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打造创新新平台,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建设“活力青岛”。
第三章 构筑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
积极承担国家使命,充分发挥青岛蓝谷、青岛西海岸新区和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创新发展中当好排头兵。
专栏1
第一节 打造青岛蓝谷
统筹蓝谷核心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滨海大道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一区一园一带”建设,构建创新—孵化—产业化的空间产业链条,创建海洋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建设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智慧中枢。突出蓝谷核心区创新驱动功能,依托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海洋工程检测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集聚一流的海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领军人才,争取海洋基础科研、近海和深远海应用技术研发等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潮流。完善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依托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集中布局海洋教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项目,构建面向海洋尖端技术和实用技术研发、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多功能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成果孵化能力。到2020年,新增涉海科研机构28家以上、涉海科技人才4.3万人以上。
打造蓝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突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技术转化和产业支撑功能,搭建政、产、学、研、金、介、贸、媒集成的多点对接平台,提高资源全球链接、项目全球孵化和技术转移转化能力。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2.0、蓝贝企业培育计划,构建中科系、中船系和大学系三大创新中心和基金孵化、科技信贷、大数据信用等科技金融平台,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载体。瞄准世界产业前沿,探索科技产业融合、科技金融协同、资本产业互动的科技产业化新模式,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软件与信息服务、机器人产业,建设软件科技城、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培育国际知名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带。统筹滨海大道两侧崂山、李沧、即墨相关区域规划建设,发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创新创业引领作用,鼓励海洋类孵化器集中布局,提升孵化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崂山生物产业园、国际创新园、国家通信产业园等孵化园区,打造海洋创新创业机构和人才富集区。推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建设,集聚风投机构,创新投融资、人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等体制机制,构建全链条创新成果转化和政策支持体系。
第二节 突破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
高举国家级新区创新发展旗帜,以海洋经济为主题,以 “四区一基地”为目标,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展上能级,探索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路径。
打造经济转型发展主引擎。完善国际海洋人才港、信息港、产权交易中心等十大创新平台。全力推进新区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加快发展航运物流、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影视文化、军民结合等产业。推进海洋高新区突破发展,建设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产业高地。建设董家口循环经济示范区,优化港口、物流、制造业布局,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增长极。推进黄岛石化片区转型发展,逐步建成以港航贸易为特色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发展灵山湾影视文化区,建成以文化、商务、旅游产业为引领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当好改革先行先试排头兵。实施新区管理条例,建立以“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架构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推进城管、文化、交通、国土、海洋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新区统领、功能区支撑、街镇治理机制,实行法定机构、市场主体、“一区多园”等功能区开发模式,推动功能区与街(镇)融合发展,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职员制试点。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率先实施规划公告许可制、项目施工弹性许可制。创新陆海统筹、产城联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推行“多规合一”“绿强度指标体系”“一地多用”管理模式,实施土地弹性出让。开展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和海域产权二级市场交易。
勇当国际开放合作领头雁。发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功能,探索设立丝绸之路陆海发展联盟。提高港口在全球航运供应链中的资源配置力,建设深远海开发陆基支持平台。创建自由贸易港区,加快国际贸易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基本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建成最能展示青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板块。依托中德生态园和中韩、中日创新产业园等重大平台,深化与欧盟、日韩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技术、服务贸易、文化会展等交流合作。
第三节 建设财富管理特色的金融改革发展示范区
加快金融产业创新,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促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确立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地位,打造“财富青岛”。
深化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争取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青发起设立私人银行子公司,引进培育证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等专业化财富管理机构,健全财富管理高端中介服务体系,完善财富管理交易、支付结算等基础功能。大力发展慈善基金、跨境基金等新兴业态。发展普惠型、外向型、养老型财富管理,探索财富管理机构持牌经营。加强财富管理创新试点,力争在跨境投融资、外资金融机构准入、财富管理综合经营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完善财富管理地方性法规和产业扶持政策,围绕财富管理教育科研、信息监测、氛围营造等构建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发展时尚消费、健康、影视、体育、会展、慈善、航空与邮轮游艇旅游等财富管理十大配套产业。培育财富管理高端论坛品牌,发布财富管理发展指数及相关报告。
推动金融产业聚集发展。差异化发展金家岭财富金融聚集区、市南总部金融聚集区、邮轮母港国际金贸中心,形成城市金融发展高地。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壮大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中路财险等法人金融机构,争取在设立民营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小微证券公司以及合资证券公司方面实现突破,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打造全业态金融机构集群。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规范发展权益类市场,推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建立种类齐全、功能丰富、竞争有序、创新驱动的市场体系。做优做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地方准金融机构。
