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7月1日讯 6月30日,双星轮胎智能化制造(工业4.0)基地等23个总投资近600亿元的重点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集中投产、开工、签约。其中,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202亿元;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180亿元;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216亿元。
这批项目涵盖海洋文化、仓储物流、木材交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双星打造“工业4.0”智能化工厂
此次投产的双星轮胎智能化制造(工业4.0)基地项目,是目前全球行业内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总投资45亿元,重点建设绿色轮胎智能化制造基地、绿色轮胎设备制造基地和绿色轮胎物流中心。项目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机器人,产品更耐磨(20万公里不换胎)、更耐刺扎(“铁布衫”产品独有专业化矿山胎)、更防爆裂。同时所有厂房房顶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伏发电,实现了节能、安全、环保目标。投产后,将形成绿色全钢轮胎400万套、绿色半钢轮胎60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成为轮胎制造行业绿色循环发展的示范工程。
当天,双星集团还被国家工信部现场授予2016年全国“质量标杆”企业,这也是全国智能制造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总投资54亿元的阳煤PC新材料制造项目,其产品聚碳酸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的透明塑料,将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改变我国该产品市场80%依靠进口的局面。
总投资13.5亿元的青岛港马士基粮食贮藏加工基地项目,建设2个3.5万吨级通用泊位,配套建设筒仓、接卸设施、生产辅助建筑物等,设计年通过能力335万吨,其中粮食140万吨。粮食储存区建设26座容量为1万吨的筒仓,并配套设置3280米封闭式带式输送机。该项目将助推董家口港区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投资百亿建设高档水产品储藏加工项目
集中开工项目中,总投资101.7亿元的远洋高档水产品储藏加工项目,是青岛市蓝色粮仓“六大基地”之一、海洋渔业一号工程,也是新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国际远洋渔业产业园的主体项目。将建设包括锚地、码头、水产品交易及集散中心、水产品加工基地、冷冻冷藏基地、渔船整备及补给基地、行政商务区、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域在内的综合产业园。
青岛新天地国际再制造产业园项目,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项目总投资4亿元,主要从事变速箱等机电产品再制造,再制造工程研究和仓储、物流等产业。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基地,大力促进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总投资30亿元的青岛铁路物流园项目,规划定位为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货运铁路枢纽、综合型物流园,是铁路总公司《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及2015-2017年建设计划》确定的42个全国性铁路物流节点之一,也是全国铁路系统最大的港口物流园项目,将于2017年底与董家口疏港铁路同步建成。园区将建设铁路货运作业区、公路物流港、保税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带动新区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建设海洋文化城
签约的8个项目中,总投资159亿元的中稷鲁海丰海洋文化城项目有着鲜明的“蓝色经济”特征。项目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海洋渔业文化公园游乐区、风情垂钓小镇休闲区、渔业服务及生活配套区、中关村海洋科技研发孵化区等四大主导功能区,以及三大辅助功能区,打造国际智能海洋世界,青岛海洋文化、旅游、度假产业集群。
总投资32亿元的董家口港木材交易产业园合作项目,将建设集检疫除害、仓储物流、贸易商务、金融服务、木制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技术与产品研发以及质量监督、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化木业产业园,打造我国重要的木材及木制品集散地、企业总部和创意基地。
据了解,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大核心区之一,是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现已累计完成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集聚起现代装备制造、粮油冷链仓储加工、高端新材料、现代港口物流四大产业链,形成了独特的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和配套优势。(青岛新闻网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韩丽 逄金梅)