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汽车口岸:两年“炼成”全国第五
本报讯 在全国进口汽车同比下滑、行业库存指数接近极限的严峻形势下,青岛汽车口岸逆势增长,去年累计进口汽车15512辆,同比增长157%。今年以来,增长势头不减,1月份,进口额同比增长5.7倍。从开港运营到跻身全国19个汽车口岸第5位,青岛汽车口岸仅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同时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青岛汽车口岸已经成为增强青岛口岸辐射力、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汽车口岸办公室主任孙冰看来,这种“爆发式”增长看似突然,实则在“意料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已经具备了汽车进口的一切要件,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13年5月31日通过国家验收,7月8日开港运行。自此,青岛汽车进口迎来“东风”。为了用好政策东风,青岛汽车口岸踏上了创新之旅。一是创新运营模式,独创“内外贸并存、进出口结合、一港两区多园”的发展架构;二是创新商业模式,打造进口汽车整车、零部件等“前店后库”的运营方式,吸引优势产业集聚;三是创新物流模式,进口整车通过海铁联运发往新疆乌鲁木齐,在全国汽车口岸首创海铁联运新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四是创新海运模式,开通“中韩客货班轮整车进口业务”,成为全国唯一具备滚装船、集装箱、客货班轮3种运输模式的汽车口岸;五是创新监管模式,从印度转运南美的韩国现代汽车通关出境,实现滚装船国际转运业务零的突破;六是创新保税模式,首批国产东风轿车启运芬兰,实现入区退税出口整车业务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青岛保税港区管委会研究制定多项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政策服务环境。在园区配套、金融服务、行政审批、招商奖励等方面推出20多条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了汽车销售企业注册登记、发票开具、进口许可证办理等问题;引导建行、农行、中信等金融机构开发汽车金融产品,促成多家本地企业开展进口汽车贸易的开证、押汇、垫税等业务。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了汽车金融、物流、贸易、展示、服务、售后、有形市场等一大批行业蓬勃发展,在全省全市汽车产业链中的政策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5年新增汽车经销企业126家,目前全区累计注册汽车经销企业338家,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
“目前,青岛汽车口岸定位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整车进出口口岸和沿黄九省区汽车产业最便捷的出海口,全力打造东北亚地区独具特色的汽车物流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服务中心。”孙冰说。
合力便捷通关
为了营造快捷高效的通关环境,青岛海关不断探索整车通关新模式,在整车进口通关过程中运用多种智能化监管手段,通关效率明显提升。检验检疫部门不断改进监管模式,验放时限从原来5个工作日变为“随约随检随出证”,出证时限缩短2.5个工作日。为实现进口汽车港口作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青岛港自主开发进口汽车作业操作系统,实现对整车卸船拆箱、理货、查验、计费、提车等流程的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物流环节,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沈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