拓展国际财富管理合作格局。培育面向日韩的跨境人民币交易中心,加强与韩国、日本财富管理交流合作,鼓励本地企业在日韩开展债权、股权融资,创新对日韩企业股权招商方式,推动青岛成为中韩自贸协定框架下金融合作先行区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财富管理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金融联盟建设,打造“一带一路”财富管理节点城市。深化与新加坡、中国香港、英国、瑞士等交流,开展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合作,促进城市政府间、机构间交流互动。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构建以股权纽带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完善股权、产权、碳排放权和节能量、金融资产、航运等新型要素交易平台体系,稳步发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蓝色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充分利用政策性贷款、保险资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融资途径,扩大金融供给。拓展直接融资方式,支持企业通过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及发行债券融资。鼓励开展信托融资,开展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融资租赁业务。做大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增强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逐步将村镇银行打造成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农村金融服务新生力量。发展“三农”保险,有序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性保险,推进胶州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立金融风险监管防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第四章 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激励人才为支撑,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
第一节 推进创新引领工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达到32%、建立研发中心的达到30%,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构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和创新企业群落。吸收更多企业参与规划、计划、指南、政策、标准制定,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
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领域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构建贯通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纵向创新链和横向协作产业链。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人口健康、公共服务等领域瓶颈制约,率先提出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机器人、三维(3D)打印、仪器仪表设备、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海洋生物医药、干细胞、虚拟现实、基因技术、深海技术装备等一批重点专项。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深海等领域战略高技术突破,开展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深海科学探测等基础研究,实施“透明海洋”等重大项目,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中心。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中心等十大科技创新中心。面向世界顶级海洋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建设世界级智能家电、交通运输装备、橡塑材料、服装服饰和食品生物产业五大创新基地。深化与央企、大院大所、重点高校战略合作,推进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科技园、青岛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集中支持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等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筹划举办国际性创新发明博览会。
第二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构建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行中长期目标导向和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实际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建立市、区(市)全覆盖、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架构,形成政府、行业、机构、技术经纪人“四位一体”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产业联盟、工程中心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更多采用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后补偿等方式,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构建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融资模式。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组建青岛高创等科技金融机构,依托众筹平台等资本渠道支持创新全过程。建设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与信贷资源常态化、交互式对接。加快国有平台公司向“科技+金融+物业”转型。鼓励金融服务机构开发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产品。
强化创新制度保障。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建立便捷的市场退出机制。完善专利发明运用的激励政策,制定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采用首购、远期约定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所得税优惠政策。把创新主体信用与市场准入、享受优惠政策挂钩,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新监管模式。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复审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大创新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激励和保护力度,让知识密集型创造性劳动获得应有的更高报酬。树立崇尚创业创新的价值导向,厚植创业创新文化。
第三节 强化创业创客支撑
壮大创业群体。实施千帆启航工程,支持科研人员、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工程,在驻青大学、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BEST计划”,吸引50万大学生在青发展。发挥留学回国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创业引领作用,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构建以创业大学为引领、“一中心多基地”创业孵化体系。
构建众创空间。实施“311工程”,依托蓝谷核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3个重点区域和10条创业街、100个创客空间,建设多层次多样化的创业创客平台。实施众创空间倍增计划,推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服务深度融合,鼓励多元主体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打造特色创新孵化集聚区。充分利用软件园、国际创客社区、国际创新园、院士智谷、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等载体,构建一批有特色、低成本、便利化的创客空间,鼓励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建立众创空间联盟。推广海尔“人人创客”模式,鼓励大型企业成为新型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供应链+创投+市场”资源支持。
优化创业服务。以众创、众包、众筹、众扶推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服务,发展创业孵化、检测检验认证等专业机构。建立网上创业服务大厅。鼓励大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业网络大学、创业学院和技术转移研究院等平台,实现“一校所、一基地、一基金”。支持举办创业创客大赛等活动。
第四节 实施百万人才工程
加大引才引智力度。推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柔性引才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211英才计划”和“111引才工程”,促进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人才强市。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面向全球招才聚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新兴产业和金融、航运、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平台建设,依托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载体,吸引国内外科研创新团队、优秀中青年人才来青发展。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完善外国人永久居住权制度,放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永久居留权条件。加快完善高效便捷的海外人才来青工作、出入境居留管理服务。探索外籍人士专家证和就业证“两证合一”、技术移民等制度。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00万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发挥重大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技师工作站等创新基地作用,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国内外交流、培训资助制度。