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一座冉冉升起的金融城市“新星”
如何让财富智慧地流淌,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密钥”。可是,“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对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来说,寻找“密钥”的过程漫长而艰辛,青岛同样如此。
在日前举行的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这样评价青岛市破解财富密码的成果:“‘十二五’时期青岛经济发展之所以实现逆势上扬、弯道超越、稳中向好,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金融支撑显著增强。这五年是全市金融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各项金融工作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新成效。”
过去五年,青岛市适应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全力推动金融业发展,特别是2014年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复,使青岛市成为我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开启了金融改革创新与国际接轨管理财富、创造财富的航程。
然而,“财富青岛”这篇大文章铺陈开来之时,正是全球经济低迷不振的当口。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青岛市紧紧围绕国家批复方案提出的“把青岛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面向国际的新兴财富管理中心”的目标,牢牢锁定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引导居民财富和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打造安全稳定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秩序、力争形成更多经验,促进全国金融创新发展等重点任务,大胆闯、勇敢试、自主改,最终使一项项突破性成果在攻坚克难中破茧而出。
一个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产业迅速壮大。青岛金融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已从2010年的4.2%上升到2015年的6.3%;金家岭财富论坛等高端活动成功在青举办,使青岛成为财富管理创新的风向标。
一座大容量的金融“蓄水池”加速形成。201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88亿元,为2010年的2.5倍。金融产业这座“蓄水池”,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灌溉”着青岛的实体经济。
一块先行先试的国家级“试验田”枝繁叶茂。青岛作为全国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已陆续有35项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政策获批;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率先展开;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有力破解。
“十二五”时期的大胆探索和砥砺前行,使青岛成为金融城市星河中名副其实的“新星”,为“十三五”期间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储备了巨大能量。
举全市之力,让“金融引导”效应全面显现
青岛早在百年前就拥有了“金融基因”——上世纪初,由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有关企业设立的德华银行,在青岛设立了分行。而当时间行进到2013年,德意志银行青岛分行正式开业;两年后,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又在青岛揭牌。德国与青岛,完成了一次跨越百年的金融重逢。
不仅仅是德资金融机构。过去五年间,一大批外资金融机构将目光聚焦青岛。截至2015年末,青岛市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到34家,占到全省外资金融机构总数的90%。
万物皆有因,外资金融机构扎堆青岛,看中的是这里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更看好青岛市委、市政府率先发展金融业的决心与信心。正如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高峰所说:“青岛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我们坚信自己在这里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200年前的美国,完全算不上一个发达国家,但从那时起华尔街就在这个国度近乎“疯狂”地成长,而正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令人敬畏的资本力量,推动美国在20世纪领头完成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对于这一现象,经济学家皮特·罗素将其定义为“金融引导”——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引领、支撑与促进作用。
过去五年间,青岛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打造财富管理中心为目标,举全市之力点亮金融这个潜力巨大的产业,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尽最大可能发挥金融的支柱、引领作用,力图让“金融引导”的效应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显现。
在青岛的决策层看来,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已经刻不容缓。“放眼当今世界,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无一例外金融产业发达。只有抓住金融命脉、占领金融制高点,才能掌握发展和竞争的主导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曾经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实的确如此。多年来金融产业发展相对滞缓的现状,亟需金融业自己奋起振作;增长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亟需金融业进行“灌溉”;青岛长期存在的大企业占主导、民营企业体量小的“大象经济”特征,亟需金融业令人惊叹的资本力量予以改变,让“大象”跳出轻盈的舞步,使城市经济生态更加健康。
正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2011年3月,青岛首次召开全市促进金融业发展大会,随即出台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促进政策。此后,更是连续四年召开全市促进金融业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出席会议,详细部署金融改革创新和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工作。从2012年起,青岛市还专门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担任组长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凝聚金融业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市委市政府时常邀请国际、国内著名金融“大鳄”、专家来青演讲、座谈,书记、市长常常亲自主持、出席和倾听讲座,带领、督促全市上下学金融、懂金融,营造重视金融、发展金融的良好氛围。
“青岛高度重视金融业改革创新,这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非常突出。我亲眼看到,青岛市委主要领导极为关注金融发展的新情况、新进展,多次就具体问题作出批示,指示相关部门及时跟进。李群书记对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工作建议或报告几乎每件作出批示!”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行长辛树人感慨道。
破题财富管理,承担金融改革“青岛使命”
作为中国股份制银行界的元老级人物,马蔚华在财富管理上有着浓重的“青岛情结”。在向全市领导干部所作的演讲中,他高度评价了青岛把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城市作为培育金融业新增长点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做法,认为这一行动“非常有先见之明”。
在详细考察了青岛的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改革创新环境后,他曾直言:“国内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像青岛这样适合发展财富管理。”2014年他来到青岛财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参加一个峰会,再次发出称赞:“在这里,与财富管理相关的多个教育项目正快马加鞭地建设,一个新的财富管理功能区正在形成,看到这些我很兴奋!”
