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我常到位于市北区徐家东山范围内的浮山香苑生态园锻炼。偶然的一天,在下山途中,我蓦然发现主峰下一块巨石上刻有遗迹,由于年久,石刻上个别字已经模糊不清。
我走进一看,石碑大意是;死者,陆军步兵大尉扈螣让一君战死之地。落款;肥前大村步兵第46联队。原来是一个日本兵曾战死在此地,刻石留作墓志。我立刻感到: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又一铁的见证!
经查阅史料,这场战争发生于1914年9月26日—28日,正是石刻上记载的这个部队攻打德军驻守的青岛浮山。日德争夺浮山的战役维持了短短三日,由于日军依仗兵员的优势,其推进速度十分迅猛,德军根本来不及有序后撤,仓皇之间只得炸毁堡垒,当时尚有40余发炮弹也被日军缴获。
但是,由于德军在后撤前已经在阵地前布设多枚地雷,使得日军在向山顶冲锋时不得不小心逼近,这样在夺取山顶时就花费了许多时间。即使这样,日军先锋部队的指挥官尾滕让一等人依然不幸踏上地雷,做了战争的炮灰。这场战争中,日军伤亡190名官兵,战后,日军在浮山主峰附近等处分别将阵亡官兵埋葬,并刻石留念。这个石刻就是其中之一。
像这种碑文是否保留,各界莫衷一是。部分登山锻炼的居民看到石刻非常气愤地说:“日本鬼子作恶多端,死了还要在中国刻石纪念,太可恶了!强烈建议清除掉!”但更多青岛市民则认为,当年日军在青岛许多地方留下的战地纪念刻石,记录了日军在青岛的战争行为,作为历史遗迹更是作为其不能否认的罪证,是我们研究日德战争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应该妥善保留,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证之一,警示后代不忘国耻。
这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不义之战,受害最大的是中国老百姓。据不完全统计,胶澳地区受害者1548户,中弹身亡40余人,财产损失1900余万元,仅李村区在外避难就有12000余人,在台东镇一带的房屋全部毁于战火,就是在其他街道市面也是弹痕累累、千疮百孔,沿海的渔民更是无法出海……其灾难和痛苦永存老百姓的记忆中。
解密人:马世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