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揭秘档案修复师:20道工序修复一页纸(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贾臻 2016-01-06 07:33:20 字号:A- A+

■修复前的一份老档案。 (由市档案馆提供)

■档案材料修复好后,刘玮将它们粘贴在木板上晾干。

  戴着围腰、袖套,手拿毛巾、喷壶、镊子,正用喷壶给脆化的档案加湿,用浆糊给单薄的档案粘上白纸加固,用镊子修补档案上的破洞……她是市档案馆唯一的档案修复师刘玮。

  “这个档案里面有几页已经很破了,一碰就碎。”刘玮拿着一份刚调出的档案说,要完成这样一份资料的修复,需要20多道工序——检查档案、去污、消毒、选纸、配纸、摘边、上墙、下墙、压平、装订、恢复形状……有时候一整天只能修复两到三页的档案。

  轻度破损的档案可以用档案修复专用机器修复,只需一页一页放入机器,机器便开始自动铺膜装裱、加热压平,最后对装裱好的档案卷进行裁剪和整理,这样的方式,比以往全手工修复要快10倍。

  “机器毕竟不能代替手工,有些破损严重的档案,必须要人工修复,这其中,不仅仅是修复技术,更多的是考察一个人的文学修养、美术修养等等。”刘玮说,在她跟师傅学技术的时候,曾经有一份1925年的《山东省详密图》,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正十四年印制发行,该图对山东省内所有村庄、道路、湖沼、河川、断崖、丘陵、堤坝、盐田、盐场、矿产地及农作物、畜牧产品等有非常详尽的标注。这张在日本侵华前绘制的地图,很可能成为日本为侵华所做准备的有力证据。“这张图是青岛农科院在搬迁新办公楼过程中,从原仓库里发现的,当时已经破烂不堪。110×175cm见方的地图,几乎没有一块巴掌大小完整的画面。我师傅经过近三个月的修复,终于让这张地图恢复了原貌。”刘玮口中的师傅,是在市档案馆干了几十年的侯桂芬,现已退休。经她双手修复的档案不计其数。档案修复很枯燥,而且是个技术活,侯桂芬退休前两年就开始从全馆搜寻可以接班的人,最后,只有刘玮愿意来。

  每天,刘玮的工作除了修复档案外,就是检查库房,抽调档案原件,看看有没有需要修复的。档案馆里待修复的档案繁多,加上随着时间推移,曾经修复过的档案会再次出现问题,一份档案往往需要二次修复、多次修复,所以档案修复工作永不停歇。

  就这样,这些承载了时光的档案,在刘玮的手里被一点点修复,为城市留下宝贵的记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浪淘沙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