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高中中西合璧的图书馆。
左图:青岛实验高中鸟瞰图。
右图:实验高中图书馆。
■青岛实验高中方位图。
天圆地方、九宫格穿越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环境,未显突兀;印章、灰顶、白墙、四合院置身于“新人文+”的教育理念,相得益彰。位于城阳区腹地的青岛实验高中以典雅别致的新中式建筑,令古典变得现代,传统变得时尚。
从老城区延安路23亩1万平方米的老式方块,到35.9公里之外的城阳区276亩11万平方米的中西合璧,由青岛15中到青岛实验高中,一次脱胎换骨的嬗变由此展开。
●新校地址:城阳区青威路以东,硕阳路以北,仲村与西旺疃社区北侧
●占地面积:276亩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竣工倒计时:5月底前工程竣工,目前进行内外精装修,平整绿化
●交通条件:城阳十五中与青岛实验高中同在硕阳路上,距离2公里左右,通达9条公交线路。学校正与有关部门联系延长公交线路,学校建议将103路车、306路车、373路车起始站点延伸到青岛实验高中,设立青岛实验高中站点;将905路车、912路车、913路车、915路车、928路车、933路车等路线部分车辆的起始站点延伸到青岛实验高中车站。学校还将与公交部门协商安排学生放学专车
“九宫格”内静读书 处处渗透中国元素
步入青岛实验高中,迎面而来的是学校的地标建筑——教学综合体,极富视觉张力。其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谓“九宫格”结构。这一“九宫格”式的教学综合体中间为圆、四周为方,既有天圆地方的造型,又有印章的神韵,十分契合学校“新人文+”的教育理念。
四栋U形的教学楼,各自形成内庭围合式格局,每个级部分属一栋,外加一个电教综合楼,中央圆形的社团活动区将每个教学楼的每一层连通,创造性地将常规教学区、教师办公区、科技实验区和社团活动区合并。学生在课间5分钟内能够跨楼层和跨楼座走班上课,充分满足现代学校课程改革、选课走班教学以及实施全员导师制、师生在课间课外密切交流的需要,并方便学校对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
不难想见,学生每日游走于此,三万多平方米的巨大体量,兼备教学、实验、社团、信息等多项教学功能,该是何等的洒脱与自由。
在包罗万象的教学综合体内,圆形的社团活动区位于四个U形综合楼的中心,这里既是学生举办社团活动的中心,也是四个综合楼的交通中心,更是整个校园的中心,四通八达,寓意社团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但见社团活动区的中心镂空,两层架空,以中国红为主色,整体空间开敞通透,高端大气。
青岛实验高中校园处处流淌着中国元素。教学综合体东南侧是行政办公楼,借鉴中式传统建筑的交通流线,成为综合教学体的影壁。室外栏杆采用中国传统的窗格图案,与建筑主立面呼应。其他传统的规划及建筑元素包括斗拱、护城河、庭院、坡屋顶、九曲桥等。穿过教学综合体,北面是图书馆,再往北是一个圆形的广场,犹如一卷打开的书,与图书馆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我们还将开设传统文化馆,引入古琴、汉画像砖展览等。”校长孙睿说,创新离不开继承,“新人文+”教育根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其中的君子品格、家国情怀、忠信礼义、和合谦让等文化因素,将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形成伴随学生终生的素养和品格。青岛实验高中将开设传统文化馆,引入古琴、茶艺、花艺、陶艺、汉服、吟诵课程、举办汉画像砖展览、国学讲堂,开展六艺体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守护梦想,守望传承。
如意湖旁“和谐共生” 校园建设更尊重自然
漫步青岛实验高中校园,虽然路面正在平整,绿化只见雏形,但已强烈地感知周遭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东方哲学思想的诠释和尊重。
青岛实验高中地势独特,东北高西南低,有着差不多30米的落差。校园西南角业已干枯的水池,将被打造为一片逾10000平方米的开阔湖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意湖,湖中心有个别致的正心亭。保留自然山包,保留自然大水池,保留部分现状树木,不与大自然争辉,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理念一脉相承,青岛实验高中因地制宜,再生自然地貌,融合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建筑艺术的传统之美、现代之美及和谐之美。
一般的建设,必定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自然地貌。青岛实验高中坐落在山坡之上,建设之初需要进行长期采石作业的开凿,平整土地,尤其是位于学校北部及东北部的自然山头,山体已被削成嶙峋的石坑峭壁。但学校建设时利用建筑布局、竖向设计及土石方平衡等设计手法,力求恢复原始的自然地貌,使学校的建设非但未进一步破坏自然,反而对自然地貌加以恢复及优化,重塑大自然的原始态势。
因着地势建设的教学综合楼,尤其是普通教室的采光充分,使走廊宽敞明亮,便于交流、活动,并隔绝了各楼体之间的教学噪音干扰。
个性化学习实现六个百分百 引入剑桥英语课程分层教学
青岛实验高中校长孙睿告诉记者,今秋新学期启用后,青岛实验高中将着力夯实学生的人文、科技、艺术素养,用互联网思维做教育,打造“新人文+”教育,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将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于个性化,校长孙睿认为这是基础教育的方向,新高考时代的到来让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成为必然选择。进入新校后,学校将继续推进学长制等五制改革,建立学生发展中心,开展生涯规划。学校已实现五六人小组合作学习,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位置。通过学习共同体实现生生、师生、师师、家长与学生、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构成学校新的人文生态。学校将实现学生参与的六个百分百,即社团参与、研究性小课题、创新实验、学校课程参与、志愿者、艺体俱乐部。尤其是体育方面,学校计划让学生一天一节体育课。
学校目前已与法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建立友好学校,互通有无。学校还将在全年级引入剑桥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学校将实现真正的万兆接入,通过云平台、大数据,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好地与信息化融合。此前,学校已经与4300公里之外的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实现了连线课堂,即将与2300公里之外的贵州省安顺市共同推进移动课堂,实现精准扶贫。
基于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培养目标,学校将打造“智领未来”的STEAM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课程。科学课程借力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开设无人机、机器人、机器鱼、3D打印教学;与黑晶科技公司联合开发AR/VR虚拟现实教学;与青岛大学合作开设光电技术、新型材料、环境工程课程;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生物领域园艺、动植物研究、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移植华师大二附中的生物、化学实验室。艺术课程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动漫教学,与青岛大学合作陶艺教学,并计划引导学生开发并自主经营文创产品,比如校服、徽章、图书等。体育课程将设置击剑、攀岩、橄榄球、马术、高尔夫、航海模型等,并运用体育运动中的礼仪教育,提升学生公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