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学校体育场开放调查:开放靠勇气 李沧成样本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刘 淼 2016-01-11 07:39:11 字号:A- A+

    原标题:距学校敞开大门还有多久

    新年伊始,居家与李沧路小学仅有一墙之隔的蒋大妈与老伴的生活有了新花样:到校园操场上散步。“我的腿不好,走不了太远的路,也去不了太远的地方。今年可以来学校锻炼了,真是多少年也没去过这么好条件的场地锻炼了。”蒋大妈颇为感慨地说。

    2016年新年第一天,李沧区在学生非在校学习期间免费开放区内42所中小学室外运动场地供社区居民健身,并且,开放时间、日常管理、活动安全等细节逐一规范。一时间,可谓掌声响起来。

    我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可谓一波三折,学校大门在纠结中时开时关。差不多5年前,江苏省幼儿园伤害事件之后,坚持开放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

    究竟是什么使学校面向社区的门如此难开?学校下决心敞开的大门会不会再关上?

    体育设施匮乏——

    老城区学校开放呼声更强烈

    时光回溯至十几年前,当时四方区在全市首开学校面向社区开放的先河。据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李彦介绍,2003年、2004年,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教体局都曾发文,要求辖区中小学试行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甚至开放图书馆、微机教室。然而,开放不到半年,学校纷纷关门,全面开放就此止步。

    2012年原开发区教体局发文,要求辖区中小学试行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崂山区也于2015年开放部分学校的室外体育场地。城阳区目前社会公共体育场地较多,完全能够满足市民健身的需求,且学校与社区体育场地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市民健身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市教育局最新统计显示,我市目前开放的学校只有100所左右,只占到全市千余所中小学总量的十分之一。目前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市等已集中开放一些学校,但模式也不尽相同。西海岸新区目前有3所学校在建设规划时,体育场馆与教学区域相分离,现已委托有资质的体育俱乐部进行运营,另有5所学校的操场在节假日面向社会开放。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市民希望学校操场对社会开放的呼声日益强烈。家住中山路的市民王先生认为,老城区体育设施匮乏,业余时间想和孩子活动活动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因此强烈呼吁学校开放,给孩子一个锻炼的场地。

    在岛城老城区,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较少的区域,学校面向社区开放的呼声更为强烈。

    安全和管理——

    绕不过去的那些“坎”

    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推动,一个是自下而上的需求,本应顺理成章的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却在实施中时常搁浅。记者采访中发现,困难主要来自对安全的顾虑。

    李沧区教体局副局长孙文洁用“不容易”来形容此次免费开放区内42所中小学室外运动场地,“完全是依靠义务和勇气来完成的”。诚如孙文洁所言,学校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公共资源,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安全责任重于一切。

    调查显示,目前开放学校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市区学校,而由于规划和校舍布局原因,大多数市区学校占地面积狭小,体育场地不足,运动区与教学区交叉较多,向社会开放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以运动区与教学区分离作为中小学开放的前提条件,那么偌大的市南区,只有太平路小学一所小学符合条件。

    与安全如影随形的是学校开放后的管理难题。一方面学校难以甄别前来参加运动人员的身份和目的,抽调专门人员承担此项管理职责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李沧路小学校长毕元敏说,学校是禁烟场所,但在此前开放的时候常常会伴有不和谐音。例如,在花坛角落、操场、田径场发现一些烟蒂,跑道上、运动场边多了不少饮料瓶、果皮、包装袋等垃圾;居民穿钉子鞋、高跟鞋、再生硬胶底鞋、溜冰鞋等棱角分明的硬性鞋进入场地;自行车、小儿玩具车等车辆进入操场。另外,还有居民把宠物也带进学校,这些都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此外,学校体育设施是按照国家针对学生出台的标准所配备,成年人使用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使用人员不必要的伤害,并可能出现一些法律纠纷。这也是学校开放绕不过去的“坎”。

    机制护航——

    李沧校园运动场所开放的样本意义

    尽管学校开放是件好事,但囿于安全、管理的瓶颈,有些学校不积极也在情理之中。若让学校放心敞开大门,岂是一纸公文就可以实现的。一套有效的机制保障和资金支持,应该是不能缺位的。

    此次,李沧区开放42所中小学室外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地及学校室外体育设施,算是做足了“功课”,同时提供了一个样本。一是开放时间与学生在校时间完全错开,不影响学生学习。两段开放时间分别是,学生正常在校学习期间的早晨6:00—7:00,晚上6:30—7:30;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学生不在校期间的上午7:00—11:00,下午2:00—4:00 ,晚上6:30—7:30,具体以学校公示时间为准。二是居民入校锻炼前需要到学校和社区办理“悦动李沧”运动卡按规定时间入校锻炼,以此甄别入校人员的身份。目前李沧区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成立了由社区居民代表、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员、学校物业、带班教师为成员的管理队伍进行日常管理,而非第三方管理。

    孙文洁对此的解释是,出于社区对居民更有感情,通过有温度的管理把好事办好。李沧区李村街道办事处郭丽蔚说,这次区委、区政府开放学校对居民是福音,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尽力配合做好安全管理。李村街道下辖6所中小学,目前正在从社区招集热心人士参与管理学校室外运动场地的开放,初步计划每所学校招募4名热心人士。她表示,探索阶段管理费用还没有正式出处,所以眼下先得依靠志愿者。

    然而,学校面向社区开放要呈现良性常态单靠奉献是不现实的。管理机制的顺利实施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管理需要资金,设施损耗需要资金,额外打扫需要资金都是现实问题。青岛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管泽毅认为,目前南京、杭州和广州等城市分别将学校操场免费对社会开放,其开放办法都是以政府名义出台规范性文件,基本管理方法都是学校只提供场所,以社区为主进行管理,体育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财政部门给予资金支持。

    管泽毅建议,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可先行开放,诸如体育场地设施与教学区相对独立,体育设施安全完好,配有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视频监控完备,安装有刷卡门禁等电子智能系统等。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应办理公众责任险,参加锻炼的公众个人应办理意外伤害险等。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面向社区敞开大门,为热衷健身的市民提供一个好去处。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浪淘沙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