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东路热网工程建设进入第9天,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难度最大的“顶管”也已具备施工条件,开始作业。记者从华电青岛热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昨晚6时许,山东路热网工程已累计完成沟槽开挖870米,完成热力管道安装1300多米,占整个工程量的1/4,从目前施工的情况来看,工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吊装供热管道下沟槽
昨日下午,记者在山东路热网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施工人员正抓紧时间在已具备下管条件的沟槽内铺设供热管道。“管道铺设完成需要几个步骤,先吊装供热管道进入沟槽,然后焊接,再进行保温处理,最后才是回填作业。”华电热力青岛有限公司基建部主任杨鲲说,直径0.8米的供热管道重近2吨重,一根直径1米的供热管道达3吨,需要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由吊车吊装下管,再由施工人员进行焊接,完成这两个步骤相当于完成热力管道安装,经过保温处理后就具备了道路回填条件。
定制一次成型弯管
记者在401医院西门的过街通道施工段看到,这里铺设的供热管道不同于其它直来直去的供热管道,而是具有一定的角度。“这是我们专门定制的一次成型弯管,可以根据地形走,这样更容易调整管线的标高。”杨鲲介绍说,和常规施工中采用焊接来调整角度不同,一次成型弯管可提供更大的倾斜角度,像正常焊接倾斜角度在3度之内,而通过弯管在这里可以倾斜8度,抬升标高,避开其它横穿的管道,这样施工进展快、效率高。“仅在这一处施工段,就专门定制了4根这样的弯管。”杨鲲说,其它施工段也都专门定制了类似的一次成型弯管。
长臂挖掘机探测管线
“因为地下管网太多,原计划对江西路进行开挖后铺钢桥施工,最终还是选择‘顶管’作业。”杨鲲说,“顶管”作业即不开挖路面,在地下挖掘一条隧道,将直径1.6米的“顶管”从道路一侧推进到另一侧,然后再将供热管道放进去。“横穿江西路的主管道长达20米,因处交通路口,地下管网众多,此前预留的工期为40天,此处完工,整个工程也就基本结束了。而在开挖的过程中也证明,地下环境的复杂程度还是超出了施工人员的预计。在开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两条建设年代比较久的自来水管道,外边是水泥层,容易破损。为此,施工人员紧急调来多在拆楼时才使用的长臂挖掘机,探测地下管线的分布。“长臂挖掘机的臂长达到了20米,是一般挖掘机的两倍。通常情况下,管线的埋深在1米到4米之间,5米左右的探坑就能摸清地下管网的分布。而山东路与江西路交界处管线多,需要开挖到9米深。”杨鲲说,10月8日晚上,在长臂挖掘机的帮助下,地下管网的分布全部已经摸清。
昨夜开始“顶管”施工
昨晚,山东路热网工程开始“顶管”施工。“‘顶管’难点之一是担心遇到坚硬的岩石层。”杨鲲说,工人会将两根直径1.6米的“顶管”从江西路的南侧顶到北侧,长度20米。“顶管”内只能容纳一名工人在里面刨土,如果遇到坚硬的岩石,将会选择小型的机械或者静态爆破技术。不过,由于周边管线多,这些技术如果仍然无法解决,最终只能调整施工方案。从目前勘探的情况来看,应该不会遇到这样的岩石。
杨鲲说,“顶管”完成之后,工人会提前将供热管道加装保温层,直径共1.2米,然后将它们放进去。但由于管道太重,如果管道之间发生摩擦,外面的保温层容易破损,将影响供热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准备在管道外面增加竹席、涂抹滑石粉等方式来减少摩擦,预计整个工期20天左右。(记者 刘海龙 通讯员 王坤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