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市校共建,鼓励高校围绕本地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有序开展企业与学校“双导师制”试点。大力引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来青创建研究院、二级学院、实验室和孵化基地,鼓励高校与区(市)联合创建教学、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高教园区,建设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科研人员、技术工人、企业家、创业者创造力,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创新人才股权、期权、分红奖励。完善业绩和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倡导崇尚专业、爱岗敬业、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清除人才流动障碍,鼓励人才向基层、企业、农村流动,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社保体系接续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租赁型人才周转公寓,做好人才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拓展蓝色人才港、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海洋人才创业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第五章 培育迈向高端的产业体系
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实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突出信息化、服务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强“青岛智造”和“青岛服务”品牌。
第一节 建设智能制造基地
壮大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坚持制造业分工细化、协作紧密发展方向,壮大原有优势产业,扶持未来支柱产业,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船舶海工、机械装备、家电、石化、橡胶、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十大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强化制造要素集聚和布局优化,做强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船舶海工、机械装备4个装备制造业,加快主导产业引导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促进传统和优势产业升级,提升家电、石化、橡胶、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6个重点产业,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产业链。注重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建立能耗、环保、质量、安全为约束条件的淘汰落后产能、削减低效产能推进机制。
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等产业分工新趋势,培育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具有基础的优势产业,培育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科技密集型产业,布局人工智能、三维(3D)打印等前沿产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引导力度,聚焦细分领域,开展“四个一批工程”:组织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化项目和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型企业,建设一批专业性、集聚度高的产业园。
大力发展互联网工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生产方式向智能、精细、协同、绿色转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制造新模式,打造国内重要的互联网工业强市。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制造装备和关键部件智能化,组织研发工业机器人、三维(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推进高端芯片、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智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实施传统行业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加快船舶、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打造家电、服装、轮胎、新能源汽车、三维(3D)打印等领域云制造服务平台,建设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到2020年,打造5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以上。
优化制造业“两廊十区多园”发展布局。加快园区升级,推动要素整合,实现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重点建设十大工业功能区和50个工业集聚区,发展烟威青“智造业”产业走廊和济潍青“高增值”产业走廊。统筹规划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加快开发区、园区向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功能区转型,构建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
加快发展十大现代服务业。围绕提升区域性服务中心功能,突出服务高端化,构建高效生产服务体系和优质生活服务体系,重点发展金融、科技服务(含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旅游、现代商贸、高端商务(含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含体育)、会展等十大现代服务业。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大做强金融、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科技服务、会展5个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现代商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5个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功能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业生态圈。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
大力支持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商贸流通、大宗商品、农产品交易等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发展社区电商、农村电商等新型商业模式。搭建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壮大快递、仓储和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智慧物流业态规模。培育提升“互联网+”文化、旅游等特色经济,在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现代传媒等领域建设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平台,探索O2O旅游、大数据旅游、虚拟现实旅游等新模式,2020年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星级饭店、A级景区和旅行社覆盖率超过95%。培育平台经济和分享经济,引进阿里巴巴、优步等平台型、分享型企业,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区域性交易平台。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线下服务资源,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产业金融、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以提供核心装备、专业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带动项目总承包、总集成、总代理服务,通过服务引导生产、控制生产。推动服务业制造化,引导服务业企业强化消费需求大数据分析,推广个性化、多样化以销定产模式,实现精准生产和精确制造。
完善服务业发展格局。统筹发展胶州湾东岸总部金融服务业发展带、西岸航运物流服务业发展带、北岸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带。环湾中心城区立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重在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把加快郊区服务业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导向,依托新城区、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突出胶州物流、即墨商贸两个特色服务业集聚板块发展。