但在青岛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经济转型升级,开放力度加大,居民财富、机构财富和国家主权财富保值增值……围绕这些问题,青岛决策层始终在思索着青岛发展财富管理、打造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更为深层的战略意义,力图尽快地放大现有优势。
也许是历史眷顾,历经百余年打磨,青岛已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港口城市、开放城市、海洋科研城市,经济基础厚实,金融体系健全,为打造“财富青岛”,聚集财富管理机构、市场、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快速向现代金融城市迈进,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条件。
自“十二五”规划一开始,青岛市就大力推动本地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截至2015年底,已有11家银行机构在青设立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超过700亿元;备案的私募基金达到147家。
而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底气,青岛市才会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作出了面向国际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城市的历史性选择。
然而,在低头看到本土优势的同时,青岛市还抬头看到了与先进财富管理中心的差距。
无论是老牌的伦敦、纽约、苏黎世,还是新兴的新加坡、香港,这些世界知名的财富管理中心,无一不是金融业苦心经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方能各具特色、各显神通。其中,瑞士以非实名数字账户闻名天下,掌管着全球四分之一的跨境财富;香港以发展私人银行为中心,管理的跨境资产高达6400亿美元;新加坡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管理的跨境资产也已达到4700亿美元。
这些财富管理翘楚的成就,无疑为“财富青岛”的个性化打造提供了借鉴。
各种有利条件积聚,财富管理由此破题——青岛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打造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最终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等11家国家部委,于2014年批准了青岛国家级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
事实证明,青岛走出了一步好棋。获批仅仅两年,改革创新的成果就立竿见影:先行先试政策“一事一报”通道打开,跨境基金投资范围扩大等多项创新政策率先实施,银行系、保险系、资管系等各类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机构加快落户,资源聚集效应日益突出,“财富青岛”品牌在国内外受到瞩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评价:“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局良好,已经开始形成良好的市场聚集效应和氛围,远远好于我们在方案设计之初的预期!”
打造金融“蓄水池”,为转型升级注入资本动力
位于崂山国际创新园的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现在已成为大批创新创业者心目中的“圣地”。
最忙的时候,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王道云一个上午要参加五、六场企业挂牌仪式,虽已疲惫不堪,内心却充满欣喜。看着不断闪烁的企业电子报价系统,他的自豪溢于言表:“这些企业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特别受风投青睐,假以时日,说不定就会成为明天的海尔!”
作为建设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财富青岛”的重要市场载体之一,自2014年4月开业至今,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已达300多家,展示企业1400多家,累计实现融资超过27亿元。低门槛,创新、高效、灵活的私募融资服务机制,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在这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一解融资之痛,梦想由此扬帆。
同样受益于财富管理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中科盛创(青岛)电气公司总经理郭强,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可以跟韩国人借人民币了,想不到贷款利率这么低,想不到我们还成了全国第一。”去年6月,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贷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城市。自试点至今,已有25家青岛企业办理了相关业务,签约金额26.5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5300万元。
还是受益于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国企业集团人民币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创新政策,这几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年均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及利息费用数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境内外投融资便利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金融为转型升级提供服务,金融与实体经济双向互动,金融与城市互为支撑和促进,这一可喜局面的出现,恰恰是青岛决策者不遗余力打造“财富青岛”的动因之一。
李群曾在多次会议上表示,金融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可以为蓝色经济、服务经济、开放经济、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的资本动力。“金融也只有与经济联动,通过市场化手段将财富配置到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才会真正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推动财富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
百业兴,则金融兴。反观之,金融业唯有更好地支持百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获得自身发展的“养分”,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人们看到,青岛市在推进金融改革和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中,千方百计地推动金融业服务蓝色经济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对外开放与合作,服务城市开发建设,服务民生持续改善,使青岛成为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成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先行城市,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城市与金融“蓄水”与“灌溉”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强力支撑。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300.07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909.63亿元,增速高达9.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9:43.3:52.8,金融产业的“灌溉”作用功不可没。
新业态新机构风起云涌,快速崛起财富新高地
是的,金融产业并不只是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更是一片片生机无限的热土。正如人们一提起美国纽约,首先想到的是华尔街。正如北京有金融街、上海有陆家嘴,作为国家级财富管理改革试验区的青岛,如今已打造出金家岭金融聚集区。
加快财富金融要素聚集,促进财富管理、金融业态融合发展,让财富管理惠及普通大众,探路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今天的青岛金家岭,正成为“财富青岛”最为重要的标签之一。
王嵘涛是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在位于金家岭招行财富大厦9层的办公室,他指着窗外一座座金融大厦感慨道:“现在很多新进入的金融同行都期望在金家岭‘安家’,目前,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内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种新旧金融业态都很完备,当初选择落户金家岭真是明智之举!”
与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一样,受金家岭环境、政策、氛围吸引,主动前来落户的新型金融机构不胜枚举。就在去年年底,青岛国富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青金所)也选择了金家岭,该中心董事长熊焰对于未来踌躇满志,准备在这里打造“青金所模式”。
作为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阵地,金家岭目前已吸纳170多家基金落户,募集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基金发展的新高地正在形成,各种金融新业态、新机构风起云涌,形成风从影随的集聚效应,充分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短短几年里,中路财产保险公司开业,结束了青岛没有法人保险机构的历史;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开业,成为服务蓝色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海尔消费金融出世,成为国内第一家产业资本投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金融业结构单一,整体竞争力较低,一直是制约青岛金融业的最大瓶颈,在金家岭等金融业发展示范高地的带动下,这一瓶颈正被迅速地打破。一个真正有聚合力、影响力的‘财富青岛’,机构必须要新,业态必须要全,各种金融业态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景象,如今都逐渐变成现实。”市金融办主任白光昭表示。
按照既定目标,青岛正在通过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财富管理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环境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财富管理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日之功。”随着金融改革与创新成果日益显现,财富管理试验区不断成长壮大,历史将记住这座城市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而这座海洋之城的创富梦想,也将成为其“谱写中国梦青岛新篇章”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青岛金融工作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再等三天青岛樱花将烂漫盛开 赏樱地花期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