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7日就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问题召开记者会,几位政协委员就环保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解振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争取早实现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我国明确提出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0年左右出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而且也要争取早一点实现。具体措施包括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等。
解振华说,这一目标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能源支撑,但能源和产业结构要进行大幅调整。因此我国提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径,既保证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还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解振华说,最近20年,我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总节能量的58%,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25%左右,最近这几年的增量部分占全球40%左右。
谈及国家公园体制,解振华说,建国家公园体制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最好的生态环境和最丰富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目前相关方案正在进一步制订当中。
吴晓青:空气质量优良天数80%的指标必须完成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的目标,全国政协常委、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说,这一目标是有关部门经过逐个城市调研和论证作出的预测指标,必须要完成。
他说,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呈“橄榄形”:顶尖部分少数城市的空气质量相对严重;中间部分城市经过不懈努力可以完成指标;下端的少数城市,虽然目前空气质量较好,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空气质量可能出现反复。
吴晓青坦言,要完成这一目标 “确实要付出艰苦努力和艰辛劳动”。他说,要把这80%的目标责任细化落实到各级政府,把每一年完成指标任务作为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完不成要追责;要严格环境执法,让全社会公开监督。
胡存智:“三条红线”防止“摊大饼”式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表示,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他表示,应按照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建设的主体功能合理安排,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可以落实人、钱、地挂钩政策,使城市规模和人口同步发展,提高城市的集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节奏程度,促进新城镇更好地发展。
胡存智说,要通过划定“三条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城市扩展边界和生态红线,来优化城市格局,防止“摊大饼”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