第三节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完善现代农业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发展标准高、融合深、链条长、质量好、方式新的精致农业。发展现代种业、现代渔业、现代畜牧业、粮食、园艺农业、生态林业、农产品加工业、节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十大现代农业,构建集农产品供给、生活休闲和生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沿大沽河两岸,结合水系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现代化机械装备水平,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打造蔬菜、林果、花卉园艺、休闲农业、高档设施园区相间、多种产业业态相互交映的高效设施农业展示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非粮食主产区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设100万亩粮油和10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功能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30万吨左右。规划建设蓝色渔业发展区,发展远洋捕捞和深海养殖,建设水产良种繁殖、水产健康养殖、渔业资源养护、远洋渔业生产、水产加工出口、水产冷链物流六大基地,打造“蓝色粮仓”。规划建设现代畜牧业养殖区,加快集约化规模养殖加工基地建设,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经营机制。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统一服务型、土地股份合作型、土地集中型、托管半托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培育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争取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服务形式,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和全程托管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业。2020年,农户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到60%以上,承包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0%以上。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建设一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抗旱水源工程。研究制定农村物权抵押贷款管理有关规定,健全农村贷款征信体系,推动银行发展村级信贷员和金融服务代办点,打通金融服务农业“最后一公里”。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财政、银行和保险综合支农机制。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商,加快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重构。争取设立国家都市现代农业研究院。筹建中国农业种子库,争取设立世界种子交易中心。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业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现代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第四节 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全面释放新需求。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顺应跨界融合和消费升级趋势,支持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等新型消费,扶持信息消费、健康服务、教育培训、社交娱乐、智能家居、旅游休闲、养老消费、农村消费等消费性服务业态。加快信息网络、充电设施、旅游休闲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新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旅游目的地功能,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建立商贸流通法规规则体系、新型流通管理体制、内外贸融合现代流通发展模式和流通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扩大对基础设施、城市空间综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有效投资,引导资本更多投向智能家电、信息服务、电商微商、文化创意等消费型产业和基础设施,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策划、储备和滚动实施。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支持建立售后维修服务等出口产品服务体系,促进在岸、离岸外包协调发展。
努力创造新供给。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更多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与个人需求增长衔接,加大去过剩产能力度,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以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大房地产供给制度改革,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备化、土建装修一体化,提升住宅产业化率。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提高资本供给有效性和稳定性,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财政引导发展基金作用,为科技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走出去企业松绑减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
着力完善新政策。围绕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健全普惠性和功能型产业政策,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要素向蓝高新产业聚集。完善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市场诚信体系、标准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发展薄弱环节建设,跟踪落实增值税改革。完善绿色标示、绿色认证体系,加强绿色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制定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强化质量优先理念,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事事有依据、处处有标准格局,在标准国际化上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
第六章 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实施网络强市战略,提高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构建实时便捷的信息感知体系,发展分享经济,率先实现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
第一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远程化,打造一批互联网优势产业生态圈、服务创新云平台,形成以信息化为创新要素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施信息惠民行动,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及公共服务云和大数据中心,提高民生服务在线化、便捷化和全覆盖水平。拓展“互联网+”市政服务,统一智慧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物联网和数据共享平台。加快智能电网、智能水网建设,完善全过程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和饮用水安全监控系统。开展智慧医疗健康和在线教育、养老、社区服务等新型消费服务,培育3-5家智慧健康龙头企业,塑造一批智慧社区品牌。推进社保卡、交通卡、市民服务卡、金融卡等应用集成。加快智慧档案馆建设。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促进快递服务与电商、制造、信息、金融业紧密发展。
第二节 推进大数据广泛深度应用
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培育大数据产业,打造国内重要的信息枢纽。在蓝谷核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等规划建设2-3个大数据产业示范园,推进家电、服装、橡胶、海洋等行业云平台建设,培育5-10家核心龙头企业、200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依托清华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惠普青岛大数据基地等重大平台,引进知名企业开展大数据增值服务,规划建设若干行业大数据库,推进大数据在工业生产链各环节广泛应用,打造国内信息内容枢纽城市。大力发展数据金融、数据服务、数据影视等新业态,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加快大数据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示范应用,建立全市统一的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跨领域业务协调和跨区域制度对接。实施大数据创新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数据与政务数据融合利用,强化经济监测、产业安全和公共服务决策支持,鼓励企业发掘、利用、开放数据资源。
第三节 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多种网络无缝衔接、立体覆盖。推进宽带网络提速,加快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建设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家庭和社区宽带接入能力显著提高。加大投入力度,普及高速无线宽带,完善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布局,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商用试点,实现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全覆盖,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城镇热点公共活动区域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网络光缆直联建设,提高网间流量疏导能力和互通效率。建成覆盖城乡的无线地面高清数字电视系统,高清业务用户比例达到7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无线射频、卫星定位、视频监控、噪音监测、状态监测等多元传感设备,实现身份、位置、图像、状态等多方面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