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古”改造 留住老家记忆
妥善收集保管“老物件”、拆改旧村居要写变迁史、“三古”保护范围内禁止违规拆改……记者昨天了解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近日出台《关于古城镇古建筑古村居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按照“依法保护、积极利用、强化传承、彰显文明”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对古城镇、古建筑、古村居等历史文化实物进行保护。
广泛收集保管“老物件”
《意见》规定,对“三古”现有已经确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的文物保护点将依法予以保护。文物保护主管部门要对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明确保护责任主体,落实保护措施。“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违反法律规定的拆迁改造。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已有的有碍文物保护的建筑和设施,要逐步予以拆除或迁建。”新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区将对现存未定级的古村落、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古桥、古渠、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实物,按照“古老、文化、历史、特色”的原则,逐一甄别,符合条件的,相关镇(街道)要抓紧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具备申报条件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要提出明确保护措施。
对兼具乡土特色与不可复制的文化记忆的独轮车、风箱、织布机、老地契等生产、生活、制造类“老物件”、“老家什”,要求相关镇(街道)广泛收集并妥善保管,以供后人观瞻。
拆改旧村居要写变迁史
《意见》要求,在“三古”改造前和改造过程中,相关镇(街道)要做好历史记忆的保留工作。利用文图、影像、测绘等技术手段,对“三古”变迁过程予以记录留存。拆迁改造旧村居要编写村庄变迁史,要规划建设或设置村史馆。鼓励村居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鼓励村居改造时规划、设计、建造具有地域风格的特定建筑、场所和标志性建筑。对于村居名称、村居遗址等文化符号,可采取社区、道路、广场、车站、公用设施命名的形式予以保护传承。
记者探访
王台当铺修缮完毕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王台当铺是岛城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当铺,历经160多年的风风雨雨,部分房屋面临坍塌。从去年11月份开始,该区文广新局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招标的方式,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王台当铺大堂南端的10间房子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目前已经修缮完毕。
岛城唯一古当铺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当铺的正门朝西,门前有几个顽童在追逐嬉戏,他们的嬉闹声与当铺的肃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铺门前立着的两块碑文显示,该当铺是青岛和黄岛两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台当铺距今已经160多年了。”新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咸丰年间,王台是一处繁华集镇,当时胶州一孙姓商户来此开了 “广顺”当铺,生意红极一时。然而好景不长,1857年,一伙军队来到王台镇,将当铺抢劫一空,孙姓人家也不知去向。此后又有黄县一富商在此重新开设了“天有”当铺,在当铺门外修筑了高围墙,设置了炮台,养护卫兵20余人。民国后,革命军攻进王台,“天有”也倒闭了。
记者顺着当铺的南偏门进入,发现院子里种着各种树木,十分幽静。“当铺东面中间的四处高房是仓库,存放典当物品,最南面的房子是宿舍,最北面的房子是食堂,当铺西面的南北向屋子是大堂,典当交易就在大堂进行。”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记者随后进入保存完整的4号仓库,里面非常宽敞亮堂,直径30厘米的木质明梁明柱,做工非常细致。据介绍,这处当铺占地面积近20亩,是目前岛城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当铺。
将建一处博物馆
记者注意到,大堂南端整修完毕的10间房子格外显眼,青砖青瓦,青石铺路,宏伟中透着古朴;木质的窗门,涂上红漆的梁柱都是卯榫架构,没用一颗钉子。
“这几间房子原有的梁柱有些已经腐烂不堪了,这次更换了一些新的。为了确保修缮质量,我们通过招标的方式,请来潍坊一家专业维修单位进行了抢救性修缮保护。”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修缮本着 “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古当铺的原有风貌。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将择日对当铺其他不是很牢固的房屋进行修缮。待王台当铺房屋全部修缮完毕后,当地文物部门打算在这建一处博物馆,里面将陈列一些与当铺有关的文物,供市民免费参观。“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文物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王台当铺的保护。”昨天,王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 赵玉勋 摄影报道)
记忆中的老青岛 历史中的容貌
用智慧青岛手机app查青岛档案 带你领略青岛的旧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