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探访即墨百年凤凰村:青石小巷里名门多(图)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周 伟 2016-05-04 12:57:09 字号:A- A+

   

探访即墨百年凤凰村:青石小巷里名门多(图)

    ■枝叶婆娑的雪里红。

    

探访即墨百年凤凰村:青石小巷里名门多(图)

    ■凤凰村古巷。

    原标题:即墨凤凰村:老梧桐和金凤凰“拉钩钩”

    梧桐花开的路口,看凤凰来栖。

    一场淅沥的春雨让村西头那棵老梧桐树“情窦初开”,枝头缀满淡紫色的小喇叭花儿,散发着恬淡的气息;踩得树枝乱颤的那只山喜鹊,像是在弹奏着灵动的音符……

    村东头,只见饱受浸润的凤凰山“神态自如,满面春风”,在满眼青葱的映衬下,“若眺望,似思量”。

    这一东一西的“牵手”之地,便是即墨市东北部的凤凰村。“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金凤凰和老梧桐在这里拉过钩,约定每年春暖花开时相见一面,这祥瑞之兆让村庄几百年来饱受恩泽。”村中老人房锡礼说。

    而这一约定的见证者,便是饱经风雨的凤凰村的古宅和乐于口耳相传的村民。“村里还在的300多年以上的老宅一共60多处,二品大员的住宅有7处,七品以上官员住宅28处,还有200多岁以上的雪里红树4棵,300多岁古银杏树好几棵。”房锡礼说道。

    雨中,村中一条青石路狭窄僻静,手在其上轻轻一抚,仿佛翻开了几多历史。“和老村一样古老,有600来年了”,沿着石路一眼望去,几处老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两侧,房檐下不时地滴着几滴雨滴,更显得古朴凝重。“咱这以前靠着老金口港,商贸发达,老房子全是南方人来盖的,石材、木材也是从南方来的,前两天还有南方工匠的后人来这儿寻访先人的足迹呢。”

    “这就是凤凰村保存最古老的一幢,也最能代表咱村老房子的特色,是房氏五世、康熙年间进士房辉的住宅,正房三间、西厢三间,”村民房锡勤指着不远处一座古宅打开了话匣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四梁八柱五檩架’,房子完全采用的是木质框架结构,采用三开间的格局,代表天、地、人三才,构思巧妙,质朴古典。”

    老人介绍,由于开间较大,房屋中间加了两道木梁,加上前后梁,一共四根,代表四面;每根梁的两端各有一根柱子,起到支撑的作用,这样就是八根柱子,代表八方。

    院中尚存两棵300多岁的雪里红,“每当冬天瑞雪降临,雪里红红透似火,在白雪、树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红红火火的寓意,引来四乡八疃一起观赏,好不热闹。”

    房辉老宅和这两棵雪里红见证了世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其后代的200余年。据记载,“以九世房格为代表,村内先后走出28位七品以上的官员和46位大学士的辉煌历史”。

    青石路悠悠,蜿蜒向东。“这是村里最气派的,光看看门楼就知道了。”房锡礼指着自家大门口说道,“是我先辈房格的,曾是二品大员。”据记载,房格生于雍正年间,嘉庆年间诰赠武功将军。

    “以前,小孩只能走左边的偏门,大人才可以走右边的正门。”房格老宅大门虽没有雕梁画栋,但也工整考究。精致细腻的砖雕和气韵生动的挑檐,门户显得恢宏大气;大门门框上用砖砌出的线脚和立体的雕刻装饰,使得大门“檐下有瓦,遮风挡雨”;刻有葫芦、寓意福气的两座石鼓,也时刻在彰显着老主人的贵气。

    推开严实沉重的两扇大木门,院子分为四进,迎面对着影背墙,方正圆润,“被北京来的专家考证了好几次,很有历史研究价值”。最值得一提的是,老宅的石头墙墙缝,“严丝合缝,据说古代的工匠一天只垒3块,中间的逢不能插进一枚铜板,缝大了可是要返工的嘞,垒这样一面墙得几个月。”

    “老宅是宝,舍不得动一砖一瓦”。从2010年至今,当地启动了保护性修缮工程,村民4年没有动过一片瓦,60多处古宅得到了较好保护。由于技术原因,部分古宅的墙壁有被修复过的痕迹,未能做到“修旧如旧”。

    凤凰村的老宅,历经三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屹立,正如凤凰村人自强的性格。凤凰村村民以房姓为主,房氏持家教子有道,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为家训,读书明理,睦邻友好,爱国爱家,清正廉洁,为家族遗留传教子孙的风气。

    秉承家训,“这几年,咱村出了30多个大学生,在省里、北京上完学后,都干出了自己的事业。”村支书李忠五说道。

    210户热情朴实的凤凰村村民,现在大都保持着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里种了六亩半小麦,现在正是拔节、抽穗的时候,再过一个来月就要收割了;还养着几头猪,补贴家用,吃穿不愁。”村民房昭和说道。

    关于老村的将来,李忠五计划着在保护的同时,经过科学规划,有限度地开发,打造特色旅游景观。另外,村委组织在凤凰山脚下种了1000棵枣树,开展大枣采摘和登山观光等活动,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青石老巷大木门,勾连起村庄薪火传承的清晰脉络;金凤凰老梧桐,续写着村民朴实无华的乡村记忆。

    拉钩拉钩,这样的记忆,可曾与你相遇?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周 伟 文/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