目,让集团各媒体记者与读者通过新媒体直接沟通,实现新闻更广泛的传播和延伸;倡导开通了“在线投稿”、“新闻评论”、“读者评报”等栏目,为各报刊与网民开设更广泛的互动空间,巩固扩大了报刊的读者群。
隋广安坦言,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一是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平台虽然比较多,但盈利能力普遍偏弱。现在主流新技术平台已全部开通,但如何把这些平台转化成经营创收的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二是受个人自媒体冲击较大。三是技术力量方面存在短板,缺乏专业技术技术人才,一些项目的开发、维护受到影响。(记者 贺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本质上属于观念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与资源的融合。
——吴海星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自媒体层出不穷,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几乎对所有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湖州日报社传媒集群运营总监吴海星认为,当前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成为必然,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颠覆旧有的传统媒体格局。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杰出代表之一,吴海星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本质上属于观念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与资源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要善于依托政府资源优势,实现政务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广泛性与多元化。例如湖州日报社推出的“湖州发布”新闻客户端,老百姓通过下载该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各个政府部门的动态,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互动点评,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各项政务提出意见和建议。而客户端也会收集与政务相关的本地各种网络舆情,第一时间推送到各个行业与部门,给决策者提供更好的网络舆情预判和预警机制,从而实现了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即时发布,并让决策者与百姓通过手机平台建立广泛的互动与交流。
什么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关键?对此吴海星表示,自己深感新媒体产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离不开优秀的团队,可以说,人才与创新,决定了新媒体建设的未来。为此他们创造性地将例会沟通、专题培训相结合,由团队带头人召集开头脑风暴会议,对于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实施方式与路径提供创新思路,通过头脑风暴让团队的创新思维汇聚,创新火花迸发。在集团内部实施项目经理制,每个平台都由一个项目经理负责,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按比例奖励给个人。这样的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项目与产品面前勇于创新、敢于较真,让项目实施进度有效保证并一再前推。(记者 王晓先 摄影 傅学军)
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变了,逐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移动终端上,所以我们也要根据这种变化,不断丰富我们的新闻产品和推广渠道。 ——荣思远
《中国航天报》作为中国惟一一家权威介绍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在满足航天行业内的宣传报道需求外,逐渐将视野转向大众,“新一代火箭的研制、探月工程、神舟飞船、国际空间站……大众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借助新媒体,正在进行社会传播方面的突破,逐步实现由‘自我’到‘新我’的蜕变。”荣思远说。
今年5月到8月,在组织关于“航天三线基地建设”(注:“三线建设”是自1964年起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50周年的大型报道中,《中国航天报》首次试水全媒体的报道方式,“内容策划为先,传播渠道紧随其后,在技术手段上文图、视频结合,在传播上有报纸、网站、手机报、微信、微博,以及与一些门户网站合作。”在这次活动上,荣思远感受到了全媒体的巨大威力,但是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考虑内容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变革,类似于‘中央厨房’,在人员配备、技术保障、组织架构等方面都将进行逐步调整。”
荣思远坦言,关于媒体融合他们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不能囿于行业内的“温饱日子”,还要跟上媒体的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发展。“所有传统媒体在大的传播环境中,都会遇到发展的问题。《中国航天报》在本行业内有着多年的深耕细作,有着深厚的新闻资源、经营资源和人脉资源,虽然现在‘温饱’还不是问题,但是随着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变了,逐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移动终端上,所以我们也要根据这种变化,不断丰富我们的新闻产品和推广渠道。下一步将结合媒体的发展变化,结合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度,建设颇具特色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航天新闻传播平台。”荣思远说。(记者 贺中 摄影 柳栋)
采编能力的提高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媒体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重要的专长。 ——孙苌青
新媒体,新的只是渠道和传播方式,采编能力无论在纸媒还是新媒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济南时报副总编辑、全媒体新闻中心总监孙苌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的传播方式,从互联网时代开始就在逐渐产生变化。目前还没有较为成型的转型路径,但在转型过程中有两条原则要牢牢把握。第一是紧跟党的步伐,做好党的喉舌,这是传统媒体公信力的来源。第二是带好采编队伍,采编能力的提高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媒体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重要的专长。
当下传媒融合遇到的最大挑战有两点,一是传统媒体思维只重视内容,而新媒体要求的是点击量,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二是纸媒实际收入不断缩水,对于新媒体的预期收入不高,盈利点不明确,导致了大多传统媒体对其新媒体发展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社会化媒体兴起,侵蚀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对此,孙苌青的认识是:“形势逼人强,如果不能暂时超越,那就要暂时结合。”
传统媒体的原创权利在互联网时代就没有得到过体现,到现在移动端时代应该被提上日程了,否则媒体的移动端自身盈利和发展的可能几乎为零。
媒体大数据化和互联网分享时代,这与原创权利和生存空间并不冲突,现代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许多国外媒体的互联网媒体订阅都在发展。现在制约媒体原创权利在互联网和移动端发展的,是版权保护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保障原创权利,从而促进媒体的正常发展。(记者 刘兰星 摄影 汤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