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催泪红包”精神坚持把关与服务并重
“青岛早报推出的‘催泪红包’连续报道是一连串温暖人心的故事,对于执法把关的检验检疫部门来说,这也是一个再提升的有力契机。”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昔琴称,针对青岛邮轮母港建设和邮轮经济发展,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抵港邮轮和旅客提供安全卫生和高效便捷的检疫通关服务。
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将进一步学习“催泪红包”精神,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加强风险动态管理,防控处置物资准备,邮轮母港医学媒介生物防控,入境申报、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检疫查验力度,加强可疑受染物品和环境的卫生处理力度,加强和口岸联检单位及口岸运营方的联防联控等举措,不断完善常规状态和应急状态下的邮轮检疫保障工作。针对邮轮入境检疫 “时间短、客流大、行李多”的特点,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取宣传手段和执法工作“双前移”的方式,优化邮轮入境旅客携带物查验效率。
在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实施邮轮入境检疫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保证随到随检。同时,对邮轮优先实施靠泊检疫,确有必要实施锚地检疫的,可以按约定时间提前赶赴锚地实施检疫,减少邮轮抛锚待检时间。此外,还要强化与其他联检部门相互合作和配合,及时沟通靠泊时间等信息,确保联检工作无缝隙对接。
“火眼金睛”严把国门第一关
从韩国返航的中华泰山号邮轮刚刚抵达青岛邮轮母港,数千件入境的行李从X光机上依次通过,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处旅客检疫科59岁的封玉杰,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从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中寻找着疑点。突然一个小小的轮廓从屏幕上一闪而过,经验丰富的他立即上前,从旅客手中接过行李箱复检,在行李箱底部发现了一小包花种。“这一小包花种看似不太要紧,但如果我们这国门第一关把不住,让未经检疫审批的有害植物种子入境,就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昨天,封玉杰向旅客耐心解释后,将花种封存,送往实验室检验。青岛早报推出的“催泪红包”系列报道让封玉杰深有感触,作为把守国门第一关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他认为尤其应该学习“催泪红包”精神,既要认真把关,又要热情服务,为进出境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
最忙的一天
为2400名旅客检验检疫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青岛邮轮母港采访时,正好遇到客货班轮新金桥5号和邮轮中华泰山号相继靠港,近千名旅客先后入境。封玉杰戴着老花镜坐在X光机的显示屏前,仔细检验着旅客们携带的行李。在工作间隙,他告诉记者,下午还有大概1400名旅客从邮轮母港出境,他们旅客检疫科共8名工作人员,要从上午9时一直忙到傍晚,不仅要负责2400名出入境旅客的检验检疫,还要查验至少5000件行李,忙起来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可以说是这个月“最忙的一天”。封玉杰称,3月很多中国游客乘坐邮轮出境旅游,也有不少外国游客来岛城赏花踏青,他们这个月至少要为36个出入境航班“保驾护航”,像这样紧急加班的情况更是常事。
全天候服务
遇大雾等候邮轮到凌晨
“我们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只要有邮轮靠港,就必须在岗。”封玉杰称,在这一点上,他们跟“催泪红包”连续报道中急诊科的护士们很相似,他们承诺“宁让人等船,不让船等人”“24小时全天候、无假日”服务,实现邮轮检疫“零待时”,旅客通关“零等待”。封玉杰称,邮轮靠港一般都是在白天,但如果遇到大雾等恶劣天气,邮轮靠港困难,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就要一直坚守岗位,直到邮轮安全靠港。之前曾经因为大雾,他们从前一天上午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2时,所有旅客经过检验检疫入境后,他们才能离开。就在几天前,岛城出现大雾天气,邮轮在海上等了一天一夜才靠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也跟着等了一天一夜。
火眼金睛
5000件行李里找蛛丝马迹
封玉杰今年59岁了,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也已经31年,再过4个月他就要退休了,他是旅客检疫科里经验最丰富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出入境旅客携带物检疫查验工作,在X光机屏幕前经常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这段时间不能聊天,不能上厕所,连眼睛都要尽量少眨。封玉杰称,有时候眼睛一闭一睁,一两个行李箱就过去了,万一就是这个行李里藏着未经检疫审批入境的有害生物,后果不堪设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封玉杰的眼睛也一直盯着显示屏,突然他站起来向旁边的同事示意,两名同事快步来到一名韩国老大妈身边。在翻译的帮助下,检验检疫人员请老人打开一个包复检,在里面发现了5个橙子。封玉杰称,这几个橙子很可能是老人带着路上吃的,但新鲜水果容易传播动植物疫病疫情,是在入境旅客禁止携带物的名录内的,只能封存并送往实验室检验。“老姐姐,您可记住了,像橙子这样的新鲜水果是不能带到中国来的,下次您记着下船前,先跟同伴们分着吃了。”封玉杰称,自己也快60岁了,跟这些大妈没有代沟,在翻译的帮助下,他向韩国老人耐心解释了橙子不能入境的原因,并详细地介绍,除了橙子之外,还有哪些动植物是被禁止携带到中国来的。
炎热夏季穿全套防护服
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处的杨永萍介绍,入境的旅客下了邮轮后,首先要通过的就是青岛旅检口岸智能检疫平台,这是名副其实的国门第一关。旅客检疫科的4名检疫人员采用远红外体温检测仪,对旅客体温进行智能检测。如果旅客的体温超过37.3℃,远红外体温检测仪就会报警,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就要将旅客拦下,带到体温复测区耐心解释,用水银温度计进行体温复测。与此同时,检疫人员还要医学巡查,重点巡查旅客是否有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旅客复测体温仍然超过37.3℃,或者发现旅客有异常症状,检疫人员会立即进行自我防护,再对旅客进行医学排查。经排查为疑似病例的,检疫人员会按要求移送医疗机构诊治,随后对旅检通道、接触器具及处置物品器械等全面消毒。去年5月底,为了防范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从疫区韩国通过邮轮进入我国境内,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在进行现场查验时,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坚持穿戴口罩、手套和全套防护服,每次下班后,他们身上的衣服全是汗,就像水洗过一样。
家人去世忍痛坚守岗位
据介绍,在青岛邮轮母港旅客检疫一线,封玉杰的年龄最大,虽然他患有痛风、高血压和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而且马上就要退休了,但是他克服病痛,每天准时到岗,跟年轻人一样加班加点工作,从来没有怨言。去年10月,封玉杰的岳父母因病相继去世,家人需要他安慰,老人的后事需要他忙活。但10月是青岛邮轮母港全年中邮轮航次最多的月份之一,当时还要严格把关,防止传染病疫情传入我国,旅客检疫科人手本来就不够,封玉杰强忍着悲痛,没有请一天假,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让同事们都非常感动。
严守国门坚持柔性执法
杨永萍讲述,为防止动植物病虫害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我国,保护珍稀物种,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有很多动植物及其产品是旅客禁止携带入境的。凭借31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封玉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曾经查获过海龟标本、含角的梅花鹿头骨、金丝雀等大量非法入境的旅客携带物。
“近年来中国旅客素质大为提高,知道什么能往国内带,什么不能带。”封玉杰称,现在只有一些来国内旅游的韩国老年人,有时因携带水果或动物产品被拦下。封玉杰在查获非法携带物后,始终坚持柔性执法,耐心向携带者解释相关法律规定,争取让他们以后不要受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