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消失40年湍湾大蒜重出江湖 有200多年历史(图)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杨海涛 2015-12-10 13:11:30 字号:A- A+

    原标题:消失40年“蒜你辣”明年等你尝

    紫皮、透心辣、能够粘起蒜臼子……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不少青岛人都吃过一种很有地域特色的大蒜——湍湾大蒜,因为种种原因,这种绝对称得上“蒜你辣”的大蒜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昨天,记者从即墨市移风店镇七级中心社区了解到,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湍湾大蒜正在湍湾村西南街育苗,明年5月份将重现市场。

    大沽河边再现超辣蒜

    据介绍,湍湾大蒜有200多年的历史,始种于清嘉庆年间,主要产地在即墨七级湍湾村的小月河两岸。在七级中心社区,大沽河、流浩河、小月河贯穿境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得益彰,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青岛百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青岛食用菌之乡。

    “湍湾大蒜要在立冬前后顶凌播种,在-3℃至-5℃的低温下发芽,叶片在12℃-16℃的气温下生长良好,夏至后收获。”七级中心社区农业站的技术人员说,湍湾大蒜个头大,蒜瓣均匀,一般为4至6瓣,皮薄易剥,辣味浓烈,蒜泥粘度强。

    由于其蒜味独特,民间医生常用其治疗腹泻、痢疾、吐血、水肿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清末,湍湾大蒜便销往掖县、潍县、青岛等地。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湍湾大蒜的发展几经起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农作物结构调整和土地条件的变化,当年用于栽种大蒜的小月河两岸被改成了稻田,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湍湾大蒜渐渐退隐江湖。

    特有黏土和水源所孕育

    一提起湍湾大蒜,那些上了年纪的即墨当地人都印象深刻:超辣、很粘、皮紫。“单从辣度上来讲,湍湾大蒜的大蒜素含量高,是普通大蒜的五六倍,正因为此,它才非常辣,只需吃一小片,就能瞬间感觉到那股从嗓子眼蔓延到腹部的热流。 ”即墨七级西湍湾村的村支书巩合亮说,除了透心辣之外,湍湾大蒜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粘度高。 “这一点我印象比较深刻,记得小时候用石头的蒜臼子捣蒜泥,大蒜泥都能把蒜臼子和石头捣柄粘住,握着捣柄,三四斤重的蒜臼子竟然能被提起来。 ”巩合亮回忆说,湍湾大蒜的第三个特点在外观上,和普通的大蒜不同,其蒜皮是紫色的。

    记者从即墨市七级中心社区的农业站了解到,湍湾大蒜的三大特点跟孕育它的水土条件息息相关。和别的地方的土壤不同,小月河离大沽河很近,是大沽河的支流,两岸的田地土质粘度高,就像做陶器的陶土似的,韧性强,粘度大,特别容易塑型。 “经检测,这种土壤里面的硒元素含量高。另外,这种大蒜必须使用小月河的地表水,小月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自清初就有了,其匍匐在一条水脉上,即便是在大旱季节,河床干枯,但在上面往下挖个一两米就能挖出水来。还有,湍湾大蒜不能使用任何化肥,必须全部用鸡粪做肥料,否则也培育不出来。 ”农业站的技术人员说。

    民间收蒜种七旬老人做指导

    昨天,记者在湍湾村小月河两岸的一片农田里看到,四五名农民正忙着给一片蒜苗铺地膜,这片蒜苗占地六亩,这里便是湍湾大蒜的核心种植地。 “今年过了‘十一’就下种了,蒜种是从村里的散户那里收购来的,虽然这种蒜的大规模种植没有了,但一些村民每年还是会在自家自留地里种上一分两分的,用于自己和亲戚吃。 ”73岁的老农史志先说,从自己懂事起,家里年年都会种大蒜,当时大蒜已经成为他家的重要经济来源,年轻时他经常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推着一车大蒜去即墨城区及青岛市区卖湍湾大蒜,对于如何育出纯正的湍湾大蒜,他有自己的经验,因此,他被雇来当做技术指导,给湍湾大蒜的重现做技术顾问。“像平度的古岘、济宁的金乡大蒜也很有名,但在它们那里却种不出这种透心辣粘度高的紫皮大蒜,关键原因就是土壤和水质问题,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特殊的庄稼。 ”史志先说。“今年蒜种有限,只能种6亩,待来年5月份大蒜收获,我们准备拿出其中4亩来作为蒜种,继续扩大种植,只拿出两亩来出售,让湍湾大蒜重回市场。 ”巩合亮说,预计明年,湍湾大蒜可以扩大至150亩,利用三年的时间,最终将形成1000亩的湍湾大蒜种植基地。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