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科院发布宜居城市指数 青岛排第一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6-06-15 06:30:22 字号:A- A+

    原标题:中国最宜居城市还看咱青岛 

    中国科学院昨在京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前10。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第二名。

     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宜居城市建设有三短板

    《报告》指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短板为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青岛的综合宜居性最高

    《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六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5个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一定距离。此外,郑州、南京、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性评价较低。

    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

    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六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领先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

    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也相对较高,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61.14、60.06分,获得了居民的基本认可,也是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对优势内容。其中,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

    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61.13、60.80分,成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对优势内容。其中,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最高的城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

    40个调查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相对较低且得分较为集中,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59和59.11分,属于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领域。而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

    40个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民生投入大 百姓满足感强

    家门口多个小公园,散步方便了;河水不臭了,玩得更舒心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再也不用奔波了……“十二五”期间,岛城市民生活中悄然出现了一些变化,想起来就有满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一切得益于我市在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交通配套、环境保护、“天网”工程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推进,从而带来城市宜居指数的大幅攀升。

    民生>>>

    累计投入3315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市民生支出累计投入3315亿元,年均增长22%。推进大众创业工程,成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三险合一”。实施精准扶贫,1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千名老人养老床位从19.8张增加到37张,政府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6万套,基本建成5.8万套。改造棚户区8万户、农村危房2.8万户,受益居民30多万人。

    新建改建幼儿园969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重达到73.4%。投资172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729所,87.8%的普通中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水平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医疗方面,投资82亿元,建医疗卫生设施31个,是上个5年的1.5倍。市妇女儿童医院、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医疗床位1.2万张。居民医保个人负担率下降。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

    交通>>>

    青岛迈入地铁时代

    在交通工程建设方面,胶州湾隧道、胶州湾大桥、铁路青岛北客站建成使用,龙青高速公路、青荣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开工建设。重庆路改造、崂山路改造、金水路拓宽等工程顺利完成。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启用。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空港新增9条国际航线,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运营,青岛迈入地铁时代。

    环境>>>

    PM2.5提前两年达标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市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较2013年改善22.7%,达到51微克/立方米,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规定的改善目标;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同步实现大幅改善,分别达到94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增加27天,达到293天,优良率80.3%。全市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改善了63.5%和73.2%,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5年来,胶州湾优良水域面积比例达到65%。大沽河全线127公里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林木绿化率达到40%,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安全>>>

    “天网”无缝隙监控

    我市公安部门自2013年全面启动为期3年的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建设,按照全市统筹,高端定位的建设目标,按照城乡统筹,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布局,计划新建监控探头9万个,卡口视频1200个,全面整合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封控全市的视频监控“天网”,逐步实现对全市单位、设施、场所、道路、小区、村庄和治安复杂区域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全封控,成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

    “天网”工程在治安管理方面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构筑了多层设防、周界全封控的无缝隙监控网络,全市重点部位、开放式居民小区和治安复杂区域已实现视频全封控,极大增强了治安防控能力。2015年近百处治安复杂区域警情发案同比下降超过30%,320多个居民小区连续实现“零发案”,“天网”工程已经成为安全防范的一道屏障,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